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美育,并非一个陌生的词汇。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等哲人就已提出美育思想,在18世纪德国著名诗人席勒那里获得了更完整的表达。在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早已积淀了丰厚的美育思想。我们很早就有对文章诗歌、绘画、音乐、书法、戏剧、建筑、人伦诸方面“美”的论述和专著。如“文以载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书为心画”、“气韵生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我们有足以自豪的美育传统。近代,以著名的民主思想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教育先驱们也曾大力提倡学校美育教育。现当代更有如宗白华、李泽厚、朱光潜等一大批美育理论家、教育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美育仍是今天的学校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应试的影响,人们对美育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把美育教育实施途径局限于艺术课程这一狭窄范围,造成了青少年对什么是美缺乏应有的认知,混淆乃至颠倒了美与丑的关系,从而造成了不应有的人格缺陷,有的甚至走上了歧途。这样的现象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实,美育无处不在。欣赏自然,关爱环境,呵护他人,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亲爱国,勤俭节约等等,不一而足。其间,学校教育又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各个学科、各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语文学科更具有得天独厚的美育条件,各类文体、每篇文章中所涉及的或优美或壮美或丑陋或崇高以及喜剧、悲剧、滑稽、荒诞等,都是我们审美的客体。只要你用慧眼去观察,用心去发现,语文学科处处有美的存在:字美、言美、辞美、文美。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做文化文明的传播者,更应做美育的耕耘者和播种者,在青少年的心田播撒美的种子,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下面,我就以中学语文课本为例,浅略谈谈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言、形象以及意境几个方面如何实施美育教育。
一、语言之美
语文教学是无法脱离语言而凌空建构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入场券,特别是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和丰富性,形象性和想象性,最易让学生感悟到其中的美,虽然有时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着力加强对语言的赏析,让学生领会华夏语言的精妙之美。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对下阕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便可从语言的精彩性上赏读:不仅有着跳荡的节奏美,而且具有着画面的美。写战争却不去渲染铁马金戈的战争气氛,而是刻画主帅周瑜的形象,而形象又并非金甲利兵,威武凛凛,而是用“羽扇纶巾”四字将周瑜风流倜傥儒雅风范表露无遗;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使他气定神闲,蔑视一切的神采跃然纸上。作者仅用22字,便将人物的风华、风范、风采、风度、丰功一一展现,语言的精妙发挥到极致。
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其实“寻觅”什么,恐怕连词人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有了下文“冷冷清清”,不寻也罢,可能还会用假想的东西作依托,在心里似乎有惦记的对象在,可现在呢,不但寻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所扰,使自己陷入了更加无依无傍的凄惨境地,情何以堪?于是又有了“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通过此类赏析,学生体会了语言的魅力,就会有愉悦的美感享受,继而爱上语言,学会赏析语言,最后能自觉地运用语言。
二、形象之美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就不能不分析人物形象。
有的文学形象能让学生感受一种纯净之美。如沈从文《边城》里的翠翠:在边地湘西的歌者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世界里,翠翠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乖巧、羞怯、“从不想一点点残忍的事”而又带有丝丝淳朴的野性。翠翠周围的人们也是那样的古道热肠,犹如佛国天界,因此翠翠就成了养育在纯净温润的水晶液中珍珠。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本人会给学生看一些湘西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湘西的山青水秀以及远离城市文明的淳朴,将学生带入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境界里,在具体的诗情画意中理解翠翠身上纯净之美,周围世界的人性之美。
更多的文学形象能给学生带来人性美的教育。
如果说战争和爱情是古典文学的两大母题,那么人性的彰显就无疑是文明进化的标志,是现代文学剪不断的脐带。高中语文现代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人性美的探讨。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里作者念念不忘的奶娘,出身贫苦,靠喂养别人的儿子来养家,伟大的母性使她越过了阶级的界限,把地主家的儿子唤作乳儿,梦想着乳儿的新媳妇唤她一声“婆婆”。雇佣、佣资、地主、贫民、亲生、喂养……一切的一切早已毫无意义,闪现在学生心灵之上的只有人性的光辉。《小狗包弟》中对人性遭践踏扭曲的否定,对人性弱点的反省,对人性美呼唤等,对青少年稚嫩心灵的养育无疑都是一种难得的润化剂。
当然,人性美的范畴很广,有很多是精神层面的典范。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陶渊明的“归”系列作品,无论是《归园田居》还是《归去来兮辞》,作者的淡泊名利,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可以让学生领略靖节先生笔下桃花源如诗如画的美的同时,更仰视到了作者光芒万丈的精神高峰。另外,美,不仅仅指狭义的给人以愉悦的过程,还包括一切给人以心灵震撼和启迪甚至是对丑的审美,例如:《荆轲刺秦王》的悲壮、《孔雀东南飞》的悲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纳粹罪行、《包身工》中带工头等……
所以说,带领学生赏析形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美育的洗礼,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崇高的信仰,培养健全的人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理应注意文学形象的美育效果。
三、意境之美
如果说文学的语言和节奏给学生的美感是空间直观效果,那么意境美绝对是诗歌美的最高层次,因为意境美正是依靠美的语言为键盘,以美的想象为音符,在美的节律中奏出的一首美妙的乐曲。
戴望舒的《雨巷》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但看前三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低沉的天空、缠绵的冷雨、冰冷的油纸伞、单调恼人的滴答、曲折悠长地小巷、孤独寂寥的“我”,种种景象联手为我们营造出了雨中的江南小巷特有的氛围,一切能够想象的景象在学生眼前慢慢铺开,又慢慢立体起来,让人似乎似乎置身这寂寥的小巷,能够闻到似有似无的丁香气息,感受诗人朦胧而又清晰的彷徨。
再如孙犁《荷花淀》里的一段:“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夏夜的傍晚,月色如水,水雾初起,芦苇摇曳,芦花飘飞,荷香阵阵,偌大的荷花淀在月光下是那么的宁静,水边的空气是那么地湿润,又是那么地爽朗,一个贤惠的农村妇女,就坐在色如白云的苇席上,时而低眉,让十指在条条芦苇间穿梭,苇眉在怀中跳荡,时而抬头,朝着丈夫回来的方向眺望……所有景象如同被一幅轻纱遮挡。这不仅展现了孙犁诗意小说的清新隽美风格,让学生感受到白洋淀的广阔、清新、充满诗意的优美意境,更能感受到身处其中的人物的美。
由于意境的美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打开想象之门,依据作者所架构的空间景象,体味作者营造的意境之美。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处处涵盖美育因素,桃源幽谷、三峡风光、名山大川、大漠奇景的自然之美;园林别馆、音律绘画、笔墨书法、戏剧电影的艺术之美;潮涨潮落、动物游戏、科技进程、太空探秘的科学之美等。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处处留意,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美,进而学会鉴赏美,才能激发他们热爱美、创造美的欲望,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