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垒,侯平燕
(1.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皮肤科,北京 100051;2.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皮肤科,北京 100043)
玫瑰痤疮又称为酒渣鼻,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面中部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患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有局部血管舒缩性神经失调,毛囊虫感染,内分泌失调等[1-2]。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主要是风湿热邪侵袭导致玫瑰痤疮发生。此病病情复杂、易反复发作难以完全治愈,因此,临床上一直在探讨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使用加味逍遥散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患者43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86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31例;年龄31~44岁,平均(38±2.5)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8±0.6)年。对照组男17例,女26例;年龄33~49岁,平均(39±2.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2.6±0.5)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实验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玫瑰痤疮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③所有患者在1个月之内未应用治疗痤疮的药物。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排除伴有糖尿病的患者;③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④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米诺环素胶囊(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11)50mg,口服给药,2次/d,6周为1疗程。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逍遥散(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248),水煎服,1剂/d,6周为1疗程。
1.4 疗效判定临床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与治疗前降低90%;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比治疗前降低70%~89%;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比治疗前降低30%~69%;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降低小于30%。痊愈和显效例数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Tab.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icacy in two groups[n(%)]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阳性率,治疗组为4.65%,对照组为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玫瑰痤疮具有病情复杂,难以治愈等临床特点,且目前此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多种因素均可诱发或者加重疾病[3-5]。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玫瑰痤疮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皮脂的作用、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内分泌功能障碍、辛辣食物、情绪紧张等,故常选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玫瑰痤疮进行治疗。祖国医学认为玫瑰痤疮是发生在中年人群中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病因为痰湿阻滞、血热瘀结、胃肠实热、肝火热毒等,故而导致体内升发之气上蒸于面部而不得畅达,郁于皮睦,进而形成过盛的皮脂分泌物,阻塞毛窍所致[6]。因此,中医选用加味逍遥散对其进行治疗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佐以清热。
据有关研究表明,痤疮丙酸杆菌是引发玫瑰痤疮的一个重要因素[7-8],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的主要措施。米诺环素为新一代半合成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够抑制补体C系统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起到局部抗炎的作用[9-11];②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能够快速的进入痤疮病变的组织和皮脂中,从而抑制皮脂的分泌,起到控制油脂分泌平衡的作用[12-14];③用药后起效快,疗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加味逍遥散的药物组成为:丹皮、当归、柴胡、赤芍、白术、茯苓、荆芥、防风、川芎、薄荷及败酱草。其中丹皮具有疏肝凉血的作用,白术、茯苓等具有排脓散结的功效,川芎可活血通络并能引药到达病所。故使用本方可疏肝健牌,化瘀清热,并具增强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上将两种药物相结合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加味逍遥散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来治疗玫瑰痤疮,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6.0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9.7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加味逍遥散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用于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起效迅速,治愈率高,安全性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周金风,吴小粉,卞桂芳.痤疮涂膜剂联合维胺酯VitE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3):260.
[2]孙楠,牛悦青,陈璨,等.氨甲环酸对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6):35-37.
[3]张悦,程岩峰,韩秀萍,等.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2):126-127.
[4]李柏,赵文青,黄瑞红,等.荆肤止痒颗粒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105-106.
[5]赵宏霞.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7):92-93.
[6]庄建宫.加味逍遥散治疗青年痤疮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7,25(10):100.
[7]姜玉兰,朴惠善.甘草与桑叶等对皮肤美白作用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冒药,2006,17(8):1573.
[8]廖恒利,林新瑜.痤疮丙酸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2,18(3):78-80.
[9]欧柏生,郝舜安,刘卫兵,等.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1):915-916.
[10]柳士忠.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4(21):62-64.
[11]刘伟.米诺环素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7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3):192-193.
[12]金睿洁.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紫外线负离子喷雾、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寻常性痤疮150例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3):15.
[13]李志颖.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2(8):7-8.
[14]杜袁芸,李建华.痤疮治疗的现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0,6(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