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智
多年来,在我自己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怎样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学生,把怎样的语文带给学生呢?
教育的对象是人,她要培养人,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对于人的定位决定了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所有方法和策略!
一个人,他应该有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个人的心,要更多地专注在做事上,而不能专注在名利上,这样,他的人格就会升华,他的境界就会趋于高尚,他的人生也因而有别一样的精彩。
一个人,对生活的享受不应该仅仅着眼在物质上,其实更重要的是情怀,是境界,是生活中的真情和真景。
一个人的一生,还应该有一种态度,那就是对自己的定位,他应该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他才有可能在纷繁的世界中不迷失自己,他才能永远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更没有消极。
……
而这些,都需要教育来解决,更需要语文来解决。
实际情况是,多少年来,我们在搞教育,但也在教育的汪洋大海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们将自己和学生都陷入题山文海中,我们将语文共同变成最枯燥最无味的学科,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不得不天天逼着学生机械记忆机械模仿,我们因而思想凝固,激情消退,陈陈相因,腐朽不堪……
其实,细细一想,真正的教育不是这样的,它没有这样浮躁,更没有这样功利。教育的最佳状态,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是人格的感召,是精神的熏陶。真正的教育更多的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安祥,一种自然,一种高贵,一种大气,更是一份宁静。在这样的一种氛围当中,我们不断地熏修自己,提高自己,反省自己,从而影响别人。
一位教育前辈说:“毁人的教育,就是伪教育!”的确,教育是立人的事业,严格意义上,它需要付出,需要奉献,更需要坚守。
而语文呢,它更需要我们具备一种视野,一种语文观,那就是语文教育固然是技能教育,但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人格教育,它的本质是善良、勇敢、坚强、自信、乐观而又不舍进取的人格精神的培养,更是人生诗意情怀的不断生成。一个语文教师,他应该把人格情操具体形象化,让这些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他们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成为他们精神深处的积淀,成为他们生命的源动力。
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今后的人生中,通过对这种价值观的坚守,构建自己人生的追求和幸福。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理应有一种担当,一种人文关照,这种关照使人更能想到自己是人,更能准确地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方向,更能找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也更能享受到人生巨大的幸福。语文是最直接,最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的,也展现在我们的精神深处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灵魂。
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语文的领悟程度,语文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恒久的,牢固的。因此,成功的语文教育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她神圣的使命,把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作为她的终极追求。
这理应成为我们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信念。
个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启发人的潜能,让人具有成为真正的人的自觉,并形成属于自己的人格,让这种人格影响自己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是不唯知识和技能的。
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他最不应该舍弃的就是人类最优文化传统,尤其是祖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语文担负着一种不让这种传统失落的责任,尽管这个责任在今天的这个社会中是如此沉重!
但我们别无选择,认定的道路需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教育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的传承与建立才是一个社会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标志。但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靠千千万万个你我他共同去从最细微处,最不起眼处,最没有功利的地方开始做起的。我们的目的是充实自己,丰富别人,开启自己的心智,也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启发他们的自觉,让他们走上人生的正途,找到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