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江西宜黄戏口述史的研究构想

2014-11-18 09:49汪媛
艺术评鉴 2014年19期
关键词:口述历史研究室剧团

汪媛

摘要:宜黄戏是江西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本文立足于其传承现状,认为当代宜黄戏口述历史的研究具有历史、文化与政治的多重价值,并提出具体研究构想:将"前宜黄戏剧团"团员作为口述的主体与线索,依据剧团从成立、解散、恢复、再解散和再成立的曲折历程为时间坐标,将宜黄戏的当代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展开研究,通过对各阶段剧种发展及口述主体的阐述,论证研究构想的合理与可行性。

关键词:宜黄戏 口述历史 剧团 研究室 文化馆

经前代学者论证,宜黄戏的主要声腔“二凡”是京剧声腔“二簧”的上源(母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曾先后组织三次大规模的文化普查,抢救和整理了一大批珍贵的宜黄戏史料。期间由于文革时期的历史变故与社会动荡,导致大量的史料和器物遭到破坏或销毁,给宜黄戏传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从宜黄县文化馆和档案馆的保存情况看,现有文字资源主要有:地方县志、戏曲年鉴、传统剧目(剧本)、曲谱、老艺人档案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宜黄戏相关的报道、文件、会议记录以及少量个人书信等。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江西戏曲史学家流沙先生所著的《宜黄诸腔源流探》(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和东华理工学院黄振林教授等人合著的《宜黄腔流变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07)。前者的研究背景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学界对“二黄源头”产生的学术之争。专著共收录十篇论文,通过对弋阳腔、陇东调、西秦腔、勾腔等各种声腔历史渊源以及关系的阐述,有力地提出并论证了“二黄腔出自宜黄”的观点。后者是宜黄戏第一本概论性的专著,即从剧目、剧情、角色行当、表演艺术、戏台戏班、艺人以及音乐特点等方面对宜黄戏剧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其中关于新中国之后的剧种发展,主要以大事件的方式进行了罗列。总体说来,现有成果更多关注剧种本身,却忽视了对与之紧密相关的“人”的研究,他(她)们只附带性出现在对某些场合和事件的文字描述中,或者档案标签式地被简单介绍。

口述历史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如今它已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并被运用与各个学科或者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同于其他的学术论证追求严密的逻辑,口述历史更注重以叙述的方式客观呈现出个人或集体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尽管当今学界存在对其真实性、可靠性的质疑,但它更多地被认为是历史研究中极其重要的补充部分。新中国以来,中国的地方戏曲经历了曲折坎坷的大半个世纪。在史料并不充裕的情况下,那些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经历风雨并尚且健在的戏曲人,成为了历史最好的、最鲜活的见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应该重视地方戏曲的当代口述历史研究,因为它具有文化与政治的双重价值。

关于当代宜黄戏的发展历史目前尚未见有相关研究专著面世。史料的匮乏以及历史见证者的不断逝去,使得这项口述工作的展开迫在眉睫。从本质上来说,宜黄戏的当代发展是宜黄戏这一古老剧种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探求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因此,笔者将“前宜黄戏剧团”成员作为研究中的口述主体。以这个主体的几次变更为线索,将宜黄戏的当代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一、1949年—1966年 古老剧种的恢复和专业剧团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抢救濒临灭绝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组织开展文化普查工作。江西省主要由分管文艺的省文化局副局长石凌鹤先生主持工作。因为对宜黄戏的高度重视,他曾多次与江西戏曲史学家流沙先生一同深入宜黄县实地考察。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地方政府于1956年开始筹备组建宜黄戏剧团:招募第一批剧团学员,并聘请了一批民间宜黄戏老艺人驻团指导。

1957年专业剧团正式成立,剧团的首要任务是整理和传承宜黄戏。1958年至1960年间,剧团先后招入第二、第三批学员,以满足剧种传承所需的人才储备。除了接受老艺人的口传心授外,学员还被送往江西省文艺学校戏曲班进行系统的“科班”训练,课程包括乐理(记谱)、台词、身段、表演等。这一时期剧团上演的剧目,大多是由民间艺人传授、指导并参演的传统剧目。通过民间艺人的回忆与口述,大量宜黄戏传统剧目、唱腔、脸谱、表演等宝贵信息被以文字、曲谱或其它方式记录、保存了下来。

二、1966-1976 剧团的解散和文工团的成立

这一时期被纳入当代宜黄戏的口述历史研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尽管宜黄戏剧团被解散,但其中的部分演职人员转入了新成立的宜黄县文工团(一度名为“永红剧团”)。“县里要组建新的文工团,意思说这个老剧团演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些全部要砍除了。所以把下放的干部和我们一起,剧团的一部分人组织起来,专门搞歌舞宣传毛泽东思想。省歌舞团也下放了相当一部分很有名望的人:解策利、指挥谢继刚、编舞的衣少萍、还有写《八一风暴》的编剧……①”

(二)文革之后,文工团中一部分知青被原单位调回,一部分已落户的知青与前剧团成员一起,转入了恢复重建的“宜黄戏剧团”。这使剧团的人才结构较之以前产生了很大变化。原先聘请的民间艺人陆续退休,部分第一批的学员和新进的文工团成员,逐渐成为宜黄戏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这为剧种从传统剧目的传承向编创现代戏的探索之路奠定了基础。

(三)文革晚期(1973之后)恢复了宜黄戏的创作与演出活动,其中现代戏《山城春晓》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力作,文工团排演宜黄戏为后来剧团的恢复重建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

三、1976-1989 宜黄戏剧团的恢复、发展与繁荣

1978年宜黄戏剧团在恢复重建后,组织招收了第四批(1980年,10人)、第五批(1982年,15人)学员。省文艺学校派出七名老演员来县举办“宜黄戏演员训练班”。②1984年由于人事精简调整,部分老党员被调出, 25名学员作为骨干力量负责宜黄戏的演出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配合文化部组织开展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纂工作,宜黄戏剧团组织人员进行内部调研,这项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成为宜黄戏传承的中坚力量。之后,在宜黄戏的剧本、音乐、表演、舞美等创作性实践中都有积极的尝试与大胆的突破,一批移植、改编剧以及原创的现代戏在这一时期诞生,并在公演中获得好评。endprint

四、1988年-1993年 剧团的再次解散和戏剧研究室的成立

1988年,为配合文艺体制改革,宜黄戏剧团实行了公开招标,以承包剧团的的方式继续运营。由于当时惨淡的运营状况,县政府决定将其解散,于此同时成立宜黄戏剧研究室。前剧团的部分成员转入这个研究室,开始从事理论工作,而其他成员除调入文化馆的同志仍然可能继续从事宜黄戏工作外,其他都转行或自谋生路。

剧团解体后,尽管戏剧研究室保留了部分资料和实物,但是其余大量的服装、道具被变卖,剧本、曲谱等资料也分散地被个人保存或者遗弃。

五、1993年-至今 研究室与县文化馆的合并

“我们其实是两块门牌、一帮人马。”文化馆前任馆长邓华③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形容。1993年,研究室与县文化馆资源整合之后,宜黄戏的传承力量有所复苏,并且陆续又有前剧团的成员被作为“特殊人才”调入馆内工作。这些成员大多是80年代初前宜黄戏剧团招收的第四、第五批年轻学员,其中不少还是从父辈——剧团第一批学员那里继承的“衣钵”。由于条件的限制,文化馆只偶尔排演一些折子戏,应付文艺活动的需要。

文化馆对宜黄戏相关资料和实物进一步的整理、分类和存档,于2006年成功将其申报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也因此成为“宜黄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基地,获得专项资金的资助。此后,文化馆组织人员对1957年“前宜黄戏剧团”健在的艺人登门拜访,并逐一进行采访、录音和录像。同时,在文化馆说属“华南虎艺术团”的人员基础上,成立“新宜黄戏剧团”,培养人才并推广宜黄戏。

2012年10月,笔者完成案头工作并开始对宜黄戏进行实地调研。两年的走访调查使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宜黄戏剧团”这个称谓,曾经承载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正因如此,他们拥有了属于彼此的、关于过去的共同记忆。尽管有学者可能会在调研中察觉到他们之间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纷,抱怨他们叙述的凌乱琐碎、杂而无章,甚至质疑他们的回忆是否客观、真实。但笔者以为:表面纷繁凌乱的信息可能在某个时间(纵向)、某个事件(横向)上存在高度的契合,这需要学者敏锐的感知和缜密的梳理;对于事实的主观捏造很大可能地存在于个体意志之中,但这反而为研究者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去探究现象背后的所有关联。通过对“前宜黄戏剧团”健在成员的逐一走访,并历经交谈、笔录、分析、再谈、再录、再分析的不断循环,笔者得出了上述脉络作为后续展开研究的时间框架,期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与填充,以一部当代宜黄戏口述史的方式,填补对这个时代宜黄戏发展历史的研究空白。

口述历史研究并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了记录或者说还原一份关于历史的社会记忆。笔者真诚地希望:那些曾经命运与剧团紧密相连的、为宜黄戏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们,不再以缄默的方式去回忆那段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凄凉的历史,而是将它们通过回忆和口述的方式再现并永久地保留下来,这正是口述音乐学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江西地方戏曲音乐创作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S1425。

注释:

①摘自笔者对前宜黄县剧团主胡师傅杨培毅先生的采访,采访时间为:2013年08月21日。

②黄振林,曾琪,杨菁:《宜黄腔流变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③邓华(1969—),原宜黄戏剧团花脸演员邓毅之女,1982年考入江西省文艺学校宜黄戏班,主攻花旦和青衣行当。1987年毕业回团工作,1989年后剧团遭遇解散后,被调入县文化馆工作,现任宜黄县文化局副局长。

参考文献:

[1]流沙.宜黄诸腔源流探[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黄振林,曾琪,杨菁.宜黄腔流变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3][美]唐诺·里齐.大家来做口述史[M].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4]杨祥银.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03).

[5]杨祥银.当代美国口述史学的主流趋势[J].社会科学战线,2011,(02).

[6]姚力.我国口述史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01).

[7]王拓.口述史:“非遗”传承人获得话语权的媒介与途径[J].天津大学学报,2014,(02).

[8]臧艺兵.口述史与音乐史:中国音乐史写作的一个新视角[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述历史研究室剧团
新新机甲研究室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浅谈口述历史的征集与整理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续:难忘的岁月,在大村智研究室的六年
续:难忘的岁月,在大村智研究室留学的六年
难忘的岁月,在大村智研究室留学的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