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强国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2014-11-15 05:13肖俊
文教资料 2014年20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对策思考存在问题

肖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还要在经费投入、加强教育、城乡一体化、人才队伍、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 文化强国 乡村文化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乡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一些困难和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逐步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继续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优化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对于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打造人文乡村中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现代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增加投资、修建场地、改善设施、配备专人等措施,乡村文化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如下:

1.经费短缺,文化设施建设跟不上需求。

目前部分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部分乡镇在年初预算中,安排的文化经费微乎其微。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来源包括农民自筹资金、村委会自筹资金、上级政府拨款、企业家、社会组织捐赠等。由于没有固定的活动经费或经费投入不足,这种全部依赖外援活动经费的方式,犹如杯水车薪,大部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常年得不到修缮,设施破旧,甚至被挤占、被废弃、被变卖。如乡镇文化站每年报刊的订阅,好一点的乡镇可安排上千元,大多数仅有区区几百元。农村没有桌球室、棋牌室、健身房,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更是无从谈起。经费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瓶颈问题。

2.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参与热情不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虽然农民生活富裕了,但农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对内涵稍微深刻一点的文化艺术节目就难以领会。只有极个别村民接受过大专或以上教育,其中大多是大学毕业回乡的“新”村民,接受过高中教育的村民极少,部分村民只接受过小学或初中教育,部分中老年村民基本不识字,是新时代的文盲。低下的文化素质禁锢着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着农民的手脚,由此可见,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过低是制约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又一个原因。

3.农村大部分地区空心化严重。

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家里要么只剩下空巢老人,要么就是空巢老人加留守儿童,空心化严重。这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妇女和老人,在农村文化建设和活动开展中,往往只注重老年文化活动,儿童活动只在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开展一下,对青壮年的文化需求缺乏重视,年轻人喜爱的活动几乎没有,这就造成了乡村文化传统的断裂。另外,乡村文化建设因为缺乏农村中坚力量的参与,为数不多的在家生活的青年人,在对待当前农村文化采取一种旁观态度,置身事外,客观上出现被边缘化趋势。农村空心化现象是影响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4.基层文化人才匮乏。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支撑”不足,是困扰乡村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太合理,在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一般是五六十岁,年轻人几乎没有,以致基层文化建设缺乏创新与活力,思想观念、活动形式都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活动的需要。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又欠缺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许多文化工作者军心动摇,有的上调,甚至改行,部分乡镇只有1名文化站站长负责全镇文化工作。与此相反的是,有些民间艺人因没受过正规的训练,加上社会的偏见,难登大雅之堂,只能游离于“正规军”之外,有力无处使。此外,农村有特长的文艺人才缺乏,尤其文化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经纪人才、创意人才严重匮乏。这样一方面导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另一方面导致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不稳定,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来说是雪上加霜。而且,由于部分政府部门不够重视或者基于资金紧张,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活动少之又少,使得基层文化工作者素质整体偏低,严重影响乡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5.乡村文化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认为只要发展经济了,让农民增收、群众生活富裕就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无关紧要,所以,尽管各有关部门为发展乡村文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法规,但实际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致使乡村文化建设举步维艰。

综上所述,乡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解决这些问题可谓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

1.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投入。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切实解决乡村文化队伍建设“缺人”问题,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证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具有较好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年轻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站工作;让他们有钱办事、安心工作,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中的中坚作用。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2.教育优先,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农民需要文化,但文化更需要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只有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整体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才能更好地摸清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强农村文化自觉创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要普及农民的文化知识,在农村杜绝新生代文盲;要注重培养农村应用型人才,定期对农民进行法律知识、农技等方面的培训,把文化生活与农民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

3.多管齐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理念贯穿国家文化建设中,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行城市带动战略,以大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建立城乡互动、互利双赢、协调发展的统筹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让城乡文化建设实行无缝对接,从而让农村空心化现象不再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障碍。

4.关爱人才,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也是乡村文化建设成功的根本。政府部门应在十八大文化强国精神的统领下,重视培养本土化的乡村文化带头人,努力打造一支农村文化精英队伍,对这支队伍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业务培训,使之成为乡村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要大力加强农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吸引民间真正有知识、懂文化、敢创新的优秀文化人才充实乡村文化建设队伍,切实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人员在编在岗,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5.突出特点,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纳入同一个体系,这就要求基层党委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循序渐进地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要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或民族文化资源,在保持特色文化的同时,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向农民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要把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培育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彰显个性,保护原生态农村文化,拯救濒临消失的地方文化,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要规范民间文化节目形式,依法打击和处置涉黄文艺演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2]。要改善农村文化发展环境,营造乡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引导、扶持和规范乡村文化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是一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乡村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道路,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局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1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单行本[M].人民出版社,2013-11.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对策思考存在问题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