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杰
摘 要 近几年来,我国传媒行业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种形态的节目类型纷纷走上银屏。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一些传媒理念和模式也影响到了中国传媒业,为我国电视传媒业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这些发展进步最终也使广大受众获益,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精神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伴随着传媒业不断发展,电视新闻娱乐化渐成气候,成了各大电视台的新宠。本文将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产生及特点,以及它给传媒产业带来的影响、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方面来探究和进一步认识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
关键词 电视新闻; 娱乐化 ; 受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 G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6-0016-02
近几年来,我国传媒行业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种形态的节目类型纷纷走上银屏。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一些传媒理念和模式也影响到了中国传媒业,为我国电视传媒业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这些发展进步最终也使广大受众获益,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精神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伴随着传媒业不断发展,电视新闻娱乐化渐成气候,成了各大电视台的新宠。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在将硬新闻软化,以及大兴软新闻,它是对新闻功能的异化。在表现和处理新闻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和人情味,从严肃的政治经济事件或信息中挖掘出娱乐价值以及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构成的娱乐要素为受众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为媒体赢得更多的关注和市场份额。
对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林晖教授是这样认为的:一方面,新闻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重点: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文学化之路。通过林教授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新闻娱乐化就是媒体按照轻松快乐原则来处理新闻的一种文化行为。
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在字面上极为相似,然而二者之间却是天差地别。在研究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同时,有必要将其与娱乐新闻区分开。娱乐新闻指的是那些带有娱乐性质的并采取娱乐方式进行表达的新闻。如文体新闻、趣闻。而电视新闻娱乐化则是大众传播媒体以娱乐价值为标准选取和报道新闻,是娱乐化了的新闻。可见,新闻娱乐化不是娱乐新闻,娱乐新闻也不等于就是新闻娱乐化。
目前,电视新闻娱乐化正以其通俗、平民的特点,零距离的亲和表达方式,赢得了大量观众,掀起了一股新闻娱乐化新风。香港的凤凰卫视首先成为第一个尝试着将新闻娱乐化的媒体,这一改变得到广泛认同,也使凤凰卫视在广大观众中树立和拥有了强大的公信力,说起来,电视新闻娱乐化功不可没。它一改新闻播报的老路子,将过去居高临下的说教风格,转向口语化,极具亲和力和清新的风格一下子就拉近了媒体与受众双方的距离。虽然是将新闻娱乐化了,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把最新的资讯带给广大的观众,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凤凰卫视推出的《凤凰早班车》《文涛拍案》《铿锵三人行》《李敖有话说》《有报天天读》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有报天天读》的节目模式则是将所选的报纸新闻和报纸名称做成剪报,节目灵活新颖,读一段新闻放一段音乐放松一下。节目结束时,所有编制人员的姓名用毛笔字写出,极具特色,广受好评。
凤凰卫视推出的这一系列节目,无疑是成功的,国内大小媒体的纷纷效仿,助推了电视新闻娱乐化进入到一个高潮,上至中央台下至各个地方台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例如,央视2套的《第一时间》栏目,它在节目中大胆尝试,用将近一半的时间播放各种娱乐新闻、趣闻,主持人则采用边聊天边播报的形式,就像在与老朋友交流各自的见闻一样,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收到大量的新鲜资讯。此外还有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一些地方电视台也逐渐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栏目,并受观众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电视台,它作为一个省级电视台,其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一个省级电视台的范围,电视新闻娱乐化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的《晚间新闻》重点突出对观众的服务,并打破新闻节目的一些传统制作手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既强调资讯的实用性、服务性,又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
新闻节目娱乐化从出现到今天,经历了从播到说再到谈的跨越式转变,逐渐变得轻松。用娱乐化的新闻样式来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如果在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度上把握失衡,如果“娱乐一切,一切为了娱乐”则会导致娱乐化走向媚俗化,失去新闻原有的本质。短期也许会有一定的市场,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自掘坟墓。 可见新闻娱乐化并不都有好的结果,关键是要把握娱乐的度。
近几年各级媒体机构通过资源整合纷纷重组,媒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在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对收视率的追求,催生了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的进程。另外,随着观众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他们越来越多的渴望一种精神层面的平等交流,轻松愉快的娱乐性节目更令观众易于接受,引起共鸣。此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也使处于高频运转当中的人们,对那些经过娱乐化处理的电视节目更乐于接受、激起兴致。这对与媒体而言收视率自然也就有了保证。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是传媒市场的需要的产物。具体表
现在:
内容上,一方面,呆板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煽情性、刺激性的软性新闻内容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另一方面是硬新闻的软着陆,媒体越来越多的倾向于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最大的娱乐信息。
表达上,大量套用小说、电影、戏剧的叙事方式,走新闻故事化、文学化道路。
节目的包装上,主持人明星化、演员化,主持风格偏激、另类,善于戏说、调侃,片头片尾字幕、标题大量运用动画效果,艺术字。力使节目轻松活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打破了中国媒体传统以来的平静局面和单调的说教式的格局。从播到说,再到谈的娱乐化的转变,而转为受众本位的多元化形象的传播。主持人以口语化的通俗表达,将信息整合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在娱乐化的过程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极大调动了受众的热情,加强了对受众的引导,引发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思考及参与讨论,增强了新闻的贴近性,拉近了传受双方的距离,强化了对舆论的引导功能,可谓新闻民主化的一大进步。媒体运作融入商业逻辑后,新闻媒体把节目当产品,把受众当消费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利于促进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受众,同时也促进了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受众本位思想的回归。而传媒机构通过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媒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又赢得了观众和业界的口碑。
传播学先驱——施拉姆说过:“信息对于一切社会过程都是基本的,它是社会的真正的相互作用。”秉承新闻的严肃性、真实性、客观性是新闻真正价值的所在,而软新闻及娱乐功能只能是作为一个补充。我们现在有不少地方台正在盲目的模仿、跟风,这种违背电视新闻本质规律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探索一种传统新闻节目与新闻娱乐化长期共存的市场模式,开创一些高水平有特色的节目,适度提倡硬新闻的软着陆,优化娱乐化的内容是我们每一个媒体人关注的方向。
新闻节目如同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一样存在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甚至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电视新闻娱乐化过程中那些过度注重娱乐,一味拼抢收视率,甚至走向了媚俗化的电视节目必将会被观众所抛弃,最终关停。为此新闻媒体应当坚定舆论导向,坚守新闻的底线,勇于承担起对公众和社会相应的责任,促进媒体公益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文科主编.传媒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第十六章“传媒与文化”.
[2]孙宝国.试析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走向[J].新闻战线,2009(1).
[3]胡智锋,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发展阶段”[J].新闻与传播,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
[4]郝朴宁,陈路主编.传播理论[M].云南美术出版社,第九章“电子媒介——电视媒介的发展与特点”.
[5]百度[EB/OL]http://www.byzc.com/zhuanye/YanJiuChuangZuo/2334.html 电视新闻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