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驻校诗人制度是一些著名大学中较为常见的诗歌与大学教育沟通互补的方式,诗人驻校后有的成为教授、带研究生,有的则没有教学任务,主要进行自己的创作。在中国“驻校诗人 ”属于进入 21世纪才出现的新生事物,首都师范大学在 2004年开此先河,青年诗人江非成为该校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第一位驻校诗人。而今,该项目已经连续进行了十年,驻校诗人的数量也达到了十位。十年之间,驻校诗人制度在中国已逐渐为人所知,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且有蓬勃发展之势。到目前,多所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都已开展了驻校诗人项目,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我国的驻校诗人制度与实践进行一定的回顾、反思,并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对其未来发展做一展望。
一、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十周年回顾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推出驻校诗人制度的学术机构。该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古代诗歌与现当代诗歌研究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准和较大影响,堪称中国诗歌研究的重镇。在“驻校诗人 ”方面他们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开风气之先。首师大驻校诗人项目最初是由该校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合作的,人选从《诗刊》社评选的上一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诗人中遴选而出。故而,首师大的驻校诗人均为“华文青年诗人奖”的获得者,与该奖有着密切的关联。据“中国作家网”的介绍: “‘华文青年诗人奖是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着力打造的一个青年诗人年度诗歌奖项。旨在表彰奖励汉语诗坛上 ‘具有独特艺术气质和独特
表一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简况
驻校诗人姓名 出生年份 驻校时年龄 参加青春诗会年份
第一位(2004—2005) 江 非 1974 30 2002
第二位(2005—2006) 路 也 1969 36 2003
第三位(2006—2007) 李小洛 1973 33 2006
第四位( 2007—2008) 李轻松 1964 43 2002
第五位(2008—2009) 邰 筐 1971 37 2006
第六位(2009—2010) 阿 毛 1967 42 2004
第七位(2010—2011) 王夫刚 1969 41 2003
第八位(2011—2012) 徐俊国 1971 40 2006
第九位( 2012—2013) 宋晓杰 1968 44 2003
第十位(2013—2014) 杨 方 1975 38 2008
诗歌创作力的青年诗人。 ”“诗刊社与漓江出版社和首都师范大学强强联合,采取评选一个奖、举办一个获奖诗人座谈会、出版一本获奖诗人诗选、推荐一名获奖诗人到首师大驻校的‘四个一方式,使诗歌评奖立体化。 ”[1]首师大驻校诗人制度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完善的过程,大概也是过了几年才逐步定型,进入常态化阶段。其所形成的大致运作模式如下:驻校时间为期一年,与大学的学年同步,从第一年秋到第二年夏;驻校期间学校提供住宿条件,给予一定生活补助;诗人入校时举行入驻仪式和诗歌朗诵会,出校时举办针对驻校诗人诗歌创作的研讨会;驻校期间有数次与本科生、研究生的讲座、交流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等资源,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驻校期间无硬性的创作、发表任务。
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所遴选的驻校诗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青年”。其入选者均为 45岁以下的青年诗人。这与它和华文青年诗人奖的绑定有关,当然也与其扶持青年诗人成长、为青年诗人服务的定位有关。正如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曾谈到的: “2004年我们中心和《诗刊》社合作 ,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驻校诗人 ,旨在给年轻诗人提供较好的写作条件、更充分的信息和交流的机会 ,实际上是为青年诗人服务。 ”[2]这种关注青年诗人的特点也体现在它与“青春诗会”的关联上。由《诗刊》社主办的“青春诗会”被称为诗歌界的“黄埔军校”,许多的著名诗人均是从青春诗会而为人所知、逐步成长起来的。经过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首师大的驻校诗人全都参加过青春诗会,这里面自然不无值得分析之处。关于这些驻校诗人的具体情况,可见表一: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十位驻校诗人均为 “60后”、“70后”诗人,且主要为 60年代后期、 70年代前期出生的诗人,其驻校时的年龄平均为 38.4岁。这些诗人全都参加过“青春诗会”,均已具有一定的创作经历和影响,且绝大多数为参加青春诗会二至数年后开始驻校,这其中只有一个例外是第三位驻校诗人李小洛,她驻校和参加青春诗会是在同一年。一定程度上,首师大的驻校诗人是需要同时满足参加青春诗会和获得华文青年诗人奖这两个条件的,这种选拔本身已经比较严格,符合条件的诗人并不太多。 [3]应该说,这种制度设计保证了入选者的基本水准,也就是说,能参加青春诗会的,一般来说是已经崭露头角、有一定影响的青年诗人,而华文青年诗人奖则在此基础上优中选优,每年选出三位获奖者,驻校诗人则又是从三位获奖者中结合各方面条件(比如驻校诗人应为外地,北京的诗人不再考虑,此外有的诗人因工作、家庭等具体原因而无法驻校等)择优而定,可谓层层选拔。总体而言,首师大驻校诗人所选择的驻校诗人是已达到一定水准的青年诗人,这些诗人平时均在外地工作、生活,首师大驻校诗人所提供的是一年在北京生活、创作、交流的机会。由于这些诗人还比较年轻,创作上还并未达到巅峰期,这同时也是其自身一个学习、提高、再出发的机会。
驻校诗人与高校之间可谓是一种双赢的关系。驻校诗人项目及诗人在高校的活动能够扩大高校的影响、提升高校的文化形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驻校诗人可以通过课堂、讲座、座谈等方式为在校学生带来切身的创作经验、艺术心得,甚至提供创作上的具体指导。对驻校诗人本人来说,驻校经历等于从其日常环境中“拔地而起”,“平移”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大学校园、首都北京,这对许多诗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在地域、文化、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差异都很明显的现实境况中,这并非是不重要的,它无疑会构成一种激发,促使诗人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感受。诗人驻校期间虽然没有硬性的任务,时间上比较自由,但是他们自己往往都是给自己下达了“任务”的,内心格外珍惜这一机会,非常自律。他们到图书馆借书、查资料,听课、听讲座,参加北京诸多的诗歌以及诗歌之外的活动,此外有的驻校诗人到《诗刊》《青年文学》等兼职做编辑,等等,都是一种打开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有了较长的完整的时间来脱离日常生活,直面自我,进行写作,这样的机会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不会太多。虽然面对新的环境与诸种问题可能会造成精神的冲击、不适,可能会有暂时的停顿、转向,但是这些对一位真正的、志存高远的诗人的成长而言,无疑会是有益、有促进作用的。
二、近年国内驻校诗人状况概观与分析
近年来驻校诗人项目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逐步的认识、接受、推广的过程。在 2004年开始实行驻校诗人制度的数年之中,首都师范大学都是国内唯一实行这一项目的高校。随着时间的推移,驻校诗人项目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在诗歌圈内部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同时也经由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而为社会公众所知,其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模式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近几年,国内已有数所高校开始实行驻校诗人项目,具体情况可见表二:
从以上简表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
表二 近年国内其他高校驻校诗人简况
中国人民大学 2010年秋 多 多 1951 59
2011年春 蓝 蓝 1967 44
2012年春 顾 彬 1945 67
2014年春 陈 黎 1954 60
北京大学 2011年秋 叶维廉 1937 74
2012年春 余光中 1928 84
北京师范大学 2014年春 欧阳江河 1956 58
是继首都师范大学之后较早开展驻校诗人项目,同时到目前为止其驻校诗人人数也较多的高校。这和中国人民大学负责该项目的国际写作中心负责人王家新本身也是诗人有关。北京大学开展驻校诗人项目的机构是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院,其院长是诗评家谢冕。北京师范大学今年初也开展了驻校诗人项目,负责机构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其执行主任是诗评家张清华。这几所学校所遴选的驻校诗人有一定的趋同性,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其一是这些诗人均是成名已久的著名诗人。这里面年龄最小的出生于 1960年代,最大的则出生于 1920年代,驻校时的平均年龄为63.7岁,比首师大驻校诗人驻校时的平均年龄高了 20多岁。其中年龄最小的诗人蓝蓝出生于 1967年,但她的确是成名很早,早已得到了公认,一般不再被视为“初出茅庐”、尚需提携的“青年”。就参加青春诗会这一“指标”而言,蓝蓝是在 1992年参加,比首师大驻校诗人中最早的也早了 10年。其二则是“国际化”,这其中有德国诗人、学者顾彬,有美籍华人、诗人、学者叶维廉,有台湾地区诗人、学者、翻译家余光中、陈黎,而大陆诗人多多、欧阳江河、蓝蓝也都是有一定国际声誉、国际影响的,其中多多旅居荷兰十余年,欧阳江河也是一个“一年到头忙碌地穿梭在欧洲、美国同中国南北很多城市的诗人 ”(张清华语),蓝蓝也多次去国外参加诗歌节等活动,这些诗人都已进入了“世界诗歌”的范畴,有一定的“国际范”。这一特征的出现大概与其主持机构比如“国际写作中心 ”的定位都是不无关系的。总体而言,人大、北大、北师大选择的驻校诗人是写作时间较长、年龄较大、已经得到相当范围的公认,具有较大的影响甚至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诗人。
如此,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我国驻校诗人制度大致存在着两种模式。我们可以大致列一简表(表三)进行对照:
通过上述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种驻校诗人模式各有优长,侧重点不同,很难说孰优孰劣。首师大的 A模式关注青年诗人,注重成长性、未来性,而人大等的 B模式则着重考虑诗人当前所达到的成就与水准。或者说, A模式考虑的是扶持青年诗人,为以后的新诗发现、培养与储备可能的人才,而B模式考虑的是让一些当前最优
表三 两种驻校诗人模式的对比
A模式 B模式
高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驻校诗人年龄 青年诗人, 45岁以下 著名诗人,一般年龄较大
驻校诗人影响力 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一定影响, 有较大影响,有一定国际知名度,
处于上升阶段 已“功成名就 ”
驻校诗人创作水准,在诗歌界位置 中端,有向高端发展的潜力 高端
驻校经历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较大 较小或者约等于无
驻校期间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双向,既有输入也有输出 输出为主
讲座的深度,对校园文化可能的影响 稍逊 更好
“驻校诗人 ”称号的实质性、荣誉性 对驻校诗人而言有一定 荣誉性为主
实质性意义,兼有荣誉性
秀、具有标杆意义的诗人走进校园,发出诗歌的声音,展示诗歌的水准。一定意义上前者确如吴思敬所说是“为青年诗人服务”,可谓“雪中送炭”,而后者则在坚持一种关于高度、标准的意识,如王家新所说,“在大众文化的时代,诗歌是边缘化的,不为时代所注意,我们邀请优秀诗人来做驻校诗人,即体现了我们在这个时代对文学的价值和标准的坚持” [4],可谓“锦上添花”。所以,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而是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
首师大的驻校诗人制度运行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一整套稳定的规范,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从驻校诗人与校园文化、在校学生的互动看,收到的效果不错。由于驻校诗人年龄并不太大,与在校同学尤其是硕士、博士之间并无明显的“代沟”,交流起来隔阂较少,比较随意,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这对于双方的成长都是有益的。这些在校学生有的受到影响进行诗歌创作,像龙扬志、罗雨(罗小凤)、杨强、董延武、马赛、王琦等的诗歌作品都曾在《诗刊》等刊物被推出,更多的则是对诗歌研究、评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走上专业研究的道路,出现了一批青年诗歌批评家,其中霍俊明、张立群等近年已成为国内一线的青年诗评家,这些与其和驻校诗人之间密切的交流、相互影响大概也是不无关联的。而从驻校诗人本身的成长来看,他们确实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成活率很高”,他们近些年一直“在场”,没有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而是有着持续、旺盛的创造力,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人民文学》《诗刊》等重要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他们也获得了诸多的官方或民间诗歌奖项。经不完全统计,首师大驻校诗人在离校以后至今的几年中均获得过一些诗歌奖项,据其驻校时间先后为序大致情况如下:江非 2011年获诗刊社“诗歌中国年度奖 ·青年诗人奖”,2012年获中国诗歌学会、浙江省作协等主办的“徐志摩诗歌奖”,2014年获中国诗歌学会等主办的“中国屈原诗歌奖”金奖, 201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星星》诗刊社主办的“海子诗歌奖”提名奖;路也 2009年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学奖) ”,2011年获 “人民文学奖 ·诗歌奖”,获《诗选刊》 “2013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 2013年获民间诗歌奖项 “上官军乐诗歌奖”杰出诗人奖;李小洛 2011年获《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2012年获陕西省“柳青文学奖”;李轻松获《诗选刊》 “2008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2014年获中国诗歌学会等主办的“中国屈原诗歌奖”银奖;邰筐 2009年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学奖) ”、2010年获《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阿毛获《诗选刊》等举办的“中国2009年度最佳爱情诗奖”;王夫刚 2013年获民间诗歌奖项“柔刚诗歌奖”;徐俊国 2012年获《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宋晓杰 2013年获民间诗歌奖项 “上官军乐诗歌奖”新锐诗人奖。奖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至少证明这些诗人的创作水准和创造性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而这些诗人这段时间内全部都能够有奖项斩获,显然更有说服力,证明这个群体的诗歌创作确实是走在数量庞大的一代诗人之前列的。总体而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驻校诗人项目十年来为青年诗人(以及青年诗评家)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么说是毫不夸大的。
三、驻校诗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驻校诗人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目前已经大致摸索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路子。当然,如果我们以冷静、审视的眼光对当前的驻校诗人实施状况进行观察,也应该看到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内在的危机,因为只有如此并有针对性地作出改变,才可能使其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发挥更好的作用。关于首师大驻校诗人,或许有如下几个问题可以提出:其一,如果从地域来看,来自北方的诗人远多于南方,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有个人因素、视野局限、评委偏好等的影响?因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南方和北方都有不少好的诗人,不应出现较大的悬殊。当然到目前首师大驻校诗人只有 10位,“样本”数量还不够大,等再进行若干年,或许南北的地域悬殊就不那么明显了。其二, 80后诗人已经登上诗坛多年,已有不少重要的、代表性的诗人,但迄今尚无 80后诗人被选中,此外 70年代后期的诗人到现在也没有人进入到驻校诗人的名单之中。是否可以考虑将目光投向更为年轻、有活力、有潜力的诗歌写作者?其三,如前所述,首师大驻校诗人评选与中国作协、诗刊社、青春诗会都有密切的关联,这本身没有问题,但还是应该看到,作协系统其所受到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等的掣肘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有一定的“保守性”在其中,从诗歌和学术的独立性角度来考虑,是否可以将一些民间、更有棱角、更新锐的诗歌写作者作为驻校诗人的人选?等等。此外,关于其它几所学校的驻校诗人制度,它们实行的时间较短,其连续性、稳定性等也各有值得思考和留待观察之处。比如,人民大学自 2010年至今已有四位驻校诗人,有一定的连续性,但这几位驻校诗人之间间隔的时间分别为:半年、一年、两年。其制度设计究竟是怎样的,有没有稳定、清晰的整体方案保障其运行?再如,北京大学自 2011年秋产生第一位驻校诗人叶维廉, 2012年春第二位驻校诗人余光中驻校,当时的消息中说聘期一年,其间“可任意选择一个月来到北大,为师生做三次演讲” [5],这样的话前两位的聘期早已届满而后并未有其他的驻校诗人入驻,该项目是终止还是暂停了?关于驻校诗人制度本身,应该看到其与几位诗评家、学者、诗人个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吴思敬、林莽之于首师大驻校诗人、王家新之于人大驻校诗人、谢冕之于北大驻校诗人、张清华之于北师大驻校诗人,这些学校的驻校诗人项目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个人推动的结果。但是如果随着他们退休、职务变动、兴趣转移等情况的出现,驻校诗人项目还能否继续存在?是否可能避免由于人员的更替、个人因素的变化而对这一项目造成巨大影响?以上种种表明,驻校诗人在建章立制、规划设计,保障其规范性、连续性运行,更好地发挥作用等方面,还有不少需要做的工作。
如果我们做一展望的话,驻校诗人在未来的继续存在、平稳发展,甚或扩大阵容当是可以期待的,其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也应该会更大。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公众的文明素质和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诗歌作为一种最难以被功利化、物质化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的大学开展或者准备开展驻校作家、驻校诗人的活动。驻校诗人项目近年来的存在已经证明了其生命力、有效性,也必将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发挥更好的效应。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驻校诗人制度已有国际化的趋势,以前是中国的诗人到国外去驻校较多,而没有国外的诗人到国内来驻校。这种情况近来已有所改变,比如德国诗人顾彬 2012年到人大驻校,首师大已于2014年春迎来“首届国际驻校诗人 ”:斯洛文尼亚的阿莱什 ·希德戈。而北师大也于 2014年春迎来了首位“国际驻校作家”:美国的约翰 ·兰多夫 ·桑顿,相信其在日后若聘请“国际驻校诗人 ”也不会令人意外。驻校诗人国际化的趋向与中国国际地位、文化自信的提升等均不无关系,也是使驻校诗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中国与世界之间文化交流的有益探索。
驻校诗人制度的实质是拉近诗歌与高校的距离,让诗歌走进大学校园、走近大学学生,让大学校园里有更多的诗情、诗意。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曾指出:“在日益世俗化的当代中国,最有可能热恋诗歌、愿意暂时脱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心灵的平静以及精神生活的充实的,无疑是大学生。因此,大学天然地成为创作、阐释、传播诗歌的沃土。 ”“除必要的课程外,我们可以借助驻校诗人制度、诗歌写作坊、诗社以及诗歌节等,让大学校园里洋溢着诗歌的芬香,借此养成一代人的精神与趣味。因为,让大学生喜欢诗歌,比传授具体的‘诗艺或选拔优秀诗人,更为切要。 ”[6] 大学,应该是最为纯粹、最具理想主义、高扬精神价值、拒绝世俗羁绊的地方,而这正与诗歌内在的自由品质相契合,大学应该具有诗歌,诗歌也应该走进大学。驻校诗人制度正是这样一种建设性举措,其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大而言之对当代文化的发展,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做得好,则诗歌有幸,大学有幸,我们的民族、国家有幸!
注释:[1]《华文青年诗人奖简介》,见“中国作家网”h t t p : / / w w w. c h i n a w r i t e r. c o m .cn/2009/2009-03-17/37298.html《诗刊》社负责该
奖评选的主要是诗人林莽,2010年起华文青年诗人奖改由《诗探索》编辑部评选,林莽为《诗探索》作品卷主编。首师大驻校诗人仍从该奖获得者中选出。
[2]李静.城市 ·诗歌 ·诗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思敬访谈[N].安康日报.2010.5.1.
[3]同时,应该看到,青春诗会与华文青年诗人奖之间是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到目前为止华文青年诗人奖评选11届,其33位获奖诗人中有31人参加过青春诗会,另有一位未参加青春诗会的获奖诗人蓝野为《诗刊》社编辑。从深层来讲,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美学一致性”的。
[4]谢天武.文学院不再离文学很远.中国科学报.2012.1.1.
[5]关庆丰.北大聘余光中为“驻校诗人 ”[N].北京青年报.2012.4.21.
[6]陈平原.诗歌乃大学之精魂[N].人民日报.2011.1.6.
王士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