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CT与MRI影像的特点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患者105例,全部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的检查手段均是CT和MRI影像,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结果 使用MRI影像检查时,有10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准确率高达96.1%;使用CT检查时,有95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准确率为90.48%,二者之间虽然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RI影像检查时,表现主要是病变髓核低信号以及髓核异位,使用CT检查时,主要的表现是髓核的边缘模糊,髓核突出、异位以及锐角征等。 结论 无论是使用MRI还是使用CT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诊断价值都比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两种方面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CT;MRI;影像对比
[中图分类号] R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01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类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年龄在25~50岁之间的人群最容易得此病。在临床上诊断此病时,最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检查患者的体征,采集患者的病史等。但是这些方法在诊断时都存在缺陷,在进行体征检查时,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变的具体位置、不同节段等都会影响检查结果。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是现阶段重要而有效的检查手段。为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CT与MRI影像的特点以及诊断价值,该研究分析了2005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使用的CT以及MRI技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患者105例,全部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的入选标准是:患者只是患有单纯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经手术证实患者没有腰椎先天畸形以及颈椎病、腰椎滑脱等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十分完整。
在这105例患者中,有44例女性患者,61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的患者是26岁,最大的是74岁,平均年龄是45岁。在这患者中,病程最短的是3个月,最长的是19年,平均病程是13年。
1.2 方法
MRI检查:使用的扫描仪是西门子1.5TMR,全程使用该仪器来进行检查。体位分别是矢状位以及轴位,5 mm的层厚。观察患者有无以下症状:神经根受压、Schmorl结节以及髓核游离、突出等症状。
CT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扫描时使用的仪器是GE全身螺旋CT扫描仪。可以分为3步,①进行定位,判断患者病变的具体位置,3 mm的扫描层厚,1 mm的间距。②进行重点扫描,扫描患者的病变部位。③观察,重点观察患者脊椎的突出部位,查看是否出现钙化、硬膜囊受压以及脂肪等现象。分析是否出现了真空以及神经根淹没等现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CT与MRI这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的诊断正确率,105例患者都要进行观察,并总结这些患者的MRI以及CT影响。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CT以及MRI技术二者在诊断腰椎间症时的准确率如下:MRI诊断了105例患者,其中的101例诊断准确,准确率高达96.19%;CT也诊断了105例患者,其中的95例诊断准确,准确率达到了90.48%。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1.025)。
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MRI与CT之间有不同的特征。MRI显示:10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椎间盘有变性的患者98例,髓核边缘不规则的患者86例,髓核出现低信号带的患者75例,髓核出现异位的患者98例。患者髓核出现突出,一直突出到了低信号纤维环外侧。突出的形状是不规则或者是扁平,在一般情况下,信号强度则是短信号或者等信号。在患者的正常髓核以及病变髓核之间,能够观察到窄颈。髓核会出现游离,而且一直会持续到低信号纤维环外侧。在患者椎体的上下缘出现了压迹,这些压迹也有信号,与水平相同的髓核相比,二者信号相等。除此之外,有些患者还出现了局部脂肪消失的症状,有些患者脊髓内出现了水肿。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该病的发病率十分高,在临床上对该病进行诊断时,主要依靠的有3个方面,①影像学方面的检查;②体格方面的检查;③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在影像学检查方面,现阶段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CT检查以及MRI检查,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以及缺陷。MRI的优势是:MRI在进行矢状位成像时,是一次性的成像,这种成像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MRI对患者游离髓核的观察更加全面,尤其能观察到游离髓核的具体形态以及位置。不仅如此,MRI还对许莫尔氏的结节具有较高的发现率,尤为重要的一点是MRI能观察到患者病变组织结节的具体数目以及病变的边缘是否出现了骨硬化等。MRI技术在诊断脊柱以及脊髓时,可以进行多方位的成像,在成像时还能不受伪影的干扰,能较为清晰地显示脊柱以及脊髓的解剖结构。MRI也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是性能比较差,其次如果患者有腰椎畸形,那么诊断率将不够高。
在使用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必不可少的是平片。平片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在MRI检查时,可以排除腰椎结核以及炎症、继发性或原发性的肿瘤,另一方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与参考的作用。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腰椎侧立片的作用十分大,在早期诊断时,一定要检查患者腰椎的椎体边缘是否有骨刺形成,腰椎间隙是否出现改变,腰椎是否出现了生理弯曲等。脊髓造影可以全面观察腰椎形态,而且操作简单,但在显示时无法显示前方以及侧方的突出,并且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当压迹<2 mm时,或者是患者虽然有比较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但是没有形成压迹时,那么就无法诊断。在影像学检查的诸多手段中,MRI应用十分广泛,因为该方法不仅无创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十分高。MRI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都高于影像学方面的其他检查方法。如果患者是腰椎间盘退变,那么在使用MRI时,主要的观察指标有:外层纤维环后方的高信号带(HIZ),患者纤维环出现的信号变化,患者间盘形态出现的变化,患者髓核信号是否出现减低,患者腰椎间隙出现的高度变化等。在退变早期,患者在形态学方面尚未出现改变时,在TWI上就能表现出信号减低的现象。纤维环信号出现异常能反映出退变程度是否严重,CTM以及CT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CT的优势有:CT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腰椎间盘的具体情况以及病变的大小、位置等,分辨率十分高,能判断出患者病变的形态以及具体程度等。不仅如此,CT技术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是否出现了积气以及钙化等具有十分高的敏感性,,而且能显示患者病变的髓核以及病变髓核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还能诊断出患者是否存在神经根受压等。CT同样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有:如果仪器不同,那么扫描技术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最终导致误诊,最为常见的误诊是医生将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成为腰椎间盘膨出。
CT技术与MRI技术相比较,CT能更好地判断脊髓压迫以及硬膜囊,但是在判断椎间狭窄时则不足。MRI在分辨软组织时,分辨率十分高,这对于多方位成像来说十分有利。除此之外,MRI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方向以及位置,因为MRI是无射线的。MRI还可以分析病变椎间盘,主要的依据是信号的强弱。
该次研究表明,无论是CT技术还是MRI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诊断准确率都十分高,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这两种方法对于临床诊断都十分有帮助,而且二者可以互补。
综上所述,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时,无论是CT技术还是MRI技术,其诊断价值都比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结合,达到提高诊断正确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国雄.腰椎间盘突出症CT与MRI影像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4):106-107.
[2] 刘亚红.腰椎间盘突出症MRI影像学检查分析[J].求医问药,2012(7下半月):104-105.
[3] 余日胜,刘晓敏,李蓉芬. 腰椎间盘突出症CT、MRI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附55例报告)[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3):59-61.
[4] 王燕梅,何新雄,李励.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的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2):137-138.
(收稿日期: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