当好校报记者的几点体会

2014-11-18 08:23李慧君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3期

李慧君

【摘 要】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学校舆论宣传的主导载体,是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通常而言,各个高校校报都有一个学生记者性质的团体,其名称各异,有的叫校报记者团,有的叫大学生通讯社,但不管其名称如何各异,其主要工作和职责都是为高校校报、校园网站等校内媒体采写新闻,有的还要参加一些编辑工作。

【关键词】高校校报;校园网站;校报记者

校报在学校传递校方声音,沟通师生与校方感情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的一种媒体,校报应当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明显的区域性、校际间的交流性和大学特有的专业性特点。在校大学生如何当好一名校报记者,现结合自己工作体会,略表掘见,以期抛砖引玉。校报是与时偕行、敢于创新的典范。一份报纸拥有自身的定位和格调,校报并拥了严肃和活泼,特别是在校园生活版面中,充分践行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

一、要有务实的态度

一般而言,每年新生入学后,校报记者就有一次补选,达到新老结合,但校报记者是要通过层层选拔,才能佩戴“无冕之王”这顶桂冠的。2010年,我进入大一时正赶上校报换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通过两天的突击学习,以笔试倒数第一的名次进入面试。当时,老师出的题目是“你用过数码相机吗?你知道数码相机的像素有多少吗?”说实话,我只用过两次数码相机,对于数码相机的像素我根本不知为何物?于是,我回答说,我用过两次,我不知道数码相机像素是多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会了解的。这一回答,在场所有的评委老师给予掌声。事后老师们告诉我,新闻要的是真实,你的回答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件事说明,一个记者应有的一种专属本性就是求实,真实反映客观校园的现实生活才是校报记者的使命。

二、要了解新闻的特性

新闻具有新、快、真的特性。新闻的价值就在于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最新最真实的事情,特别是网络新闻时代快速、即时、海量新闻的时效性在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新闻人。尽管只是一名学生记者,尽管只是校园新闻,但是新闻的本质和亮点仍然是不变的主题。这几年,我们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在抓好学习的同时,还履行好记者职责积极参加校外活动,用自己的笔头记下校园内每一个精彩,使大家在学习的同时共同分享学校的丰硕成果。在学校里还感觉不到写一篇新闻的竞争性,但是在校外的报社,每次发生了比较重大的事,那些跑新闻的记者们就会想,“别的报社记者会从什么角度报道呢?我得换个角度才行!”同样一个稿子,在不同的报纸上你往往会看到不同的侧面,有的守成,有的另辟蹊径,展现出来的虽是同一件事情,但因为角度的变化就让读者们有了更奇特的感受。

三、选稿以质为先

我们这些学生记者大多在高中阶段几乎都没有过写作新闻稿的经验。既然当上了校报记者,那么该如何选稿呢?一句话就是质量优先,时间至上。初为记者,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把握住机会,让自己始终是一个主动的追求者。就比如说投稿,虽然一开始没法入选,但是多写了,就会有自己的心得,在写作中,在思考中,你就会逐渐地成长起来了。此外,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主题,应该有针对性的投稿;并且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样的事情要写的别有风味才是好的文章。比如,2013年暑假期间,我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看到我们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喜人,通过调查,我写出了《光山茶产业成富民产业》,很快就发表在《中国财经报》上,效果良好。

四、担当才能有为

校报虽说是校园内的新闻媒体,尽管只是关注校园内发生的事,但是,我们不要看轻自己,决不能简单的将自己定位在校园媒体这个位置上。简单的说,首先要让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由被动转为主动,而不是总在等待着别人来帮你安排一切。身为记者,我们就应该时刻准备着,时刻关注着身边的事,挖掘事情更深的本质,在这点上,校园记者和社会媒体记者是没有区别的,是相同的。只要善于发现和探究,校报也是大有作为的。比如针对大学生浪费现象,我通过摄影报道的形式在校报上予以披露,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开展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活动,同学们的浪费现象大为减少。由于工作突出,我被校党委授予优秀校报记者,这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如果说,大学生活难免会让人多少留下些遗憾,如果说,大学生活可以重新来过,我想我依旧会毫不犹豫地将校报作为四年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是校报,教会我严谨;是校报,教会我捕捉身边每一个值得留心观察的角落。纵使我步入社会再久,也会时不时地重温它,细心品味其中的点点滴滴。文笔的锻炼,也让我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当同事在为如何写好纳税评估报告或者一篇简单的通讯而不知如何下笔的时候,我却凭借着当学生记者培养出来的新闻敏锐性和对文字逻辑性的正确把握而信手拈来,这也成为了我一笔不菲的财富。

可以说,在校报工作这几年,给我最大的感悟是要做好一名学生记者,不仅要有自信和实力,而且还要“五多“即多看(即多观察领会,多看别的媒体,学习写作艺术)、多听(即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多与大家接触,了解一些新闻线索)、多想(即对得来的线索甄别出有用的东西)、多写(即文贵于写,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上稿率)、多跑(即多深入实际,多了解真实情况,千万不能道听途说,断章取义)。在一个采访任务面前,你既是执行者,也是策划者,虽然老师或者学长学姐会事先告诉你采访和撰写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但具体到怎样采访,问些什么问题,怎样组织文字,都需要你自己提前进行规划。可以说,只要具备专业+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校报记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