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喜文
提起刘三大名,滨州老一辈人都知道。
为啥?刘三是数一数二的盗墓高手。
虽说挖先人祖坟是个折寿的行当,可在民国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笑贫不笑娼,当官的都忙着往自己的腰包里搂钱,作为平头百姓,为了活计,谁又在乎折不折寿呢。
刘三有一拿手绝活,到一个墓地,来回逡巡几圈,就知道哪个坟里有好东西,即使坟头被铲平丁,变成了光滑的大道,刘三也能第一时间嗅出味道,知道好东西埋在地下的啥地方。
刘三的鼻子比狼狗还灵哩。刘三盗墓,从来都是满载而归。
刘三还有一手绝活,就是盗洞打得好,能绕开岩层,笔直的一条道儿,直通主墓室。这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打歪了,重复劳动,打得不好还有塌方的危险。行内有句话,盗洞打好了,就成功了一大半儿。马虎不得。
相传,刘三年轻时曾是一个当铺的伙计,那时,不时有人拿来从棺材里挖出的东西换取银两,时间长了,刘三对从墓室挖出的东西敏感起来,以至于三天闻不到腐烂气息,浑身上下不熨帖。后来,刘三干脆干起了盗坟掘墓的勾当。
刘三凭着一手绝活,生活过得着实有滋有味,盖了大宅子,请了管家,娶了三房姨太太。
可姨太太的肚子就是不争气,直到刘三四十岁,三姨太才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心肝宝贝似的宠着。
儿子十二岁时,刘三基本不再盗墓了。整天守着儿子,享受天伦之乐。
谁也没想到,灾难来得悄无声息。
那天,“盗友”李四鬼鬼祟祟找到刘三,说西郊老龙山发现了满洲勇士鳌青的墓地。据滨州史料记载,鳌青是满洲第一勇士──鳌拜的堂弟,生前功名显赫,无奈英年早逝,葬在滨州。相传,光陪葬的金银珠宝就十几车。几十年来,盗墓贼翻遍了滨州的每一寸土地,都没找到鳌青的墓。原来在老龙山呀!好—个鳌青,真会选地方。
刘三听说找到了鳌青墓,心里直痒痒,谁还怕钱多烧手呢?刘三二话不说,拎上工具就走。
刘三的儿子得到消息,非得闹着跟刘三一起去。刘三的儿子娇宠惯了,不让去就翻跟斗打把势,哭天抹泪,最后干脆赖在地上不起来,无奈,刘三只好让他跟着。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刘三和李四等人终于打好了盗洞,晾了三天三宿,等里面的氧气积蓄得差不多了,刘三一行人亮着火把,小心翼翼地进到了主墓室。
哇,盗了这么多年墓,刘三还是张大了嘴巴,墓室里的东西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一点儿不过。有成箱的金银珠宝,大堆的古玩玉器,还有好几只高可过人的大鼎……
爹,这是啥呀?刘三身后,一个稚嫩的童音响起。
刘三回头,发现儿子不知啥时候悄无声息地站在了自己身后。刘三气哼哼地说,不是让你在外面把风玩吗?你咋进来了?
儿子没理刘三,径直走到一个箱子前,拿起一串珍珠项链,比比划划就戴在了自己脖子上。刘三劈手夺下,说,别乱动,不吉利。
儿子满不在乎,扁扁嘴,蹦蹦跳跳地到别处去了。
爹,你来看,这还有一扇门!儿子说着,伸出小手推了几下。
别动!刘三喊着,可一切都晚了,只见门上一块巨石哗啦一声砸了下来,儿子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被砸倒在地,血肉模糊。
此时,哗啦啦,墓室顶部整个塌了下来,刘三离盗洞口最近。一个箭步,闪身躲进了洞里,回头再看,整个墓室连同李四等人都淹没在滚滚石流下。
顷刻间,老龙山整个下沉了二十几米。
鳌青的墓设置了机关哪!
报应啊,真是报应啊!气喘吁吁爬到地面的刘三顿足捶胸,嚎啕大哭。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
回到家中,刘三越想越觉得难受,挥刀斩断了自己左手小指,发誓再也不挖洞,再也不盗墓了……
刘三的悲伤还没散尽,转年,日本人的铁蹄踏进了滨州。
各路义军纷纷揭竿而起,以一支叫“十三省”的义军最猛。
十三省义军在攻打芬城时需要先炸掉日本人的军火库。军火库有重兵把守,几次强攻,损兵折将,伤亡惨重。这时,有人提议,挖地道。──把地道挖到敌人的军火库下面,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十三省义军挖了几天,不是挖偏了,就是挖到了岩层。
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想到了刘三。
晓之以理,动之以民族大义。
刘三一拍桌子说,俺一辈子没干过一件靠谱的事儿,这回俺要看着这些狗娘养的上西天!
地道打通那天,刘三异常兴奋,还喝了二两白酒,十三省义军跟着刘三鱼贯进入地道,顺利地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安装好了炸药,撤退的时候,却不见了刘三。
指挥员派人回去寻找,却发现地道被堵死了……
郊外,一处高耸的坟头,墓碑上写着:义士刘三之墓。
日本人投降后,每逢清明,来扫墓的人络绎不绝。
选自《短小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