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远生
俗语中的智慧
◎ 陈远生
与“阳春白雪”的经典诗文名句相比,“下里巴人”的俗语谚语要接地气得多。在外交舞台上,在日常生活中,俗语同样大放异彩。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对外演讲中谈及国家发展道路问题,引用了一句饱含中国智慧的俗语——“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而在提醒全党同志警醒起来,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时,则用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足见,恰当地运用俗语,可以点缀话语、活跃气氛,甚至可以指点迷津、令人警醒。
俗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多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常常幽默风趣,充满智慧。我们从孩提时代起,就能从身边人那里听到很多有趣的俗语。这些俗语常常是充满教育意义的,由于生动好记,往往不像笼统说教那样面目可憎,让人更易愉快地接受。俗语中包含着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也就潜移默化地进入心中。比如,第一次离家出远门,老人就爱叮嘱:“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这是提醒我们与人交往要诚信友善,同时要多留个心眼,别被不怀好意者蒙骗;有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师长就会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提醒我们戒骄戒躁,保持谦虚;刚刚工作,漫天撒网不得要领,前辈就会说:“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提醒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俗语的最初作者是谁,已经很难说,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凝结了一代代人的集体智慧。
除了人际交往中的道理,俗谚还包含了大量农业方面的经验教训和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前者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六月不热,五谷不结”,“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后者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初一雪打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手段指导农业生产,侦测天文物候,但这些俗谚,仍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与启发。
承载厚重传统文化积淀的古代典籍,也是俗语谚语的重要来源。这类俗语,或直接化用典籍中浅显易懂的名句,或将一个或多个历史故事高度浓缩,或简要点出事件规律。
拿《论语》这部极为重要的古代经典来说,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听其言,观其行”“欲速则不达”等名句,现在还被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运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俗语的一部分。
被尊为圣人的孔老夫子,也犯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错误:弟子子羽其貌不扬,给孔子的最初印象并不好。但是,子羽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人们现在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这个例子。至于《三国演义》中庞统因为貌丑而不受待见的事,也是这一俗语的印证。
古典小说中的许多知名情节,为人们喜闻乐见,缩成短短几字俗语,广泛使用。《说唐》里的程咬金,头脑简单,武艺不精,但是运气特别好,劫皇杠竟然一举得手,遇到高手虽然狼狈也总能全身而退,于是,人们用“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形容一件事进行得好好的,忽然遇上了阻碍,而且,这个阻碍往往不是特别讨厌。
再如《红楼梦》里详细地描写了刘姥姥“走亲戚”事件。刘姥姥初见世面,到处出丑,惹得贾府众人狂笑不止,也令读者忍俊不禁。因为这些文字,真正做到“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刘姥姥的窘迫,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窘迫,为了替那些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失态解围,俗语“刘姥姥进大观园”应运而生。刘姥姥最后仗义救巧姐,获得了人们的由衷敬佩,这个俗语的善意,不难发现。
有趣的是,来自民间口语体系的俗谚,往往也借助典籍之力,流传至今。唐代功臣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公主,有一回,夫妇俩发生争执,郭暧冲动之下打了公主,郭子仪立刻把儿子绑了,自己去向皇帝请罪。皇帝并未计较,说:“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小夫妻间的事,不用认真。”这句俗语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一样富含处世智慧而毫不艰涩。
俗语为什么拥有如此生命力?因为它既饱含了中国特色的哲理思维,而且具备中国文字的独有美感。
首先,俗语非常喜欢用“对比”手法,造成跌宕感。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一个,形成数量上的对比;地位低微的皮匠和智慧非凡的诸葛亮,形成形象上的对比;组合起来的效果,就是打破心理定势,留下深刻印象。当然,皮匠本来是“裨将”(副将),在流传过程中慢慢走了样,但这种“讹误”,恰恰说明人们也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的。
再看“匠”和“亮”的读音,合辙押韵,读来音韵和谐,与传统诗歌的审美相合。随便再举几个例子:“动手成功,伸手落空。”“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不怕无能,就怕无恒。”“不怕慢,就怕站。”“一不做,二不休,倒了葫芦洒了油。”……如果用各地方言说出,则诙谐之感更盛。
画面感,形象化,是俗语打动人心的利器。比如“岸上不刮风,河里不起浪”这是说事出总有因,粗俗点,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由一件事引来其他麻烦,或由一个犯事的牵出一大串;“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意思是一个人力量有限,团结才是硬道理。讲道理时,引用上这么一两句,立刻能拉近与听者的距离。
汉字的形式美也在俗语中频频出现。大家熟知的“八字还没有一撇”,来自汉字笔顺;“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用“干”的间架结构来带出整句话的气势。
广义地说,俗语也包括歇后语。歇后语常借用谐音手法,显得出人意表又顺理成章:“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缺衣(一)少食(十)”……遮掉前半句,俨然成谜语,略带曲折而总有答案,自然受人欢迎。
有一正必有一反—— 细心的你可能早已留意到一个现象:有时候,俗语似乎正说反说都可以。
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歌颂宁死不屈的铮铮气节;可是又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劝人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保存实力来日再战。还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人向善;可是又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似乎是劝人别那么老实?这边刚说“皇帝女儿不愁嫁”,那边就针锋相对“酒香也怕巷子深”。刚提出“忍一时风平浪静”,另一句话迎头痛击“有仇不报非君子”……
是因为中国人特别没有原则吗?显然不是,因为在其他语种的国家里,照样有这种情况。
一方面,俗语并不等于绝对真理,事实上,也没有适用于一切情境的至高教条。正反兼备,避免走向极端,恰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的“不偏不倚”;何时该偏向哪方,考验一个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功夫。
另一方面,俗语也并非全都正确,有一些观念已明显不合时宜,或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被检验出谬误之处。这个时候,就需要“慎思明辨”,对俗语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思考,择优而去劣。
被误传的俗语
类似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种在流传中产生讹误的俗语还有很多。
例如,“无毒不丈夫”,现多用来表示决心采取毒辣的手段做成某件事。然而,在古人眼中,“丈夫”往往指那些胸怀宽广、有所作为的男人,怎么会跟“毒”联系上呢?其实,这句话本应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意思是心胸狭窄的人不能称为君子,缺乏度量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后人出于音韵的考虑,将“度”读成了“毒”,结果以讹传讹,竟错成“无毒不丈夫”,就连句意本身也发生了改变。
又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如果真用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岂不太残忍了吗?原来,这句话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有些地方方言将“鞋子”读成“孩子”,后人根据读音逐渐将“鞋子”写成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