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伟
中国诗歌有两个古老的源头,一是诗经,一是楚辞。这两个源流历经漫长时间的交汇成了中国诗歌的滔滔巨流,进入唐朝,形成了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唐诗。
将近100年前,西方文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强力推动下进入了中国。站在100年后的今天眺望,我们能望见:中国诗歌从“五四”开始,又有了两个源头,一个是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东方诗歌传统,另一个就是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西方诗歌传统。
唐诗的诞生,在中国,经历了南北两种文化千余年的融合;而从“五四”到今天,中国新诗则只经历了一百年的融合,但是,这一百年,时间虽短,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速度,却远远超过了我们记忆中中国古老大地上南北文化交融的速度。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唐诗诞生之前,时空缓慢宁静,社会和生活走得非常慢;而在现当代中国,尤其是最近三十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加速,思想和观念日新月异。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走得很远,以至于走出了很多普通诗歌读者的视野,一些勤奋创新的诗人,他们的成果甚至超出了一些文化工作者的认知和理解范围。
所以,我想告诉一些对中国当代诗歌有误解的读者:诗歌的阅读和被欣赏从来都有滞后的特性,因为我们对诗歌的阅读习惯常常是倾向于前朝诗歌的。比如,唐初的文人雅士们,他们对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了然于心,而对正在形成的唐诗—大多数人是视而不见的。在初唐,那些进士和各地官员大都是诗歌作者,但他们主要感兴趣的还是陶渊明、三曹等前贤,李白、杜甫等热衷于创新的诗人更多的是互相欣赏和小范围被欣赏。当时更多的知识分子还更欣赏建安文风,大部分文字工作者则尤其喜欢研习贞观年间那些宰相诗人们的写法。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要求诗歌的意义在它所处的时代立即生效或变现,那是实用主义的,而诗歌是精神创造,诗歌是为未来创造文明的一种自发的的孤独的劳动。
我还想对一些诗歌爱好者说,诗歌确实曾经很“热”过,但那不是诗歌的真正情况。在古代,人民识文断字的比例较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而言,相当的少,诗人的比例则更加的少。但在我们的印象中,诗歌在古代或某些特殊的岁月曾经很主流,其实,那不过因为科举制度—尤其是在官本位的环境里,帝王写诗,官员们、准官员的知识分子们都得忙乎押韵—可是,我们要明白,这是当时知识分子们的生存要件,这也能看出:诗歌从来都不是职业,这才是诗歌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如果有诗人感叹当今诗歌“边沿化”,那他因该反省自己诗歌“主流化”的心理基础是什么。
以上,可以总结为两点:1,中国诗歌一直有着它自己清晰的发展轨迹,它一直在它自身的规律里发展;2,中国诗歌正面临开出最美花朵、结出最美硕果的历史性时期,因为它已经拥有了再次繁荣的历史性的文化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