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敬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 选择该院自2004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69例乳腺癌手术治疗且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放疗及其内分泌治疗的顺序分为同步组和序贯组,同步组术后放疗给予同步内分泌治疗,序贯组术后放疗给予序贯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生存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等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放射性皮肤纤维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情况相近,建议在局部放疗的同时应加强全身治疗。
[关键词]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10-02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好发于女性,但仍有小部分约1%男性患乳腺癌,据调查研究显示,其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对女性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1-2]。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该研究选择该院自2004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69例乳腺癌手术治疗且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同步内分泌治疗以及序贯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预后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69例乳腺癌手术治疗且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放疗及其内分泌治疗的顺序分为同步组和序贯组。同步组85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0.39±5.82)岁,根据TNM 分期[3]:T1期16例、T2期35例、T3期34例,N0期13例、N1期16例、N2期36例、N3期20例;序贯组84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0.63±5.87)岁,T1期21例、T2期35例、T3期28例,N0期11例、N1期18例、N2期31例、N3期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行超声、MRI、病理活检等检查,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确诊为乳腺癌;②所有患者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③所有患者KPS评分[4]均≥80分,均能耐受抗肿瘤治疗;④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等多器官疾病及精神疾病;⑤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无失访病例。
1.3 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者乳腺癌保乳术,其中符合化疗标准的均行6~8个周期的化疗,视具体情况给予包括高效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类、紫杉醇类等以及中效化疗药物如氟脲嘧啶、顺铂、长春新碱等。行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给予全乳切线照射45~50 Gy,在瘤床部位追加至60 Gy,锁骨上区域给予X线30 Gy加电子束20 Gy;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给予胸壁切线照射50 Gy,针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3的患者锁骨上区域给予X线30 Gy加电子束20 Gy,所有患者在放疗期间注意监测血常规。对于绝经后患者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进行内分泌治疗,同步组在放疗开始的同时就给予同步内分泌治疗;序贯组在放疗结束之后给予内分泌治疗。两组患者均按照医嘱进行5年内分泌治疗,部分患者正在治疗中。
1.4 判定标准
详细记录患者随访时的具体资料,根据X线、CT、MRI等检查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如放射性皮肤纤维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χ=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序贯组总生存率为76.19%(64/84),复发率为29.76%(25/84),
远处转移率为28.75%(24/84);同步组总生存率为77.65%(66/85),
复发率为32.94%(28/85),远处转移率为25.88%(22/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放射性皮肤纤维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皮肤、脂肪、乳腺腺体和纤维组织组成了女性的乳腺,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5]。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据调查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一般都具有如下高危因素:月经初潮较早、未育、未哺乳、乳腺增生、乳腺腺体致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家族遗传史等[6]。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形成了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的治疗模式,其中包括了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法[7-8]。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控制和消灭癌细胞的作用,放疗与手术治疗一样,都属于局部治疗;化学治疗是一种应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从而起到破坏癌细胞的效果,内分泌治疗是使用药物或者去除内分泌腺体,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减少激素的分泌,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内分泌治疗与化学治疗都属于全身治疗。该次内分泌治疗中使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可以让芳香化酶失效,从而阻断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抑制癌细胞的生长[9-10]。该次研究是针对行乳腺癌保乳术或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同时根据内分泌治疗的时机,采取的同步或者序贯内分泌治疗,从治疗结果来看,同步或者序贯内分泌治疗的治疗效果相近,且符合近几年研究结果,未对治疗后的总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不良反应等情况有较大的影响[11]。由该次研究的的患者例数较少,分层相对简单,存在不足,在以后研究多应该多开展前瞻性研究,这样更能全面的获得治疗乳腺癌的系统方案,其指导性更强。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情况相近,建议在局部放疗的同时应加强全身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莹, 吴春晓, 吴凡. 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现况和发展趋势[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1, 45(2): 150-154.
[2] 徐光炜, 胡永昇, 阚秀. 中国 10 万妇女乳腺癌筛查初探 [J]. 中国肿瘤, 2010, 19(9): 565-568.
[3] 薛卫成. 介绍乳腺癌 TNM 分期系统[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0(4): 3.
[4] 叶红,文华,严国娇.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的影响冈素分析[J]. 护理学报,2009(6):71-73.
[5] Nakamura S, Yagata H, Ohno S, et al. Multi-center study evaluating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s a surrogate for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Breast Cancer, 2010, 17(3): 199-204.
[6] 祁玉娟. 乳腺癌病因的高危因素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 2009, 39(4): 71-74.
[7] 姜军. 乳腺癌综合治疗——乳腺癌外科治疗理念的发展及启示[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10): 920-922.
[8] 王纯, 卢宏达.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1): 3756.
[9] Dowsett M, Cuzick J, Ingle J, et al. Meta-analysis of breast cancer outcomes in adjuvant trials of aromatase inhibitors versus tamoxifen[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0, 28(3): 509-518.
[10] 张少华, 江泽飞, 宋三泰, 等. 芳香化酶抑制剂不同顺序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10, 20(5): 385-389.
[11] Makoto Ishitobi, Yoshifumi Komoike.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oncurrent vs Sequential Administration of Radiotherapy and Hormone Therapy Using Aromatase Inhibitor for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J].Anticancer Research,2009,29:4791-4794.
(收稿日期: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