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琴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出现缺血缺氧而出现的心肌坏死,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骨疼痛、硝酸脂类药物缓解不良, 同时合并休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典型表现为ST段抬高。临床多采用静脉溶栓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 效果显著。作者选取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盲选收治的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 给予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溶栓治疗, 疗效满意, 分析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均分为两组, 甲组37例患者在溶栓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 乙组35例患者在甲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男42例, 女30例, 年龄为35~70岁, 平均年龄为(48±1.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标准
1.2.1 入选标准 患者入院后, 均接受相关诊断, 被确诊为超过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 发病12 h内;年龄<70岁;患者均获得知情权, 同意本次实验。
1.2.2 排除标准 溶栓禁忌者;抗血小板以及抗血栓药物使用禁忌;心源性休克患者;需长期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患者;出血危险性较高;有既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史。
1.3 方法 均先给予两组患者实施溶栓药物治疗, 采用重组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或尿激酶, 阿司匹林初始剂量为300 mg, 之后每天服用剂量为100 mg。均给予所有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或肝素药物治疗。乙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 初始服用剂量为300 mg, 之后每天服用剂量为75 mg, 连续对患者进行为期7 d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调脂药、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的再梗死、TIMI Ⅲ级血流、冠脉内血栓、心源性死亡以及总死亡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情况, 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甲组患者的TIMI Ⅲ级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 冠脉内血栓发生率高于乙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心源性死亡以及总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基础上, 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冠状动脉出现斑块破裂, 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处积聚, 形成血栓, 冠状动脉管腔受到阻塞, 而导致心肌出血缺血坏死。该疾病为一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 发病急, 病情严重, 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疾病其致死率较高, 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当前临床研究表明,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呈现不断上升的发病率, 因此, 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治疗, 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本次研究中, 给予甲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 乙组患者在甲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 其中甲组患者的冠脉内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 而TIMI Ⅲ级血流发生率低于乙组, 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心源性死亡以及总死亡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其中阿司匹林药物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可用于治疗脑血栓、心绞痛疾病。阿司匹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 起到防止血栓烷A2生成,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的效果, 但血小板仍可以不依赖环氧化酶下而形成凝血酶以及血小板聚集, 其抗血小板效果较为轻微, 并不能彻底有效发挥抗血小板的治疗功效[2]。随着临床医学药物用药的深入研究发展, 在甲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采用的氯吡格雷, 该药物为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与血小板协同发挥作用。临床研究表明, 该药物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以及STEMI效果显著。在药效发挥稳定后, 可有效起到抗血栓效果。该药物的抑制作用具有特异性, 不会对花生四烯酸或环氧化酶的代谢产生影响。本次研究中, 联合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药物, 在两种药物的相互协同作用下, 两者药效相互协同, 可起到较好的抗血栓效果[3]。
综上所述,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可有效减少患者血栓疾病的出现, 改善患者的心肌梗死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疗效显著,
[1]王云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3,11(4):47.
[2]王利民.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12(9): 686.
[3]覃学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0,13(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