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俊
摘 要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三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的世界观发生偏差,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使大学生产生社会交往障碍,逃避现实,使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产生悲观和失望情绪。
关键词 大学生 “三观” 网络成瘾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网络成瘾是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以其对新事物和科技产品接受的积极性和能力、以其大学生活中相对宽裕的时间,以及相对来说的压力偏小和缺乏家长的监管,所以成为互联网使用的最有活力的主体,因此高校也成为网络成瘾的重灾区。
基于大学生特殊的年龄段和大学阶段对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性,网络成瘾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惑,很多大学生为此荒废了学业,糟蹋了身体,甚至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相对于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成人来说,大学生掌控自己的行为的能力明显较弱;相对于未成年人,大学生已经初步成型的人格特征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抗拒家长和学校对其的正确引导。因此大学生一旦网络成瘾,其所受的伤害要大于一般的网络使用群体。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其对大学生“三观”的负面影响。“三观”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三观”的,对于我们正确应对这个世界、对于我们为人处世,都是基本的前提。大学生处于“三观”的形成向成熟过渡的阶段,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谓的“人格重建”期, “三观”呈显摇摆不定和脆弱的特征,因此最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从目前来看,大学生把握世界、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网络,因此网络对大学生的“三观”的形成、变易所产生的影响极其巨大,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因此关注网络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是整个社会特别是高校的应尽责任。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成瘾使得大学生把网络当成了唯一的世界,导致世界观发生偏差
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解释,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叛、解构,它摧毁界限,远离现实,体现着一种对立;但二者的统一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主体的一致性;信息的共享性;虚拟利益的实体化等。总之,“虚拟社会里发生的问题还得跑到现实社会里来解决”。
网络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续和延伸,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但网络虚拟世界绝对不能取代现实世界。现在的问题是,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把网络虚拟世界当成了真实的世界,甚至当成了唯一的世界,而把现实的世界虚无化。
网络虚拟世界正向现实世界无限地趋同。厄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断言:“数字化生存……几乎具备了遗传性,因为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数字化”。①当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的程度远高于前人和其他的网络使用者。可以说在现实世界中有的东西,网络虚拟世界中一样不缺,甚至还有一些现实世界所没有的东西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出现。现实世界的社会结构,如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虚拟世界中同样是健全的。如大型网络游戏《传奇世界》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虚拟社会体系,每一个玩家都能在游戏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英雄年代》则创设了最真实的国家系统、严密的政治体系、完善的国战机制,而且把国家的发展和个人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甚至能使玩家体味到国家荣誉等情感。
正是因为网络虚拟世界介乎于真实和虚幻之间的这种特质,使得许多大学生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认同度远高于现实社会。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除了日常生存如吃饭、睡觉等必需的时间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网络中,在网上娱乐、交友、购物、闲逛、泡论坛。长时间的“数字化生存”使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错觉:把虚拟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对立起来,把虚拟世界当成主要的世界。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就是一种动物式的生存,学业漫不经心,生活简单粗糙,精神萎靡不振;而一旦进入网络,那就是呼风唤雨,得其所哉。这种状态下形成的世界观肯定是不全面的。比如《英雄年代》创设了最真实的国家系统,玩友们甚至可以发起国战。但我们注意到英雄们发起国战的方式往往就是在线交流,这当然和现实社会的状况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国家观、社会观也肯定是不全面的,甚至是畸形的。
2 网络中各种负面的信息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因为它需要现代化,这是我们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
的确,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互联网开放的特性,不可避免地导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但中国不会因噎废食。正如一名学者所言,互联网只有“公海”没有“领海”,所以中国在借助互联网实现现代化的同时,还没有能力对互联网中充斥的大量垃圾信息进行有效拦截,这就为奥尔布赖特的想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要求使用互联网的人有能力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区分,这对使用者的社会经验、知识储备、意志毅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正好表现为社会经验欠缺、意志比较薄弱等特征,最容易受到互联网上各种垃圾信息的诱惑而不能自拔,使其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
(1)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其宣扬的价值观、人生观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来说,其标榜的民主、自由的诱惑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对中国和中国奉行的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攻击的信息往往使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倍感亲切。
(2)各种网络小说的存在,使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极易被误导和扭曲。比如网络上大量充斥的穿越小说穿越剧,难免使大学生产生此生不如意就推倒重来的想法;大量校园小说中的主人公纵意花丛的描写无疑会使大学生觉得那才是美好的校园生活;一些官场小说的成长不用说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就是社会经历丰富的成年人也会感叹社会的黑暗。
(3)各种黄色信息的存在,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道德层面的巨大挑战。这些信息的泛滥,对大学生的婚姻观、恋爱观、性心理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比如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和素不相识的人结婚,甚至可以和多个人结婚,这势必会造成网络上情感的过度支出和混乱,然后在现实中处理恋爱和婚姻问题时要么是比较轻率要么是手足失措。
3 现实和虚拟的倒错使大学生产生社会交往障碍,使大学生进一步逃离现实,形成恶性循环
网络成瘾在社会交往上,表现为虚拟人际交往成瘾。而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之所以陷入虚拟人际交往不能自拔,往往是因为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圈子中受到排挤或者是被抛弃,现实中的孤独感在网络中得到慰藉,进而对这种虚拟的人际交往成瘾。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往往是因为其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的失败,比如性格腼腆,高中的出类拔萃和大学的平庸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的人际关系定位的偏差,家庭环境的原因比如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困难等。而那种渴望朋友、渴望交流和沟通而不得的状况在网络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因为“网络社会的‘去身体、‘多重身份、‘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征,使得网民拥有平等、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身份、角色的绝对权利。”②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这种虚拟人际交往中能够获得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难获得的尊重,或者他(她)所认为的“友谊”。所以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逃避现实的人际交往→在虚拟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进一步逃避现实的人际交往。
4 网络成瘾使大学生对自我的掌控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现实世界产生悲观和焦虑的情绪
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如网路伦理就是近几年的一个热点。人们对网络的关注也必然导致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对自己过度使用和依赖网络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而反思的结果不外乎好坏两种:好的是有的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开始约束自己,减少上网时间;坏的就是依然如故,甚至变本加厉。
变本加厉的原因在于,当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试图戒掉网瘾的时候,他们可能面临两种情况:一是自己约束不了自己;二是发现自己与现实的世界格格不入,无法融入。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他们发现这个现实的世界远不如他们能够呼风唤雨的网络世界,发现自己对自我和现实世界缺乏掌控,发现现实世界远不如他们期望的那么美好。如果此时没有人加以正确的疏导,这些发现会使他们重回网络的怀抱,而且更加沉迷。
综上,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三观”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作为社会、政府、大学,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并积极应对。
注释
① [美]尼古拉·厄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272.
② 陈光磊,黄济民.青少年网络心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7.
参考文献
[1] 格拉德·佛里拉(Gerald R.Ferrera),史蒂芬·里特斯亨(Stephen D.Liehtenstein),马格·里德(Margo E.K.Reder)等.网络法:课文和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