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序
在地势起伏的川西,在风景如画的318国道巴塘路段上的姊妹湖后面,矗立着两座巍峨的雪山——夏塞峰和5640峰。尽管两峰的攀登难度属于中等,适合具有一定经验的攀登者,但名声却并不响亮,攀登者极少。初夏5月,一支3人登山队经过充分准备,一路青春作伴,克服重重困难,在3天之内连续成功登顶两峰 ……
穿越过川藏公路的人们一定会记得,在理塘通往巴塘的318国道上,海子山姊妹湖后面矗立着一座美丽的雪山:夏塞峰。
海拔5833米的夏塞峰,又称“尼特岗日峰”,是大雪山山脉海子山山系的主峰,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东北部,距离县城80公里,北壁临茶洛乡措普沟,南壁接德达乡。
要攀登夏塞峰,必须仔细研究地质状况:西南壁有大面积冰川发育,北侧是陡峭的冰岩混合路段;东壁多为岩带,对攀登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攀登过程中,还需要提防频繁、多变、多浓雾的气候,每天下午3点起降雨,晚间变为降雪,降雪一般持续整夜,易发雪崩。
而5640峰则是夏塞峰旁边的一座高山,海拔高度不如主峰夏塞峰。5640峰北壁临夏塞峰,南壁邻318国道,山体庞大,南壁和西侧均有大面积冰川发育。
就在前两年,我们已经对夏塞峰进行过两次攀登尝试,但由于路线和天气原因均未成功。现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我、晓龙、紫笛再次踏上了攀登夏塞峰的征途。
1、进山之旅
成都→理塘→章德草原(海拔4300米)→前进营地(海拔4600米)→BC(海拔5100米)
前两次对夏塞峰的攀登尝试,使我们获得了该区域线路、天气特性等宝贵资料和经验。根据前两年的探索,此次我们选择从措普沟开始,从夏塞峰北侧进山,该地距离318国道约17公里。
商定了进山线路,我们一行3人向夏塞峰出发。足足10个驮袋,全都塞进了一辆老旧的三菱帕杰罗里。从成都出发时,天气还不错,沿着318国道行进,路上比较顺利,快到折多山垭口时,天上开始下雪,长长的盘山公路上堵满了大货车。车流缓缓蠕动,直到很晚我们才到达新都桥。因为下雨天冷,就找了家小店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出发,下午4点到达理塘。理塘海拨4014米,被称为“世界高城”。攀登之前就到达这个高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海拔,因为常年的登山活动,我们几乎没什么高原反应症状。车在雾气氤氲中又开了1个多小时,终于抵达夏塞峰山脚下的章德草原,潜藏在草原深处的明珠措普湖、措普寺、扎金甲博神山,在河谷开阔处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到达章德草原时,正值夕阳西下,红彤彤的晚霞包裹着扎金甲博神山,金色的光束从翻滚的云层中投下来,光影交错下的草原,如同绿色的大海,金色的山峰倒映在蓝色的湖面上,天空掠过飞鸟的影子,草原上到处都是牦牛,不时还有探头探脑、肥滚滚的土拨鼠。开阔的牧场被数不清的雪山环绕,这一切都像一幅超现实的画卷,让人沉思和迷醉。夜色渐起,经过牧民的允许,我们把营地扎到他们的帐篷旁边。
牧场海拔4300米,而我们的前进营地海拨为4600米。到达牧场的第二天,我们雇佣了几个牧民,把大量的攀登物资运送到前进营地。这一天上升得不多,比较轻松,我们背的东西也不重,两个小时就到了。阳光很充足,扎好营,简单地整理了一下物资,我摊开身子,一顿暴晒,彻底放松一下。
从前进营地上升到5100米的BC(大本营)之后,就只能靠自己运输物资了。路被冰雪覆盖,困难重重。我们拟定的BC,位于夏塞峰下的一片大冰原,如今被厚厚的雪覆盖着。到达BC的时候,大概是中午1点,天气依然很好。选好营地位置,3人轮流用雪铲、踏雪板夯实、平整雪层。由于第一趟只背上来了一顶帐篷,就让晓龙和紫迪先用着,而我把防潮垫铺开,再次躺到雪地上,任由太阳暴晒。随着天色渐晚,气温下降得很快,我迫切需要另一顶帐篷作为庇护之处。赶紧走回到前进营地,接应我们的协作,帮助他把其他物资运送到BC。
当晚,我们讨论了行程,计划第二天凌晨4点出发,采用直接攻顶的方式,不再另设营地。从BC出发到顶峰,大概有800米的高差,对于技术攀登这一类别来说,一天之内完成这个高差,应该会很累,于是我们在分配好第二天各自携带的装备之后,就早早休息了。
2、17小时攀登夏塞峰
BC(海拔5100米)→垭口(海拔5500米)→冰槽→西山脊→顶峰→下撤
夜里的冰原,没有什么遮蔽,风很大,总是担心帐篷会被狂风撕裂,因此晚上睡得并不好。由于大风,出发时间推迟到5点,但大风仍然没有消停的意思。身上背的东西不少:绳子、雪锥、辅绳、岩钉、水、食物,还有个人的各种技术器械等。我们3人开着头灯,踏着踏雪板,顺着无边的冰原,负重往山上龟行。好在凌晨气温很低,雪还比较硬,踏雪板也很好用。即便如此,攀登这漫长的雪坡,也足足花了我们近两个小时。到达约5500米的垭口后,狂风依然狂暴地呼啸,垭口上也没有可以躲避之处,风吹得我们瑟瑟发抖,冷得我心生放弃的念头。远眺5640峰的北壁和夏塞峰的东壁,随处可见雪崩的痕迹,向我们警示潜藏的危险。转而往上看,在夏塞峰约5700米处,仍然处于高空云团和雾气的笼罩中,于是我心里暗暗思量:是不是今天没法攀登了?
此时晓龙提议,改登对面的5640峰,我表示反对,毕竟许多因素不可预知。紫笛根据前两年的经验,判断上午10点后,风应该能减小。经过商量,我们达成一致意见:坚持往上攀。
从某个方面来说,登山是一种忍受折磨的艺术,越是艰难的路线,往往需要更加坚定的意志。你的忍耐程度决定了你能攀登什么样的山。而所谓团队的默契,也表现在发生分歧时能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并坚定执行。
我们3人开始结组攀登,以晓龙为先锋。为了减轻先锋的负担,加快团队行进的速度,我背上了晓龙的背包,处在绳段的最后,紫笛居中。现在已经是早上8点多了,高空云团风还是很大,吹得人根本站不稳。在海拔5400-5600米的攀登中,整个团队都暴露在大风里,下方就是此前雪崩留下的堆积物。糟糕的天气,极差的能见度,给人的心理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endprint
晓龙一直拖着绳子在前方开路,每一脚踩下去,积雪都没及膝盖。我们穿着高山靴,在混合岩石地段的雪坡上爬行,真是痛苦不堪。
差不多10点的时候,我们到达海拔5700米处,天气果然开始好转。一想到登顶有望,我顿时心情大悦,感觉用不了多久就能登顶。但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低估夏塞峰了。在漫长陡峭的岩石坡和雪坡上,我们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时间。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很耐心地一段一段慢慢移动,哪怕登顶后已经天黑,心里也从未放弃。晓龙攀登得很专心,心态也很放得开,紫笛的体能和耐力也不错。大家都专心攀爬,很少说话,默契的结组配合,保护、交接装备、攀爬……就这样,绳距在一段一段地慢慢上升。
下午两点过,我们终于转到了西山脊下的冰槽里,通过冰槽,不久便是顶峰。从这里往上的路,变得更加陡峭,冰槽里混合着冰雪、泥沙,呈仰角的裸露岩石上覆盖着薄薄的冰,冰槽左边的雪坡上,有大量流雪的痕迹,暗藏着隐患。这里算是这次攀登中难度最大、最危险的地方了。
在保护先锋晓龙的时候,我开始觉得有些疲倦,午后强烈的阳光晒得我昏昏欲睡,但我必须强行撑着打架的眼皮,专心给晓龙做保护。在这混合地形上,我的平齿冰爪撑不住力,这也给我自己找到了换装备的理由,看来下次得用立齿冰爪才行啊!还好我们3人的攀冰水平都不错,最后顺利地通过了这段近乎垂直的冰岩混合雪槽。接近下午4点,我们终于攀上了西山脊,离顶峰只有短短20米的高差了!
通往顶峰的山脊异常狭窄,堆积着不稳定的冰雪和岩石,一脚踩下去,积雪被踩掉一片。两边都是绝壁,过了这段山脊之后,就是夏塞峰的顶峰。顶峰是一个巨大的雪檐,为了安全,我们决定采用修路的方式通过:60米的绳子通过山脊修路,缓缓上升。此时离山顶还剩下大概10米,这最后的10米,我们只能在无保护的状态下小心翼翼地踩上夏塞峰之巅。
经过11小时的连续攀登,5月20日下午4点17分,我们终于登顶夏塞峰。此时天空湛蓝,如我们灿烂的笑容。3年之内,我们三次远征这座山峰,前两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垮我们,所以我们也把这条新路线命名为“凤凰”——只有经历浴火的锤炼,才能最终战胜自我,梦想成真。
在顶峰拍完照,测完GPS数据,一行人赶紧下撤,不管怎样,安全回到营地才算是完整的成功。攀登耗时9个多小时,下撤则要快很多,但也丝毫不敢松懈:由于气温升高,雪崩和落石的机率更大,此时停留在南壁上的每一秒都是危险的。体能耗尽之后的下撤,显得漫长而痛苦,保持精力集中变得更加困难,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专心。
每下撤一段,我们就用冰锥、雪锥、岩钉、辅绳做好保护站,耐心地下降。最后降到雪原上时,才觉得安全了,一行人长舒了一口气。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3人打着头灯、拖着绳子再次走过漫长的雪原,直到晚上9点才回到营地。
此次攀登总共历时17小时,攀登线路的长度约800米。这条路线被命名为“凤凰”,而意义重大的是,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夏塞峰峰顶。
3、14小时攀登5640峰
西侧北壁→西山脊→顶峰→下撤
登顶夏塞峰后,我们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在营地休息了一天,天气很好。于是我和晓龙计划次日去攀登夏塞峰旁边的5640峰,也就是从318国道上看到的挡在夏塞峰前的那座山。
相对来说,攀登5640峰的难度要小很多,所以它对我已经没有什么诱惑,可以很放松地享受攀登过程,毕竟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主峰的攀登。
估计是白天睡多了,夜里辗转反侧,等到快要睡着的时候,出发的时间又到了。凌晨5点,我们再一次顶着狂风出发。晓龙在后面磨蹭了半小时,才慢悠悠地跟上来。此时风竟然减弱小了,天也渐渐放亮。我们面对的,仍然是漫长的雪坡和机械的行走,感觉前天攀登夏塞峰耗费的体能,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
攀登5640峰前,我们仔细研究了山形,在直接通往顶峰的北壁下面,有很多雪崩留下的堆积物,因此从北壁中路直上的话,风险比较大。但从顶峰西侧的北壁侧方攀上去,再沿着西山脊登顶,应该是可行的路线。
从路线的起点开始,我俩都是各爬各的,并没有彼此做保护。多年的合作,彼此的信赖和了解,让这次攀爬无论是在心理还是技术上都已经足够。起步的雪坡爬起来很舒服,都是硬雪,拄着冰镐,戴上冰爪,一步一步“吱吱”地扎在上面的感觉很踏实,行进速度很快。但越往上,雪就越厚,就越松软,根本蹬不住,往往是走一步退两步。岩石也被风化得支离破碎,让人不敢用劲,稍一用力就会踹掉一大片。我几乎是用“刨”的方式上升。好不容易才“刨”到脊线边缘,翻过一个大冰帽后,又费劲地上到脊线。西山脊上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地方——没能够看到一直通往顶峰的雪檐,而是一个个乱石堆积的山尖,上面的石头破碎不堪。为了安全,我们不得不开始使用绳索做交替保护,小心翼翼地通过这些石堆后,才看到了长长的雪檐。
我们又换成结组行进的方式,越过一个个凸起的冰帽,好几次,晓龙都几乎挥舞双臂准备庆祝冲顶了,可翻过这一个冰帽,前面还有更高的冰帽,疲惫的我机械地拖着双腿,远离雪檐的边缘挪动,时不时还需要整理绳子。直到中午12点,我们才终于发现,前面再没有比我们更高的冰帽了,这才确定登顶了5640峰。
连续攀爬所带来的疲惫,让我们丧失了欢呼登顶的精力:简单拍照和GPS测量高度之后,就得考虑如何安全下撤。晓龙建议从南壁下降,那南壁是一面巨大光滑的冰墙,坡度达到60度以上,暴露感非常强烈。好在冰锥做的保护站非常可靠,缺点是路线很长,在用完了携带的所有冰锥、雪锥,加上两颗岩钉后,我们才下降到南壁下面的一个巨大的雪盆中。雪盆边缘到处都是雪崩堆积物和落石,下午气温升高,雪崩的危险随之而来,穿着高山靴在下午松软的深雪里行进,行动异常艰难,体能耗费巨大,根本快不起来。我们两人沿着雪盆边缘一步步地挪动,走两步陷一步,有时一脚陷下去,为了把脚拔出来,用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尝试过用冰镐刨雪,把自己“挖”出来……
此时,我们只有一个意念,那就是回到舒适的营地,忘记了可能发生的雪崩、落石所带来的威胁。好不容易才走出南壁下的雪盆,但要回到我们大本营所在的冰原,还需要绳降一个大雪坡,此后在冰原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直到晚上8点,才看到可爱的营地帐篷。一头倒进帐篷,竟然一边嚼着肉干,一边就睡着了。
后来算了算时间,下撤竟然与攀登相同,都花去了7小时!
5640峰总计攀登历时14小时,路线长度大约600米,是从北壁转西山脊至顶峰后由南壁下降,这也是人类对该山峰的首次登顶,由于夏塞峰路线名为“凤凰”,所以5640峰路线被命名为“凤之羽”。
后记
攀登这两座山峰令人愉快,3天之内,两座高峰被我们成功登顶,而且是单日冲击成功,高差约600~800米,难度适中,没有繁重的物资运输与营地建设,这就是我们最喜爱的攀登方式。
从山里出来,318国道上依旧人来人往,此时正值骑行川藏线的好季节。美丽的夏塞峰曾带给人多少美好的回忆,但从我们身边匆匆而过的人们,又有谁知道我们曾经站在了它的巅峰之上呢?
也许有一天,我还会重返那318国道边美丽的姊妹湖,默默凝视那两座美丽的雪山,微微一笑——因为我曾经就站在上面,那高高的山巅上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