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提问艺术浅探

2014-11-17 17:38李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课堂

李艳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课上能否提出合适的问题,能否使提问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细察小学信息技术的日常课堂教学,关乎提问还存在着诸多缺憾,主要表现为:①过于简单,不具思考价值。有些教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只会让学生的思维萎缩。②缺少新意,课课都是雷同的提问,长此以往,只能让学生生厌。③大而空洞,不具有针对性或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产生畏难情绪。④不够全面,只顾优等生,而忽略更多学生的学习状态。⑤急于求成,问题一旦抛出,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的提问同样不具任何意义。以上种种提问,都是不科学的,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折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来自学生的疑惑,来自学生对新知学习的困惑和不解。

● 在学生的起点处,提问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导入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部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计算机与一般的家用电器一样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你能用计算机完成哪些事情呢?”或者:“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来欣赏音乐吗?你能用计算机画出美丽的图画吗?”这一系列的提问语言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愉悦地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

再如,教学《文件的查找》一课,教学伊始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老师最近从天上的那位千里眼神仙那儿学来了通天眼的本事,不管你把一个文件放到什么地方,只要你告诉我它的“名字”,我就能把它找到。你们相信吗?这样一问,有些学生半信半疑,有些胆大的学生就表示“吹牛!”“不相信!”这时教师趁势说:“不信我们就来赌一赌,你们藏文件我来找,看是你们藏的本领好还是我找的本领高!”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开始尝试。紧接着在教师取胜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我啊!其实没有什么通天眼。你们知道我是用什么办法来取胜的吗?你们能做到吗?你们也想有这唬人的‘通天眼吗?”这样有趣的问题导入引发了学生无限的好奇,此时教师顺利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强烈的求知欲也自觉地投入到了学习的状态中。

当然,在巧妙地设置提问时还应该注意避免一些问题:①大而空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教师这样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学生自然无从回答。②不具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认识画图》一课时教师问:“同学们,这幅画漂亮吗?你们想不想学?”学生齐声答:“想!”

● 在学习的阻碍处,提问点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知识、思维或心理等方面遭遇阻碍,此时教师应运用诱导、启发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就是点拨。针对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状况,适时适地的点拨提问,真正做到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时,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例如,教学《设置遮蔽效果》一课时,教师提问是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①你只能在什么形状的区域中看到图片的内容呢?②这个区域是计算机设定的还是你设定的?③你在哪一层设置这个图形?④原来的图片部分内容只能透过你设定的图形的区域显示出来,那么舞台其他区域的图片内容都没有显示出来,这是为什么?⑤如果你认为图片是被遮蔽了一部分,到底是哪一层上的什么区域把图片内容给挡住了?⑥动画共有两层,你能说出哪一层是“遮蔽层”,哪一层是被“遮蔽层”所遮蔽吗?它们的顺序如何排列?这样巧妙的“问题串”,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更深理解和把握。

再如,教学Photoshop中《制作奖章》一课。教学中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出一个小奖章,“这个小奖章有几层?”“四层。”“你们知道什么叫图层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图层。接着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演示一个实物的奖章,教师一边一层一层地翻动,一边介绍每一层所包含的内容,从抽象到形象,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图层的定义,明确了操作过程中要做什么。这样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探索,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 在学习的关键处,提问诱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提问要面向全体以引发共同思考,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盲点,及时提出一些看似简单却又能突出教学重、难点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活动更有效。提问可以变换方式刺激学生的兴奋感官,使多数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例如,教学用Flash制作《跳动的小球》一课。本课的导入部分利用实物的弹球作为教具同时也是奖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求职欲望。本课新授环节中教师的提问也颇具启发和思考性:“利用椭圆工具,你如何画出正圆?”“填充颜色中的哪一种效果更能凸显小球的美?”“小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等。再如教学《认识Flash动画制作软件》一课时,教师是这样设问的:①如果你希望画出来的图形的边线和填充色正是你想要的颜色,在画图形之前,你该怎样做?②你能否不做任何删除动作,画出没有边线或者只有边线的图形来?③在画之前,你要做些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多形式、多层次的发问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让全班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 在学习的生成处,提问促评

学生学得是否有兴趣,教学能否让学生得到发展,评价的引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小学生对于自己的一次发言、一次成功的操作、一个有新意的创作,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在教学评价环节也要精心设计提问,使原本不够准确的回答准确起来、不够完善的作品完善起来,帮助学生在发现其闪光点的同时,找出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评价的方式包括:重复学生的回答,表示予以确认;从不同角度转换叙述方式,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归纳学生回答的要点,提炼引导;依据学生的回答,联系其实际操作,对某一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补充新信息,提出新见解;对回答中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矫正和扩展。

例如,教学《画圆》一课时,教师提问:“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气球画得真漂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做的呢?”请学生演示,师生共同小结:在“颜料盒”中单击,选择需要的颜色,然后在绘图区中绘制气球。接着教师继续提问:“那线怎么画呢?”学生介绍选择工具(直线、曲线、铅笔、刷子),尝试操作。再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种效果好呢?重新绘制气球的线。如果要取消刚才的操作,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用“撤销”命令(复习“撤销”命令),最后教师又问:“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画太阳的?”……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几个提问,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再用“请大家比较一下,哪种效果好呢”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工具画不同的物体,而不是生硬地告诉学生,你该用什么工具来画,不要用什么工具来画,使信息技术课堂充满人情味。

再如,教学用“画图”画房子的时候,教师除了向学生出示教材中的课例外,还给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房子,并提问:在这些房子中哪种设计最吸引你?为什么?希望学生能从中得到些启发。当学生完成作品设计时,教师展示了几个同学的作品,每个作品都各有千秋,所画作品达到的层次不同,然后提问:你喜欢哪一幅作品?能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吗?这时,教师不是盲目地对作品进行横向比较,轻易下结论,而是进行纵向比较,师生一起发现学生进步的地方,并做出合理的、个性化的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架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桥梁,是提高科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优质的提问贯穿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全过程,让生本教育在信息技术这方天地里演绎出精彩篇章。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思维课堂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欢乐的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