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多年计算机系列课程的实训与技能考核,针对《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训教学与管理,从实训环境、实训对象、实训内容、实训手段、实训管理与控制、实训总结等方面,实训提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施方案,介绍了着重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经验,为《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训教学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电脑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0-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很多专业都开设了《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课程主要讲授电脑部件的选购、组装与日常维护维修等电脑基础知识。由于该课程主要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且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和期望值比较高,所以课程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个人和我们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需要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2 课程实训环境的选择(Select courses training
environment)
《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训环境选择主要包括实训室环境的选择、实训设备的选择、实训工具的选择。
2.1 实训室的选择
应该选择光照良好,有实训台的实训室[1]。电脑部件的识别与组装需要观察电脑各个部分的接口,参考信息,说明提示。没有良好的照明,会妨碍实训的顺利进行,影响实训效果。同时拆卸电脑和组装电脑都需要一个面积较大的实训台,如果实训台上本身已经有其它实训或教学设备,会严重影响实训进程。
2.2 实训设备的选择
《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训肯定要使用计算机。有些学校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组装实训,但大部分学校一般都采用台式电脑作为实训机器,因为笔记本的拆装比较麻烦,对应学生来说,都是新手,很难通过笔记本的拆装掌握对应的技能。同时笔记本较难大量应用到教学实训中,一旦弄坏了就不好修理了。相比较而言,作为实训用途的同种机型台式电脑很容易找到,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都比较容易实现,学生照样能通过台式机的组装掌握所有电脑组装的技术。
2.3 实训工具的选择
我们专业在新生刚进校时就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个维修工具箱,包括万用表、电烙铁、松香、焊锡丝、螺丝刀、毛刷、试电笔、镊子等维修工具,在平时的实训过程中,我们直接要求学生将工具箱带着即可。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工具箱,那么最少要带螺丝刀、镊子和毛刷,以备实训操作之用。
3 课程实训对象的要求(Training courses object
request)
在进行《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前,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各部件的详细特征,以及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通过视频和动画向学生演示电脑组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切忌直接将学生带到实训室实训。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从第一节课就将学生带到实训室上课,最终不但效果很差,还容易造成学生胡乱操作损坏计算机。
在确定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操作规范的教育,让学生对实训设备和实训材料有一定的责任感。因为很多学生刚接触计算机硬件,感觉很好奇,以前认为计算机内部是个很神秘的存在,一旦有机会去触摸它,拆装它,就什么都想试试,结果不是搞坏部件,就是上错螺丝,或是连错连线,造成严重的后果。
4 课程实训内容的选择(Select training course
content)
由于实训课程的实训时间是有限的,甚至非常宝贵,而无论是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还是学生在实训操作,很容易忽视时间。在部分内容上停留时间太久,结果后面的相对更重要的知识没办法很好地进行实训练习和操作。总的来说,《电脑组装与维护》的实训内容应该重点放在电脑部件识别、电脑拆与装、电脑系统安装与维护、电脑部件除尘与维护等四大知识点上。每一个知识点又可细分为很多个小项目,如电脑系统安装与维护,又包括电脑启动盘的制作、电脑启动盘引导、硬盘分区、硬盘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安装、应用软件的安装、系统优化、电脑杀毒、系统的备份与还原等等多个方面,而操作系统的安装又包括XP系统的安装,Windows 7系统的安装,Windows 8系统的安装。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该将相关内容合理组织,突出重点。千万别在如电脑部件识别、电脑拆装等较为容易的环节花费太多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安排的教学或实训进度计划,但具体实践起来,就发现总是时间不足,什么原因?学生实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巩固的过程,同时整个班级学生的基础和动手能力不一样,总有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实训项目,所以教师可以将实训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扩展知识,大部分同学只需要完成基础知识的任务即可,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增加扩展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具体的时间安排,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训条件,自行合理安排。
5 课程实训手段的合理运用(Rational use of the
means of training courses)
对于操作性较强的《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来说,实训时可以采用被普遍应用的学徒式教育。所谓学徒式教育,是仿照我国古代手工作坊中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师傅一边教一边让学生跟着做,然后师傅再教,徒弟再做,如此反复练习,徒弟慢慢学成技术并最终出师。德国、智利和许多先进国家都提倡和实行这种教育方法,它强调师徒之间的人格、情感和学业的传承关系。在《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过程中,教师先演示,并讲解操作要领,提示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照着教师的方法重复操作,直到最终熟练掌握。当然这种学徒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知识点掌握得非常深刻熟练,并能分析得很透彻、详细。否则,学生的学习将很难连贯进行下去。endprint
6 课程实训过程的管理控制[2](Management control
training course process)
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都需要进行过程管理和控制,没管理好控制好过程,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就难以达成。比如,在以前的《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过程中,我们没有提醒学生注意电脑主板控制线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位置,结果学生实训时,一开始就将电脑主板上的控制线拔下来了。在组装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知道哪根线是哪里的,但老师又要求组装好电脑各部件才算完成本节实训,所以大家就胡乱连接这些数据线,结果通电后就烧主板,或是烧坏电脑其他部件。最终的实训效果可想而知:一塌糊涂。再比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电脑上凡是能拆卸下来的螺丝、线头、部件全部拆卸下来,结果也是一样:组装时什么都装不上去,搞得乱七八糟。如此种种,其实都并不能怪学生,原因在于我们实训教师没有有效控制实训过程,管理好课堂。
比较好的过程控制应该是:先观看操作演示视频,逐个步骤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由教师现场操作演示。最后才让学生实操练习,极容易被损坏的CPU最好不要拆卸。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实训步骤:一个电脑机箱面板控制线的插拔和连接,另一个似乎电脑CPU的插拔和连接。因为这两个地方在任何电脑上都容易出错,要操作者特别小心、特别仔细、特别规范。
7 课程实训总结的要求(Training course requirements
summary)
我们学校对所有的实训课程都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详细记录实训过程和收获[3]。但我认为这样还很不够。很多学生的实训报告都是空谈,没有重点,没有具体化,对实训起不到太多补充效果。我认为应该有如下三个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执行下来。
7.1 实训任务书
实训任务书由教师下达,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网络电子版的。主要安排某个阶段的实训任务,最好是一次课的实训任务,详细地引导学生完成对应的任务和操作实践。实训任务书中的任务要具体详细,最好给出要达到的效果、标准或指标。要保证学生完成了实训任务书所列出的任务,即可掌握实训的知识点或技能。
7.2 实训指导书
实训指导书也是由教师下达,也可以分纸质档和电子档两种形式。详细介绍当前所要实训的任务过程,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最终效果等等。实训指导书要考虑实训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将每个方面考虑周全。学生在实训时,任何时候都能从实训指导书中了解自己的实训到达了哪个环节。并根据指导书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直到最终完成实训任务书下达的任务。
7.3 实训报告书
实训报告书是由学生填写的,学生通过实训报告书,详细记录自己的实训全过程,操作步骤,实训心得体会,实训技能归纳、总结等方面情况,并上交给教师批阅。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实训进程和实训内容。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分,并存档备查。
8 结论(Conclusion)
《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训教学,不但要像普通课程教学一样安排好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好实训步骤,考虑好实训的环节,合理利用好实训条件,记录好实训过程,评价好实训结果,我们的实训一定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克文.高校计算机机房建设与管理策略探讨[J].电子商务,
2011(12): 40-41.
[2] 黄大庆.电脑组装与维护维修校内操练室建设初探[J].青春岁
月,2012(6): 300.
[3] 顾明.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科技信息,2011(8):242;246.
作者简介:
吴克文(1980-),男,硕士,高校讲师.研究领域:电脑芯片级
维修,数据恢复,网络技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