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江,有个故事被多次引申,说的是二战后,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做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来到学校时,这位校长就会送给每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别人所不应该见到的悲剧: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妇女由学识渊博的博士毒死,儿童由训练有素的护士杀死……所以我怀疑教育的意义,我对你们唯一的请求是——请回到教育的根本,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该造就学识渊博的怪物或者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或受过教育的屠夫。我始终相信,只有在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书写字算数的能力才有价值”。在采访中,许多的案例让我们见证了教育导向元素对张江经验的主导作用。
新概念解读:◆ 发现教育传感器——传感器在交互作用愈来愈显现出生命力的信息时代,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反馈媒介。而在以培养人为己任的教育领域,“类传感器”可谓是无处不在,同样可以找到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检测和控制环节。而真正意义上,把工业意义的传感器件的原理与教育类检测效应的结合,教育技术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之所以将传感器概念引入现代教育,既是基于传统教育的经验模式的工仿模拟,更是对现代教育更多依赖于教育技术对教育大数据的支撑响应,是实现科学教育诊断和科学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据与途径。
◆ 园区教育及其孵化——园区教育是一个自创词,特指高新园区(开发区等)辖区的基础教育特质研究与实践。从地域区位特性、受教育群体(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教育期待以及教育过程的参与热情等因素影响较大,另外,又具备了这一辖区办学机构独有的校外教育资源支撑,以及特色教育(个性教育)的响应生态。这一K12领域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气候,为学区化办学模式的探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类比样本。
◆ 重构时代所期待的教育异变——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指征就是基因重构,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基因变异的区分点就在于这种异变是一种可控的、提前干预的结果,因此,更具有实验的特征,也更接近于实验的预期。对于园区教育而言,正因为其具备了诸多环境生态的共性特征,遂使得教育的变革具备了整体性的呼应外部召唤的内驱动力。包括更接近知识阶层家庭的多元教育元素承受,更贴近区位产业环境的知识学习渴望,更便捷的教育资源借鉴和嫁接,更趋同的儿童教育观以及更多机会的外部支撑。
◆ 基于外部资源渗透的涟漪保障——张江园区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与区位环境结合得非常紧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张江的教科研水平逐年提高,成功立项的国家、市区课题中,与地域优势和高新技术关联的项目占了很大比例。而直接谋求学科多元发展而寻找园区对接的合作就更多了,包括华东师大二附中为园区白领量身定做暑期活动,建平等十校对接中科院系统的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上海计量院等单位与俱乐部共同开发度量衡专题教育,展讯坚持多年联手编制集成电路科教课程,著名的因孚赛斯公司培训学校为学子每年举办程序应用集训,罗氏制药向俱乐部开放他们的希望学校基地,上海知名创客部落新车间、DFRobot公司等成了俱乐部的长期合作伙伴。
经典案例之:游学课程注重多元先修
知识学习,除了常规的课堂学科教学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借助于先进的教育资源条件、技术和环境,建构起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七年前,张江教育的特色定位是三句话:向科普要资源,为科教找师资,与园所谋联合。那个学年的学生春秋游,张江实验中学制订了参观高校学科实验室和科普基地的活动方案,首次对接高校成功的感动,不仅来自学生,更来自教师的感叹和唏嘘;见了世面的师生坐不住了,纷纷希望保留并延伸这样的新教研模式。于是,有了之后的学科对口考察之旅,跨界深度探访之旅,与华东师大河口所的崇明西滩湿地研究中心的结对实践,邀请中科院院士走进中学开讲座等一系列“超学科”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张江实验中学联手华东师大课程所,连续举办青年教师研修班,组织对口学科与名校教研组结对共建,鼓励部分教师先行启动,开设超越大纲底线要求的校本课程、研究型拓展课,与此同时,一大批特色社团纷纷涌现,出自对张江地域考察之后而形成的一批学生创新课题直接将园区热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其中有些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更是尝试着运用先进的传感测量仪器,坚持开展对户外环境的考察、观测和研究,汇集形成了对“科技馆湿地的考察报告”、《校园植物志》、展望世博会会址的后期开发建议、针对张江高科地铁站潮汐式客流调查的张江人文地图……这些尝试既让学生很好地摆脱了既有的学科教学束缚,又使其借力于张江的科教资源,为创新意识的延续和转换,提供了实验的可能。
经典案例之:当“Philosophy”遇到“Process”和“System”
学科成长,首先是谋求和选择你的教育观救赎。
这类案例直接对接师范生培养机制的实操性盲点(毕业生其实尚不具备基本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江教育人在解剖了K12领域的信息技术课师资来源后,发现尽管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与计算机教育专业都对接这一课程,但只这两者的整合(亦或是明确的区分),就遭遇到种种尴尬。在实操过程中,亟待打破学院式的师范知识体系,特别是防止被机械科学概念固化,要以任务化、项目化的方式通过实操来提升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突出教学设计。有鉴于此,张江园区教育工作室从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的能力)入手,参照“Thought Leadership”(思想领导)课程的样式,重在教学方法论视角,融入欧美教育所注重的系统化“Process”和程序化“System”研究,又与中国教授更多强调的“Philosophy”(哲学思想)相嫁接,从所教教材再出发,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科学精神的倡导。例如,多次组织教师前往崇明岛的研究基地,通过修学、游学体验,探索教育成长的新空间;通过对湿地研究模式的调研,帮助教师们意识到针对传统理论要有怀疑精神,用事实证明怀疑;针对新观点、新想法,要敢于探索、宽容对待“荒唐”。同时,希望新教师能借此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最迅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由博返约的学习方法。
经典案例之:探索模块递归整合
学科成长,其次是梳理和重构你的学科积累。
相对于理科课程,尤其是与现代科学有所交叉的学科成长而言,文科教学的跨界主动意识始终较弱,如何来加以引导?沙龙里曾经议论过这样一个教案实践,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解《岳阳楼记》时,学生提出,文章给出的环境描写是“皓月千里”,但又说“浮光跃金”,银白的月光经过湖面的折射,究竟应该是白色,还是金黄色?沙龙里的物理教师给出了答案: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但也有文科教师提出,结合后半句“静影沉璧”,当涉及修辞……他们决定把问题挂在网上,进一步引导语文教师回归到语文的语境中再做审视,安徽的从维质老师专门撰文,从上下文的语境(特别是对“渔歌互答”的声音传播的速度、方向元素)推理中得出“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应该都是“无风时”的景观。之后,这个推论再次遭到质疑,引述语义学的经典解读,借以“波澜不惊”的“澜”的追述和“浮光跃金”的“跃”字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观察思考。
此轮研讨,让他们深感,在启动学科迭代式的跨界教研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消费科普,要兼顾课程指称的演进:在由载体、空间和层次构成的课程结构中,载体构成超越了“教材”的单一认知,扩大为课程材料、课程资源、课程平台;由此就引出了关于“将课程视为学科的教材”VS“将课程视为经验”VS“将课程视为目标”VS“将课程视为计划”等多段教育进程,进入到教育领域的文化(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层面,也进一步求证出课程的创生与发展,起于人的学习需要,终于人的学习实现,从教学容量的加减,逐步扩展到学科内容综合,显现出一种特殊的生命本性和潜能——新学习模块递归整合生态。
经典案例之:基础课程照样可以有所突破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学生如何学好数学,教师如何教好数学,一直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课题之一。在不少人(也包括教师和学生)眼里,会下意识地把图形语言拘泥在高中的几何、三角知识等有形有限范围内,而忽略数学中的图形化解构。但即使是针对几何、函数和向量等数学元素的教学,也往往限于演示条件等外在环境,更多地借用图示法、画图工具等给出一个大概且不甚缜密的数学语言来比划说明,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张江科教孵化俱乐部组织教师为此作了专题开发性研究,新创设的“高中数学图形语言”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都能“站起来”,这就打开了数学教学的另一扇窗,使得枯燥的数学演绎过程,回归到基础数学阶段应有的图形背景表达样式,在图形动态演绎的基础上,数学语言的容量一下子扩展了许多,数学本身所具有的缜密逻辑推理、计算论证都变得形象立体了。
在此基础上,俱乐部进一步运用教育技术,将传统的黑板画图、模拟图示的教学行为,用计算机动画的形式加以进一步的改造,在原先站起来的基础上,让数学动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传统手段难以展现的全息(动态)图形,浓缩了相关知识的全部信息,展示了相关知识的结构体系,给学习者的想象和推理建立起一个立体可变的场景,用学生的话说,不少看似复杂的数学题,一旦将图画好了,结论往往就一目了然了。这也极大地解放了数学教师制作课件的难度和时间精力;俱乐部选择了差异度明显的两所高中作试点,反馈良好。而对于俱乐部来说,更是多了一个运用图形来唤醒学生淡忘已久的右脑功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