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巨鹏+吕厚忠+黄海样+张建春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实施系统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本院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康复措施,观察组7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措施的基础上由正规医生指导进行系统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接受5年随访,比较两组的Harris评分、屈髋角度、肌力及疼痛发生率。 结果 术后1、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观察组屈髋角度≥90°及臀肌肌力≥4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实施THR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17-03
现今临床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THR)已经比较常见,同时临床医生也越来越关注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益处[1]。从2005年开始,本院始终将图片教育和床旁指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保证THR后患者能更快地了解康复锻炼的方法,以免错误体位和动作带来的负面影响[2-3]。本院选择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对其进行连续5年的随访,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本院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54例;年龄42~63岁,平均为(57.2±2.6)岁;原发疾病:股骨颈骨折68例,股骨头坏死51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强制性脊柱炎6例;85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实施股骨头置换术;70例为左侧,63例为右侧;52例为骨水泥型假体固定,81例为非骨水泥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病情、原发疾病种类及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卧床休息及适当下床活动,未进行专门的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开始实施床旁康复训练指导工作,若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牵引治疗,在术前就开始进行康复教育工作,具体方法基本与国内THR康复训练程序一致,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后早期实施气压循环和踝泵运动治疗,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出现;②提高肌力锻炼,特别是臀小肌、臀中肌的肌力;③通过电脑图片等教育方式让患者明显日常生活中会导致假体脱位的不良姿势或者错误动作[4]。
1.3 观察指标[5]
Harris评分(术前及术后1、5年)、屈髋角度(≥90°)、臀肌肌力(≥4级)及疼痛发生率。
1.4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1.4.1 疼痛 共计44分,没有或者可以忽略得44分;偶尔或者轻微,对活动不产生影响得40分;轻度疼痛,对一般活动不影响,非日常活动中很少感到中度疼痛,通过服用阿司匹林缓解得30分;疼痛明显,活动严重受限得10分;跛行、完全残废,静息痛,卧床不起得0分。
1.4.2 功能 ①步态:a跛行无得11分,轻度得8分,中度得5分,重度得0分;b辅助支持物无得11分,长时间行走需要拐杖得7分,大多数情况需要拐杖得5分,单拐得3分,双手杖得2分,双拐得0分,不能行走得0分。②活动:a上下楼梯为正常上下楼梯,不需扶手得4分,上下楼梯需要扶手得2分,用其他方式得1分,不能上下楼梯得0分;b穿鞋和袜子为很轻松得4分,困难得2分,不能完成0分;c坐普通的椅子1 h无不适症状得5分,坐高椅子半小时无不适得3分,坐任何椅子都不适得0分;d乘坐公共交通车辆得1分。
1.4.3 无畸形 假如患者符合以下情况给4分:a屈曲挛缩不超过300°,b内收不超过100°,c伸展内旋不超过10°,d肢体相差长度≤3.2 cm。
1.4.4 运动范围 指标值取决于运动系数乘以适当的系数a屈曲,b外展,c屈曲外旋,d伸展外旋,e外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rris评分的比较
术后1、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屈髋角度、肌力及疼痛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5年,观察组屈髋角度≥90°的有70例,为100.0%,对照组有40例,为63.5%;观察组臀肌肌力≥4级的有67例,为95.7%,对照组有21例,为33.3%;观察组屈髋角度≥90°及臀肌肌力≥4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8例患者存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25.7%,对照组35例患者存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55.6%,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实施THR术后早期开始进行康复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人工关节活动范围,使重建部分与关节稳定性良好,保证患者能独自完成日常生活,提升保护置换关节的功能,将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延长,以免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及假体脱位等相关并发症[6-7]。①假体脱位是THR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对患者日后康复造成影响,早期应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姿势和体位,是预防假体脱位的重要方法,作为一名临床工作人员,通过图片教育与床旁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患者容易接受和理解,让患者根据图片的要领学会正确动作,以免出现错误的姿势和体位,最大限度地降低假体脱位的可能;②对术后患肢肿胀的处理方法,不但要在术后早期对患者踝泵、下肢肌肉实施长收缩来提升患肢静脉血流量,而且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气压循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血压、心率进行有效监测,尤其是对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尤其要引起注意,避免增加其回心血量,使其心脏前负荷增加[8],此外,这种治疗方法不但能加快患肢淋巴液和血液循环,还能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发挥有效的预防作用;③股骨头坏死由于活动受限及长时间疼痛,术前患肢肌肉已出现显著的失用性萎缩,当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实施有针对性的肌力训练,以臀小肌、臀中肌及股四头肌训练。观察组所选的患者在术后第4天如无意外情况就可以将引流管拔除,实施外展肌等长收缩训练,但需要注意,应控制在患者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会引起关节活动,还要考虑拮抗肌肌力平衡、邻近关节的稳定性及整体康复等,之后再进行内收肌、股四头肌等被动训练[9]。假如患者更换的假体属于骨水泥型,则术后1周应该进行翻身、床旁转移等训练,同时进行臀小肌、臀中肌等张训练,如肌力逐渐>3级,则可缓慢地增加负荷,逐渐将肌力强化,为站立和行走做好充分准备;假如置换假体属于非骨水泥型,由于骨组织与假体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环境来稳定,需要3~4周的卧床休息才可下床活动。因术后需要卧床很长时间,这样会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当患者卧床时应对其进行肌力训练,实施髋周的肌力训练主要以长收缩为主,不可随意摆动,这样会影响骨组织长入时间,引起松动[10-11]。
综上所述,对实施THR的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庆明,马莉影,宋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4(20):648-649.
[2] 白中琼.人工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护理方式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0,12(1):160-161.
[3] 沈良册,吴立红,朱江军,等.等速-平衡-减重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36(11):58-59.
[4] 何建英.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22(3):415-417.
[5] 张晓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0(17):417-418.
[6] 赵亚芹,朱艳红,张志强.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02例围术期护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209-210.
[7] 叶慧芹,缪瑞,任秀菊,等.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J].中医正骨,2009,21(6):82,84.
[8] 宋晓芳,袁辉辉.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35(6):94-95.
[9] 杨虹,刘玉洁,鲁雅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J].河北中医,2011,48(2):975.
[10] 庞智晖,曾伟恒,张颖,等.快速康复程序结合肌筋膜牵拉疗法促进全髋置换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1,23(6):9-12.
[11] 徐一石,贺加.“加速康复治疗”对外科床位使用效益的影响分析[J].人民军医,2009,52(9):628-629.
(收稿日期:2014-06-25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实施系统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本院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康复措施,观察组7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措施的基础上由正规医生指导进行系统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接受5年随访,比较两组的Harris评分、屈髋角度、肌力及疼痛发生率。 结果 术后1、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观察组屈髋角度≥90°及臀肌肌力≥4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实施THR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17-03
现今临床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THR)已经比较常见,同时临床医生也越来越关注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益处[1]。从2005年开始,本院始终将图片教育和床旁指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保证THR后患者能更快地了解康复锻炼的方法,以免错误体位和动作带来的负面影响[2-3]。本院选择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对其进行连续5年的随访,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本院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54例;年龄42~63岁,平均为(57.2±2.6)岁;原发疾病:股骨颈骨折68例,股骨头坏死51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强制性脊柱炎6例;85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实施股骨头置换术;70例为左侧,63例为右侧;52例为骨水泥型假体固定,81例为非骨水泥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病情、原发疾病种类及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卧床休息及适当下床活动,未进行专门的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开始实施床旁康复训练指导工作,若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牵引治疗,在术前就开始进行康复教育工作,具体方法基本与国内THR康复训练程序一致,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后早期实施气压循环和踝泵运动治疗,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出现;②提高肌力锻炼,特别是臀小肌、臀中肌的肌力;③通过电脑图片等教育方式让患者明显日常生活中会导致假体脱位的不良姿势或者错误动作[4]。
1.3 观察指标[5]
Harris评分(术前及术后1、5年)、屈髋角度(≥90°)、臀肌肌力(≥4级)及疼痛发生率。
1.4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1.4.1 疼痛 共计44分,没有或者可以忽略得44分;偶尔或者轻微,对活动不产生影响得40分;轻度疼痛,对一般活动不影响,非日常活动中很少感到中度疼痛,通过服用阿司匹林缓解得30分;疼痛明显,活动严重受限得10分;跛行、完全残废,静息痛,卧床不起得0分。
1.4.2 功能 ①步态:a跛行无得11分,轻度得8分,中度得5分,重度得0分;b辅助支持物无得11分,长时间行走需要拐杖得7分,大多数情况需要拐杖得5分,单拐得3分,双手杖得2分,双拐得0分,不能行走得0分。②活动:a上下楼梯为正常上下楼梯,不需扶手得4分,上下楼梯需要扶手得2分,用其他方式得1分,不能上下楼梯得0分;b穿鞋和袜子为很轻松得4分,困难得2分,不能完成0分;c坐普通的椅子1 h无不适症状得5分,坐高椅子半小时无不适得3分,坐任何椅子都不适得0分;d乘坐公共交通车辆得1分。
1.4.3 无畸形 假如患者符合以下情况给4分:a屈曲挛缩不超过300°,b内收不超过100°,c伸展内旋不超过10°,d肢体相差长度≤3.2 cm。
1.4.4 运动范围 指标值取决于运动系数乘以适当的系数a屈曲,b外展,c屈曲外旋,d伸展外旋,e外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rris评分的比较
术后1、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屈髋角度、肌力及疼痛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5年,观察组屈髋角度≥90°的有70例,为100.0%,对照组有40例,为63.5%;观察组臀肌肌力≥4级的有67例,为95.7%,对照组有21例,为33.3%;观察组屈髋角度≥90°及臀肌肌力≥4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8例患者存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25.7%,对照组35例患者存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55.6%,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实施THR术后早期开始进行康复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人工关节活动范围,使重建部分与关节稳定性良好,保证患者能独自完成日常生活,提升保护置换关节的功能,将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延长,以免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及假体脱位等相关并发症[6-7]。①假体脱位是THR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对患者日后康复造成影响,早期应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姿势和体位,是预防假体脱位的重要方法,作为一名临床工作人员,通过图片教育与床旁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患者容易接受和理解,让患者根据图片的要领学会正确动作,以免出现错误的姿势和体位,最大限度地降低假体脱位的可能;②对术后患肢肿胀的处理方法,不但要在术后早期对患者踝泵、下肢肌肉实施长收缩来提升患肢静脉血流量,而且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气压循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血压、心率进行有效监测,尤其是对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尤其要引起注意,避免增加其回心血量,使其心脏前负荷增加[8],此外,这种治疗方法不但能加快患肢淋巴液和血液循环,还能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发挥有效的预防作用;③股骨头坏死由于活动受限及长时间疼痛,术前患肢肌肉已出现显著的失用性萎缩,当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实施有针对性的肌力训练,以臀小肌、臀中肌及股四头肌训练。观察组所选的患者在术后第4天如无意外情况就可以将引流管拔除,实施外展肌等长收缩训练,但需要注意,应控制在患者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会引起关节活动,还要考虑拮抗肌肌力平衡、邻近关节的稳定性及整体康复等,之后再进行内收肌、股四头肌等被动训练[9]。假如患者更换的假体属于骨水泥型,则术后1周应该进行翻身、床旁转移等训练,同时进行臀小肌、臀中肌等张训练,如肌力逐渐>3级,则可缓慢地增加负荷,逐渐将肌力强化,为站立和行走做好充分准备;假如置换假体属于非骨水泥型,由于骨组织与假体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环境来稳定,需要3~4周的卧床休息才可下床活动。因术后需要卧床很长时间,这样会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当患者卧床时应对其进行肌力训练,实施髋周的肌力训练主要以长收缩为主,不可随意摆动,这样会影响骨组织长入时间,引起松动[10-11]。
综上所述,对实施THR的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庆明,马莉影,宋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4(20):648-649.
[2] 白中琼.人工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护理方式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0,12(1):160-161.
[3] 沈良册,吴立红,朱江军,等.等速-平衡-减重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36(11):58-59.
[4] 何建英.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22(3):415-417.
[5] 张晓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0(17):417-418.
[6] 赵亚芹,朱艳红,张志强.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02例围术期护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209-210.
[7] 叶慧芹,缪瑞,任秀菊,等.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J].中医正骨,2009,21(6):82,84.
[8] 宋晓芳,袁辉辉.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35(6):94-95.
[9] 杨虹,刘玉洁,鲁雅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J].河北中医,2011,48(2):975.
[10] 庞智晖,曾伟恒,张颖,等.快速康复程序结合肌筋膜牵拉疗法促进全髋置换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1,23(6):9-12.
[11] 徐一石,贺加.“加速康复治疗”对外科床位使用效益的影响分析[J].人民军医,2009,52(9):628-629.
(收稿日期:2014-06-25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实施系统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本院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康复措施,观察组7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措施的基础上由正规医生指导进行系统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接受5年随访,比较两组的Harris评分、屈髋角度、肌力及疼痛发生率。 结果 术后1、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观察组屈髋角度≥90°及臀肌肌力≥4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实施THR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17-03
现今临床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THR)已经比较常见,同时临床医生也越来越关注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益处[1]。从2005年开始,本院始终将图片教育和床旁指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保证THR后患者能更快地了解康复锻炼的方法,以免错误体位和动作带来的负面影响[2-3]。本院选择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对其进行连续5年的随访,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本院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54例;年龄42~63岁,平均为(57.2±2.6)岁;原发疾病:股骨颈骨折68例,股骨头坏死51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强制性脊柱炎6例;85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实施股骨头置换术;70例为左侧,63例为右侧;52例为骨水泥型假体固定,81例为非骨水泥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病情、原发疾病种类及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卧床休息及适当下床活动,未进行专门的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开始实施床旁康复训练指导工作,若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牵引治疗,在术前就开始进行康复教育工作,具体方法基本与国内THR康复训练程序一致,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后早期实施气压循环和踝泵运动治疗,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出现;②提高肌力锻炼,特别是臀小肌、臀中肌的肌力;③通过电脑图片等教育方式让患者明显日常生活中会导致假体脱位的不良姿势或者错误动作[4]。
1.3 观察指标[5]
Harris评分(术前及术后1、5年)、屈髋角度(≥90°)、臀肌肌力(≥4级)及疼痛发生率。
1.4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1.4.1 疼痛 共计44分,没有或者可以忽略得44分;偶尔或者轻微,对活动不产生影响得40分;轻度疼痛,对一般活动不影响,非日常活动中很少感到中度疼痛,通过服用阿司匹林缓解得30分;疼痛明显,活动严重受限得10分;跛行、完全残废,静息痛,卧床不起得0分。
1.4.2 功能 ①步态:a跛行无得11分,轻度得8分,中度得5分,重度得0分;b辅助支持物无得11分,长时间行走需要拐杖得7分,大多数情况需要拐杖得5分,单拐得3分,双手杖得2分,双拐得0分,不能行走得0分。②活动:a上下楼梯为正常上下楼梯,不需扶手得4分,上下楼梯需要扶手得2分,用其他方式得1分,不能上下楼梯得0分;b穿鞋和袜子为很轻松得4分,困难得2分,不能完成0分;c坐普通的椅子1 h无不适症状得5分,坐高椅子半小时无不适得3分,坐任何椅子都不适得0分;d乘坐公共交通车辆得1分。
1.4.3 无畸形 假如患者符合以下情况给4分:a屈曲挛缩不超过300°,b内收不超过100°,c伸展内旋不超过10°,d肢体相差长度≤3.2 cm。
1.4.4 运动范围 指标值取决于运动系数乘以适当的系数a屈曲,b外展,c屈曲外旋,d伸展外旋,e外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rris评分的比较
术后1、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屈髋角度、肌力及疼痛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5年,观察组屈髋角度≥90°的有70例,为100.0%,对照组有40例,为63.5%;观察组臀肌肌力≥4级的有67例,为95.7%,对照组有21例,为33.3%;观察组屈髋角度≥90°及臀肌肌力≥4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8例患者存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25.7%,对照组35例患者存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55.6%,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实施THR术后早期开始进行康复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人工关节活动范围,使重建部分与关节稳定性良好,保证患者能独自完成日常生活,提升保护置换关节的功能,将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延长,以免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及假体脱位等相关并发症[6-7]。①假体脱位是THR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对患者日后康复造成影响,早期应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姿势和体位,是预防假体脱位的重要方法,作为一名临床工作人员,通过图片教育与床旁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患者容易接受和理解,让患者根据图片的要领学会正确动作,以免出现错误的姿势和体位,最大限度地降低假体脱位的可能;②对术后患肢肿胀的处理方法,不但要在术后早期对患者踝泵、下肢肌肉实施长收缩来提升患肢静脉血流量,而且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气压循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血压、心率进行有效监测,尤其是对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尤其要引起注意,避免增加其回心血量,使其心脏前负荷增加[8],此外,这种治疗方法不但能加快患肢淋巴液和血液循环,还能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发挥有效的预防作用;③股骨头坏死由于活动受限及长时间疼痛,术前患肢肌肉已出现显著的失用性萎缩,当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实施有针对性的肌力训练,以臀小肌、臀中肌及股四头肌训练。观察组所选的患者在术后第4天如无意外情况就可以将引流管拔除,实施外展肌等长收缩训练,但需要注意,应控制在患者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会引起关节活动,还要考虑拮抗肌肌力平衡、邻近关节的稳定性及整体康复等,之后再进行内收肌、股四头肌等被动训练[9]。假如患者更换的假体属于骨水泥型,则术后1周应该进行翻身、床旁转移等训练,同时进行臀小肌、臀中肌等张训练,如肌力逐渐>3级,则可缓慢地增加负荷,逐渐将肌力强化,为站立和行走做好充分准备;假如置换假体属于非骨水泥型,由于骨组织与假体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环境来稳定,需要3~4周的卧床休息才可下床活动。因术后需要卧床很长时间,这样会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当患者卧床时应对其进行肌力训练,实施髋周的肌力训练主要以长收缩为主,不可随意摆动,这样会影响骨组织长入时间,引起松动[10-11]。
综上所述,对实施THR的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庆明,马莉影,宋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4(20):648-649.
[2] 白中琼.人工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护理方式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0,12(1):160-161.
[3] 沈良册,吴立红,朱江军,等.等速-平衡-减重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36(11):58-59.
[4] 何建英.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22(3):415-417.
[5] 张晓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0(17):417-418.
[6] 赵亚芹,朱艳红,张志强.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02例围术期护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209-210.
[7] 叶慧芹,缪瑞,任秀菊,等.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J].中医正骨,2009,21(6):82,84.
[8] 宋晓芳,袁辉辉.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35(6):94-95.
[9] 杨虹,刘玉洁,鲁雅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J].河北中医,2011,48(2):975.
[10] 庞智晖,曾伟恒,张颖,等.快速康复程序结合肌筋膜牵拉疗法促进全髋置换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1,23(6):9-12.
[11] 徐一石,贺加.“加速康复治疗”对外科床位使用效益的影响分析[J].人民军医,2009,52(9):628-629.
(收稿日期:2014-06-25 本文编辑:李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