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角度下的空间语义研究

2014-11-15 15:47:57李梦峡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认知语义空间

[摘 要] 空间在语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特征又显著的体现在语义上。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人们总是通过空间隐喻把空间关系意义投射到其他非空间语域。本文是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以“里”为研究对象,对汉语空间语义的隐喻化所做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 空间;认知;语义;容器隐喻

一、引言

空间认知对于人和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的说话几乎不能脱离“空间”。认知语言学所说的“空间”包括物理空间,语言空间和认知空间。认知空间被认为是另外两者的媒介,通过认知空间人们才能使用各种语言形式和了解客观世界反过来,认知空间是抽象,无形和难以察觉的,所以认识它需要借助客观世界和语言形式。空间词作为语言中的手段,可以为人们供来指示和确定处所和位置。在空间词的构建和使用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特点也能反映出人类空间认知的特点。空间词以及其他表空间意义的词折射人类对于空间的认知方式。

二、历时角度的“里”语义研究

汉语言学者集中在具体空间词语义的历时变化,而西方以往对于空间语义的研究主要为理论研究包括隐喻理论,意象图式。具体来看汉语:汉语对空间词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与角度。最初是传统的研究,主要以定义术语和划分词类。此间,“方位”和“处所”的概念由此产生。随着西方语言学的影响,汉语界开始成体系的研究空间概念,代表人物是储泽祥和齐沪扬。随后,通过对关于空间词“里”的文献分析,大量文献曾对它进行考源。可以总结的是“里”最初为与“表”相对的名词,从西汉开始被使用成空间词,出现在医药书籍里与身体部位相搭配。到了东汉,“里”开始具备典型空间词,适用范围扩大到建筑物,开始表示三维空间。到了魏晋南北朝,“里”已经得到普遍使用,在组合方面有很大的扩展。唐代时期,“里”甚至开始虚化成词尾,如“这里”,“那里”。可以看出“里”是最为活跃的,使用最频繁,搭配最广泛的空间词之一。

三、认知角度下“里”的空间语义研究

1、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本文是基于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构建理论框架内的研究,便于深层次分析空间词的语义形成和使用状况。体验哲学有三条基本原则:体塑精神,认知无意识和隐喻思维。体验哲学认为智力与思维都源于身体体验,并且人类绝大部分思维的形成都取决于空间关系概念。根植于外部世界的体验,我们的思维受身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动自发的系统,而是融合了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心理等因素的结果。语言描述必须遵循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此外,认知语言学着重于语义研究并且认为语义可以超越语言形式本身,通过人类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得到延伸。

2、隐喻理论与“里”

通过采用莱柯夫的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来分析, “里”的隐喻形成机制是容器隐喻。容器隐喻的物质基础是:人体是一个容器。由皮肤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人们频繁摄取空气,食物,水等等进入“容器”也排出汗液,排泄物,血等于体外。身体作为一个三维容器,通过隐喻的作用,我们身体的这一系列活动被赋予了容器的特征。容器也进一步延伸到抽象领域,如心理活动。

3、“里”的空间语义

“里”最初在汉语中的意义为“在某物的中间”或者是“在外面”的反义词。随后拓展到指示住所,然后逐渐变成一个具有边界的空间范围。最后“里”扩大运用到确定的位置,具体的环境,气氛,机构,时间,内容,情绪以及其他抽象活动。容器图式的作用使得“里”的语义范畴从具体发展到抽象。

根据先前研究对于“里”的语义总结,结合容器意象图式以及“里”在汉语中与其它词的搭配能力,“里”的语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五大类:

(1)处所和方位:确定的平面/空间;抽象概念

(2)领域:特定的群体;特定专有名词

(3)时间:确定的时间点;时间段;某事件的时间段

(4)状态和品质:某事件,物体,行为或者环境

(5)参照:地点,组织, 行政机构, 军事或者政治派系

4、“里”与其它空间词的语义比较

不同的空间词分别有其相对应的意象图式,但是在汉语中,不同空间词却常常发生互换情况。比如:

(1) 清晨一位姑娘在亭子里/上唱歌。

(2)火车里/内坐着很多学生。

通过语义比较发现,这些空间词在使用中受人们主观性的影响,在语义上大有不同。“里”和“上”的基本意义本来不互相重合。但是在许多例子里出现了“里”“上”可以互换的情况,本文通过意象图示也发现了“里”“上”之间的过渡轨迹,如图3.1所示。

通过“识解”理论可以分析,一个词义能够激发唤起一种关系,空间词“里”“上”也一样。虽然他们代表不同空间结构,但是当它们语义重合时是因为它们突显了不同面。即使互换情况出现,它们的语义也是有差别的。同一个情况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理解,从而体现主观性这一特征。不像英语介词有着明确的分工,汉语为数不多的空间词要表达点线面和体积,这造成了它们语义的不确定性。同时汉语的思维习惯也是因素之一,人们习惯用经验直觉替代理性思维认识事物。

Figure 3.1 “里”与“上”意象图式

另外,“里”还与同义空间词“内”,“中”有互换现象。例如,

(3)火车里/内坐着很多学生。

(4)在一个小时的谈话里/中

同样的,识解理论中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现象,如图3.2所示。“里”,“内”和“中”都是自身带有视角的词。说话者经常把空间视为一个容器,把他们自己置身空间之中或者置放在空间之外。当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某部分,那一部分则成了前景,余下的部分成了背景。这三个空间词的语义差异也体现在这。“里”强调的是布满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点,“内”则强调划定空间范围的边界;“中”则典型把最中间的点作为前景,强调中心。

Figure 3.2 “里”,“内”和“中”的意象图式

四、结语

语言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就是对于语言符号的习得过程。每一个语言单位都是有其对应的心理存在根据。空间语义结构的研究则是语言学习的先行条件之一。本文目的是通过结合西方隐喻理论与现代汉语语言事实,分析空间词“里”背后的隐喻机制,从而丰富隐喻理论的运用。通过比较不同空间词之间的混用情况,试图帮助语言学习者辨别不同空间词在具体语义上的微妙差异,提供了研究汉语语言现象和汉语学习的新思路。

此外,除了语义的区分,本文分析了从隐喻和意象图式角度折射英汉语言中的空间关系。而此种空间认知方式值得在其它语言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挖掘出人类构建与使用语言的心理认知的一致性。

References

[1]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Langacker, R. 2008.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Investigations in Cognitive Grammar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刘正光.2006.隐喻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4]储泽祥.1998.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汪维辉.1999.方位词“里”考源古汉语研究[J].古汉語研究(2):34-38.

作者简介:李梦峡(1988—),女,湖南株洲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助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认知语义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语言与语义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01:13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