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周丽娅,谢慧丽,李琴娜
(1.临颍县中医院 妇产科 河南 漯河 462600;2.漯河市中医院 河南 漯河 462000)
剖宫产是一种通过手术的非自然分娩过程,存在着麻醉与手术并发症等风险,也会对于母子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1]。并且剖宫产并非对每个产妇都适合,我们应尽量倡导和创造条件支持自然分娩[2]。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临颍县中医院治疗的部分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临颍县中医院治疗的健康孕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2~34 岁,平均(25.7±3.1)岁,孕周37~40 周,平均(38.7±0.9)周,文化程度:中学以下68例,中学40例,大专及以上92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1~35 岁,平均(26.4±3.5)岁,孕周37~41 周,平均(38.5±0.7)周,文化程度:中学以下74例,中学为40例,大专及以上86例。产妇均符合自然分娩指征,智力正常,无既往各系统疾病病史。两组年龄、孕周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①每日常规产科护理:听胎心、测血压。②分娩护理:开始分娩后,由1 名助产士以及1 名助手来帮助产妇分娩,不允许其他任何人进入产房。实验组给予护理新模式,主要是做到产前(36 周左右)和产时的护理,具体如下。
1.2.1 产前护理:①产前评估,针对产妇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人、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资料进行收集,评估孕妇的个性化需求[3];②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和家属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③心理健康辅导和健康宣教,转变产妇、丈夫及家属错误的思想观念,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告知阴道分娩可能产生的疼痛,让待产妇明白经阴道分娩是自然的分娩过程,所有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孕妇都可以做到,从而减轻孕妇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4]。④饮食健康,做好孕妇饮食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多摄人优质蛋白食物,必要时补充维生素等必需品。
1.2.2 产时的护理:①保持病房和产房合适的湿度、温度,多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期进行适度的活动,保证充足体力和饱满的精神。②生产疼痛明显时要配合医师合理用力与深呼吸,保持精神放松状态,助产护士要正确使用腹压和屏气。③家庭式护理,采用家属中1人进入产房陪伴产妇生产,起到安慰产妇和增加产妇安全感的作用[5]。
表1 两组产前选择分娩方式的比较(n,%)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产前对照组选择剖宫产率为58.5%,实验组为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时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72.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2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妊娠分娩是妇女十分正常及自然的一个生理过程,但是社会媒体不恰当的宣传分娩痛苦,再加上产妇缺乏直接的分娩体验,使越来越多的产妇更加倾向于选择剖宫产的分娩方式。李彩平和唐镜等[5-6]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经过产科创新护理方式之后,孕妇及其家属能够正确认识到剖宫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科学、人文情怀化的护理帮助,克服原来的心理负担,对自然生产的好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同,增加自然生产的信心和勇气。另外创新的产科护理能够为孕妇提供生理心理、体力以及精神等全方位个性化的支持,实施全程陪护,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产前对照组选择剖宫产率为58.5%,实验组为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时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72.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2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新模式及对降低剖宫产率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即护理模式越先进,质量越高,剖宫产率就越低,所以应该采取合理的护理模式和质量的人为干预,以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1] 单晓芳.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32):322-323.
[2] 李丽湘.以体验为主导的护理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5(3):12.
[3] 武晓丹.助产士参与产前门诊对正常孕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4(12):1063.
[4] 许小平.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的运用对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73-74.
[5] 李彩平.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10):64-65.
[6] 唐镜.产前教育及产时人性化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