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企业采购的监督和管理

2014-11-17 02:42刘书进
企业导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国有企业

刘书进

摘 要:国有企业发展状况关系国计民生,而国有企业的采购行为对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影响巨大。基于此,国有企业采购的监督和管理就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议题。如何通过高效、廉洁的采购行为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采购行为;监督管理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采购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是决定企业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当下国有企业的体制等原因,采购过程中,以次充好、舍贱买贵、贪污腐化等现象日益严重,直接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对企业的健康经营造成重大损害。本文拟通过对国有企业采购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国有企业采购存在的问题,并依此为基础探究国有企业采购监管的措施,建立高效、透明、廉洁的采购管理体系。

一、国有企业采购监管的必要性

(一)完善国有企业采购监管是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途径。基于国有企业的产权特性,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采购行为的监管更有必要。国有企业关系国计民生,企业规模比较大,采购行为频率高、金额大,但由于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较深,对国有企业监管的体系不健全,漏洞较多。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未彻底,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尚不完备,利益约束机制、股权奖励机制等制度不如民营企业更为有效,以至于国有企业采购过程中贪腐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加强国有企业采购的监督和管理至关重要,也十分必要。

(二)加强国有企业采购监管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因素。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降低企业成本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生产的技术革新降低原材料损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一是在企业对外交易过程中加强监管,降低采购成本。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企业的采购行为,还是企业的销售行为,都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关键环节。由于技术的革新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且技术革新不确定性过大,通过技术革新降低原材料损耗的空间有限。因此,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内部挖潜、节支降耗,更应通过加强企业采购管理,完善采购监管制度,建立规范的采购管理体系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成本支持。

二、国有企业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制度的执行性有待加强。基于管理的完善,现在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均有相关的采购管理制度,但从理论设计和制度实践而言,采购管理还不够健全。采购管理操作性不强,制度制定前后冲突,朝令夕改致使采购管理混乱,甚至流于形式。从宏观角度而言,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多层次、多区块采购制度各自为政,整体性不强。国有企业内部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协调采购存在较多的障碍,难以发挥国有企业规模化采购的整体优势,采购价格不降反增。而且在出现问题后,相互扯皮,推卸责任。

(二)采购方式单一,理念落后,对选择供应商方式单一。企业采购的方式多种多样,至于采购时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采购标的、规模、供应商情况等因素具体考虑。但是,在国有企业采购中,为了从形式上规避领导责任,很多国有企业往往一律采用招标方式。从企业经营角度而言,招标方式未必适合所有企业采购。例如,对于市场上产品不足,需大于求的商品采用商务谈判的方式往往更容易降低企业采购成本。而对于市场上供大于求,非战略性的物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则可以通过各供应商的公开比价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三)采购制度执行性有待加强,考核落实程度不高。有良好的制度,更要有更好的执行能力,这是管理学的基本认知。所以国有企业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更要将制度不折不扣的得到执行。从这种角度而言,在国有企业采购中,对相关采购部门及人员的考核至关重要。由于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干预手段,在企业采购中,重大的问题往往依赖于领导的决策,但领导决策由于缺乏制衡机制,主管随意性难以制约,致使采购制度难以得到落实。而一般采购人员由于考核落实不到位,工作激励制度难以发挥作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采购效率不高,加大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四)招标采购不规范,内容不确定、不完整。招标文件的制定上,投标人资格审查标准、评标办法等未能公开载明。采购标的的技术参数、价格等关键性条款要求不明确。采用招标方式进行采购,首先就要满足公开、透明的基本要求,否则,招标采购的功能就难以实现了。所有在制作招标文件时,不仅要内容完整、准确、确定,而且有关评标的程序、标准等均要公开载明。严格依照招标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采购,不仅能够规避贪污腐化行为,更能通过招标方式比质比价,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三、完善国有企业采购监管的措施

(一)分权制衡,完善采购管理制度设计。权力的集中易引起权力的滥用。为提高国有企业采购效率,防范贪污腐化,降低采购成本,必须对采购部门、人员的权力进行限制。通过分权制衡规范采购权力无疑能在制度上更容易保证采购的公开、透明、高效。

(二)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核。采购效率的提高,不仅要在采购制度上进行科学的设计,更要注重对采购部门、人员的激励,从而使好的采购制度得到落实。提高采购效率不能依靠采购人员的个人职业道德,最可靠的是依赖良好的监督制约机制,使管理程序化、制度化,不因人而异,使所有的采购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的监督考核能够在采购过程中抑制采购人员的贪欲,避免损公肥私。并通过科学的奖励机制,提高采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防范采购腐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三)建立廉洁保证金制度,推进廉洁文化。鉴于国有企业的行政性色彩浓厚,在国有企业采购中,防范采购人员的腐败行为对采购的公开、高效至关重要。对采购人员,根据其不同的岗位、级别设置不同的廉洁保证金数额,抑制不良诱惑。如果在其采购相关岗位任职期间,没有发生贪污腐化行为,自该采购人员离岗之日退还其廉洁保证金,并可给予其适当奖励。如果其在任职采购相关岗位时发生贪污腐化行为,不仅要没收其廉洁保证金,而且要根据其行为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追究其相关的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四)建立供应商观察库,并量化考核。对经常性采购行为建立供应商观察库,并对相关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制度,对供应商的经营能力、商业信誉、使用记录等进行全方位衡量,合格供应商进入观察库。对供应商进行内部年审制度,择每年固定时间,对供应商的各种资质进行审核,对其整体实力、保障能力、供应风险进行整体评估,不合格者剔除出供应商观察库。建立专业化、模块化的业绩引导机制,对供应商进行量化的动态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主力供应商,以降低采购的选择成本。适时推进供应商奖惩机制,对诚信供应商进行合理的激励,与之相反,对交易中存在质量瑕疵、交货迟延、贪污行贿等违约、违法行为的供应商,将之拉入采购黑名单。

(五)定期对企业采购进行价格审计。建立企业价格审计小组,根据国有企业一定时间段内的相关采购标的的市场行情、供需状况、自身现金流等因素建立科学的采购价格审计制度。在采购行为确定供应商之前,通过企业管理、审计、财务等部门对拟交易价格进行审计,对有关采购标的的产品质量、采购程序、供应商资质等进行分析审计,对交易价格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盈利空间。

参考文献:

[1] 段圣贤.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4).

[2] 蔡云松.基于采购流程再造降低制造业采购成本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6).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