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文化的哲学思辨

2014-11-17 19:02言恭达
艺术评论 2014年11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精神

大数据时代,当人类的记忆都进入一个百科全书的大脑,人们在担忧。电子记忆正在悄然改变与抽离历史。从真实到虚拟,再从虚拟到虚无,这就是网络时代科学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另一面,这里突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灵魂”安置?

而在中国书法的天地里,我们不但体味着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传承的回归,更体味到民族精神与文化灵魂的守护。

书法,作为汉字艺术形式的载体,它是我们两岸同胞共同拥有的文化名片。书法是养心的文化,是修出来的,养出来的。中华文化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中国书法才活着。因此,每一位热爱书法的中国人必须文化地活着。

我们喝龙井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对茶文化的体验。在这种生活体验中让我们赢得“定力”。梁漱溟先生说:“所谓定力,不是别的,就是他的背景,他总要受过去的背景所决定”。我想,这种“背景”,就是我们两岸共同维系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生存智慧。它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处世定力”、“审美定力”三十多年的当代“书法热”无疑带来群众文化的繁荣,精神需求的重组,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休闲情趣的寻求,以及“民族文化”膨胀表现出某些书法文化民族立场的转移,传统艺术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审美评判标准的缺失。

因此,当代书法界最急需的是思想的滋润与审美的纯化,让书法回归心灵!需要书法文化社会身份的重塑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书法艺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铸,从而推动书法艺术当代经典的文化创造,以艺术的审美自觉唤起全民族对文化的觉醒,完成书法艺术家、书法文化的时代担当!

由此可见,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文化自觉从根本上需要哲学的思考。哲学的真正价值正在于它具有“无用之大用”,这种“大用”就是通过“形而上 ”地探索宇宙万物与人生的“大道”,使人的心性升华而达到“大智”。面对当今书坛的各种艺术思维,我们需要从中国书法的本体进行认真的思辨,从而明晰书法艺术真正的本质意义。

一、文化特质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高度物化,在最简约的层面上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中国书法孕育着丰富的东方智慧。

中国哲学中有个名词叫 “为道”,中国哲学重 “为道”,将哲学作为生活的理想来追求。而西方讲 “为学 ”当知识来讲。但是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这些哲学家与孔子相似,也是将哲学与人生紧密结合。因此,艺术学就是人学。 “为人生的艺术”是每一位书画艺术家应有的哲学态度与文化立场。

书法艺术发展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历史传承。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过“轴心时代”观念。而孔子、孟子所处的正是轴心时代,就是一个古初人类生存理性化的时代,它的核心是人类对自己生存处境的一种理性反省。

这种理性化,也就规定了不同文化的精神发展方向并定型化。直到现在,轴心时代理性化所规定的精神发展方向仍在延续着。不同系统文化发展总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在其历史发展的源头里,寻找自身发展的精神源泉与动力。

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文化心理体验是书法家心灵与人类原始精神的交融,是对宇宙生命与自我生命的双重感悟。它是以中华人文理念为根本支点,从技法体系到内在精神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精神诉求。社会发展的终极体现为时代经典的文化积累,而一切文化都将会沉积为 “人格”,表述为“国民性”,其最终目标是普及人性中的大爱!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是对全人类做出的最伟大的文化贡献。“和”文化始终唤醒中华民族全民觉醒的文化信仰。从尧舜时代的“协和万邦”、“燮和天下”,到春秋时期管仲发出了“和合故能谐”的“和”文化先声。为中华民族“和”文化价值的实现搭起了从个人、家庭到社会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制定了基本规则。以和为美、以和为本,从社会伦理,审美心理到民族道统,构筑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同样也彰显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

二、哲学依据

东西方两种哲学思辨方式的差异,产生了两种对宇宙客观思维模式的差

异性,两种大文化背景思维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两种审美体系的原则差异。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历来将人格意识作为审美原则。中国古代对艺术的审视,一直以“道”来评判艺术水平的高低优劣。“以道事艺”、“技进乎道”、“文以载道”,从自觉文化到文化自觉。

中国文化中的终极关怀,是如何成德,如何成就人品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撑,民族才能在国难的时候愈挫愈强。对此,冯友兰先生提出:“若问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力量,能使中国人以庄严静穆的态度抵御大难?此力量是道德力。特别一点说,是墨家、儒家的严肃,道家的超脱”;儒家、墨家的“在乎”,道家的“满不在乎”这就是中国精神,民族文化的核心,一个民族自立的根就是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哲学讲“道”,这“道”,孔子说:下学而上达。“闻道”是古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书法艺术的特征是:向内、重和、尚简、贵神。这些本质的特点靠一根变化了的线来表现。“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中国人哲学的依据。“阴”——柔、虚、静;“阳”——刚、实、动,故“道”浓缩为线,线是道的化身。线条的本质是简约与自由。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是中国人最本质地表现事物的方法,“道”是至简至纯的,只有中国书法的线条达此境界。

那么,我们来简析一下,代表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道释的哲学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首先,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曾发表一个“巴黎宣言”,其中说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的智慧”已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共同的智慧。儒家学说“唯天为大”,决定了中国文化品质“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化取法“天道”,道生一(天)生二(阴阳)生三(阴阳和)生万物。“和”是万物化生的前提与根基,是万物化一的条件。“取法天道”,“天道”为“中道”,“大中之道”即中庸之道,这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理念。“中”为适中(不是中央、中心,它不是科学)这是孔子的智慧。冯友兰说“恰当的时、空限度乃为中”。“庸”为按合适的方法做事,就是用中、常规。“不偏为中,不易为庸”。中庸就是“序”、“和”,“序”是礼的基本精神,“和”即乐的基本精神,所以中国文化就是礼乐文化。《礼记》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因此,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奠定了书法艺术创作审美的基本概念,奠定了书法艺术形式演变与技法体系的基础。

其二,禅宗思想给中国书法尤其是宋代起形成的“尚意”书风带来丰富的

意象空间与理论阐述。其特点:书中有禅,禅机通书的审美境界。一切起于心,归于心的心手双畅、物我两忘的书法心灵感受,以及渐悟与顿悟的直觉体悟均是书法“得道”的门径。

其三,道家无为、坐忘、虚空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书法艺术境界的营造和阐述产生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体现在:“无为之境”、“虚静坐忘”与“绝对价值”三个方面。

虚静坐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老庄思想,将“虚静”作为中国书法追求的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认为“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这种“虚静为体”的艺术心灵,体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性,在有限中呈现无限的生机。

古人有“以天合天”的说法,就是以自己虚静的天性冥和而为一“天地之性”。因此,书法艺术创作上贵在“虚处 ”,而非“实处 ”,贵在“留白”“造虚”。这是中国书法写意精神的必须要求。

老庄之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离不开美,离不开乐(快感),艺术创作也离不开“巧”。老庄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是否定世俗浮薄之美,否定世俗纯感官性之乐,轻视世俗娇造蓄意之巧,从世俗感官的快感超越上,去把握人生之大乐。老子所追求的由“致虚极,守静笃”而来的返璞归真的人生,高贵的单纯,平易而伟大。

三、思维形式

中国书法的本体精神是写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决定的。“写意精神”决定了中国书法的艺术思维形式必然是意象思维。

《文心雕龙》“神思篇”首先提出“意象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这里, “心、神、情、志”用“意”来概括; “物、容、事”用“象”来表现。

“意象思维”比“形象思维”的外延更广阔,更有涵盖性,更恰切。在中国书画创作中“意”与“象”是相生的。“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是互动的。

“意象”就有“意境”之意,也类似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王国维“三重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他主张“有我”“无我”的境界,提出要善于“写境”与“造境”。台湾诗人林清玄有一首禅诗:

“白鹭立雪,愚者看鹭,聪者赏雪,智者见白。 ”

此诗很好地点出了艺术审美的三重境界。必须明白:艺术首先寻求快感,但非止于快感,要上升为美感,不然作品就平庸。过度的快感必然扰乱心智。

四、审美品格

1、笔墨性

古人云“书法唯风韵难及 ”。书之韵味取决于用笔与用墨。

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气”与“韵”始终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哲学思辨,是中国书画本体的主旋律。先秦诸子“气是万物之本源”而发现了书法的“气势美”,而魏晋民族文化的深层体验转向“尚韵”的内美与古雅,其骨法用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呈现的王羲之时代文人书法的标志性成果,显示了民族审美心理的必然反映和人性觉醒折射自然的微妙情韵。

气韵是生命力的升华。有气韵一定会生动,但仅有生动,不一定有气韵。当下问题或有将气韵与形似对立,夸张太过;或有太过于追求笔墨浅薄趣味而大大降格艺术意境。古人有此精辟论述:“六法之内,惟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

笔法之构成原理——执、使、转、用。

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墨分五彩之说——浓、淡、润、渴、白

2、诗性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王僧虔)

书法艺术创作功力与情性并进,“有工而无性,神采不生;有性而无工,神采不实”当代书法创作重写意性、精神性,要善于 “造虚”。当代审美转型, “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表现为“格调情性为第一性,技法乃第二性”。

“中国书画的生命必须永远寄托在线与墨上,因为它是民族的”,“线是一种富有生命的独立而自由的表现,其要素是速度、压力与节奏,三者有机进行,是表达情感的关键。 ”“中国画最怕就是‘太实,但又不能没有实,要‘有实而不全实。真正艺术的真实,就在于所表现的大的空间环境是充实的。 ”(傅抱石)

3、时代性

古今中外一切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傅抱石的经典作品可以说都是“为人生的艺术”。这种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显现出对当下社会的思想与人类精神的弘扬。也就是说,艺术的 “人文性”,它的 “人本主义 ”将永远超越艺术本体的技法层面而作为人类历史的文化记忆积累下来。

“时代性”是当代艺术通变的核心要素。“通变”,中国文化不单讲“博”,更重视“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融会贯通,通达即“通道”,通中国书法的当代文化精神,通文化品格的当代中国书法。真正改变“物质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心灵”,经典与力作才是永恒的时尚。

结语:中国书法当代的文化自觉

当代中国的书法艺术经历着历史上最大的动荡,纵向历史的封闭单一与横向世界的交叉多元形成冲突。自北宋提出“文道两本”以来,“文以载道”是历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而“技进乎道”是从事艺术的本体认识,即经技进入艺,从艺升为道的层面,从而完成从自觉文化到文化自觉的历史进程。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与技巧的递变都处于东西方文化、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要在当代“散乱 ”“多元”的各种流派的形式语言与技巧的异化中,按经典规律不断地醇化与锤炼。在这“写意”的时代,书法艺术创作将更在格调、内涵上注重精神性,反对创作的平庸化、装饰化、媚俗化、制作化,以豪阔自如的心态提升写意层面,写心、写意、写个性、写我神。

中国书法的文化自觉的基本特征,我以为应表现为一是传承性:从技法程式、审美风格到艺术精神;二是中和性:敦厚、含蓄、和谐、古雅;三是深约性:精微之处见精神,内质变化显个性。

我们呼唤时代经典,呼唤审美的崇高,也呼唤艺术的包容。中国书法三十多年的发展,其核心要义是构建书法现代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书法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坚持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召唤文艺责任的回归,引领国民精神的提升,以实现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与审美理想。

言恭达:中国政协文史馆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法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拿出精神
诗书画苑
书法等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图说书法(三十九)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