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礼貌也能伤害宝宝

2014-11-15 22:29郭麦香
现代家长 2014年11期
关键词:凯凯礼貌哥哥

郭麦香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并不知不觉渗透到对宝宝的早期教育中。但有一些常见的中国式礼貌,对宝宝的成长却是有害的。不信?看完下面4个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便知此言不虚。

有争执,大让小

【场景1】 4岁的哥哥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眼看一个“巍峨”的城门就要完工了,两岁的弟弟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抓起地板上的积木块不撒手,意思是让哥哥走开,他来收尾。哥哥哪肯相让,动手抢弟弟手中的积木块。争执之下,弟弟吃亏,坐在地板上大哭起来。妈妈闻声赶来,马上抱起弟弟安慰,还责备哥哥:“你是怎么当哥哥的?上回教你的又忘了?要想好,大让小,哥哥让弟弟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这么没风度?”哥哥见妈妈一脸严肃,突然情绪大爆发,一边哭一边喊叫:“上次都让他先洗澡了,为什么这次还要让?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以后让他当哥哥,我当弟弟好了!”妈妈哭笑不得,不知该如何跟4岁的儿子讲道理。

【分析】 如果家里有两个宝宝,父母通常会要求大的让着小的,大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我们一代一代都是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但是要求4岁的宝宝遵守这个传统,背负对他来说这么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谦让的传统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宝宝们发生争执时,如果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用这种传统规则来批评大的,保护小的,有可能伤害孩子的物权观和自我认同感,使大宝宝认为父母偏心或者嫌弃他,而渐渐变得叛逆或者不自信,而小宝宝恃宠撒娇,变得越来越任性。类似的场景同样会出现在家庭之外。小朋友们在小区的游乐场玩耍,如果发生争执,父母也会要求宝宝:“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这样可能对宝宝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毕竟,把自己的权益让给外人要比让给弟弟妹妹对宝宝刺激更大。

【策略】 其实,宝宝们在家里发生争吵时,父母最好做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再选择处理办法。父母可以走过去对宝宝们说:“嘿,告诉我刚才发生了什么?让我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谁先说?”等孩子们说明情况之后,再帮助他们分析。如果大宝宝不愿意与小宝宝分享玩具,你可以问他为什么。如果是他自己的玩具,那么父母可以跟他说:“嗯,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支配权,不过,你如果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的话,大家可能会玩得更开心。”如果宝宝坚持不分享,也不要勉强,另外找一件玩具给小宝宝玩,并且简单地告诉他:“那是哥哥的玩具,这个是你的玩具!”

如果宝宝在家以外与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可以这样和宝宝们说:“这个滑梯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玩,要不,我们排队轮流玩吧!”

见生人,打招呼

【场景2】 妈妈带宝宝回老家,出发前就嘱咐宝宝,见到爷爷奶奶一定要大声问好。可是宝宝见到爷爷奶奶却一言不发。妈妈一再提醒,宝宝就是不配合。妈妈烦躁地说:“快喊爷爷奶奶,怎么这么没礼貌呢?太不听话了!”妈妈越批评,宝宝越倔犟。一旁的爷爷奶奶非常尴尬。

【分析】 见面问好,尤其是见了长辈要问好,这是世界性的礼貌规则,中国传统更是强调见了长辈要请安,宝宝需要养成这个习惯。但是,如果为了培养宝宝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宝宝,父母越逼迫,宝宝越不配合。有的父母见孩子不肯与人打招呼,出于礼貌,会替宝宝找一个理由,给对方找一个台阶。比如,妈妈带着宝宝走在路上,迎面来了一个奶奶,妈妈忙叫宝宝打招呼,对宝宝说:“快,叫奶奶!”宝宝躲到妈妈身后,一副羞涩的样子。妈妈只得无奈地对奶奶说:“我家孩子太内向了,不好意思!”妈妈为了不让对方尴尬,随口说宝宝性格内向,却没注意,宝宝此时咬紧嘴唇,一脸通红,在妈妈身后躲得更严了。妈妈直接给宝宝贴上了“内向”的标签,于是一个笃定不爱打招呼的宝宝,可能就这样被妈妈强化出来了。妈妈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宝宝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宝宝缺乏力量去自我成长、自我构建。

【策略】 实际上,要培养宝宝见面打招呼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父母做好榜样就可以了。如果爸妈总能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那么宝宝耳濡目染,自然会养成见面问好的习惯。

父母也可以给宝宝多看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有时候,绘本里可爱的动物或卡通人物会让宝宝很有亲切感,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会愿意跟着学习。

如果带宝宝去参加朋友聚会,或者大家庭聚会,可以先告诉宝宝会遇到哪些人,如果他能和他们见面问好的话,这个聚会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有些宝宝不喜欢很多人的场合,这样预热可以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到场后就会表现得自然一些。

被夸奖,要谦虚

【场景3】 妈妈带着4岁的宝宝在小区里骑自行车玩。有个阿姨买菜回来看到了,夸奖道:“哇!宝宝骑得真好啊!”妈妈脸上难掩得意,嘴上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刚学没几天,咱小区里好几个小朋友都比他骑得好呢。”本来挺高兴的宝宝听了,顿时一脸黯然。

【分析】 被别人赞扬时习惯性地回复“哪里,哪里”,也是常见的中国式礼貌,但是对宝宝来说,很多时候却是一味毒药,会瞬间扼杀宝宝本来就很脆弱的自信心。就像这位妈妈,她在谦虚时没有注意到宝宝的表情,更没有察觉宝宝的内心活动。如果经常这样谦虚,宝宝可能会认为自己真的能力不如别的宝宝,再努力也做不到。这样一来,宝宝很可能出现自卑情绪,并且懒于付出努力。

【策略】 有的父母故意表现得很谦虚,是出于另一种担心:害怕宝宝因得到太多夸奖而变得骄傲。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宝宝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其实,只要能教给宝宝正确归因的方式,爸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宝宝会骄傲。比如这位妈妈,如果她当时说:“嗯,他最近经常练习骑车,进步很大。”那么宝宝就能听出来,妈妈认同了阿姨的夸奖,并且知道自己是因为练习得多,所以进步大。妈妈对宝宝客观的肯定和鼓励,会让他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当别人当面夸奖宝宝时,父母不可习惯性地谦虚,而应该笑纳别人的夸奖,同时鼓励宝宝做得更好。

对善意,莫拒绝

【场景4】 妈妈带着5岁的凯凯在小区里玩耍,一起玩的还有小伙伴同同。同同的奶奶拿出糖果来给同同吃,顺便分给凯凯一颗。妈妈有心拒绝,因为她与凯凯早有约定,每天只能吃两颗糖,凯凯下楼前刚刚在家吃了两颗糖,不能再吃,但是面对长辈的善意,她感觉不应该拒绝,否则不礼貌,让老人家尴尬。凯凯见妈妈没有表示反对,高高兴兴地接过了糖果。他怕妈妈反悔,迅速把糖果塞进了嘴里。结果,晚饭时凯凯的饭量明显减少。以后再下楼玩儿,他四处寻找同同,想再额外得到糖果。而且,他对一天只能吃两颗糖果的约定渐渐不满起来。

【分析】 类似因礼貌而打破规矩的事情很常见,宝宝们在一起玩,某家父母给自家宝宝零食吃,总会分给一起玩的孩子,以示大方和友好,而其他宝宝的父母又经常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善意而默许,嘴里感谢着,心里却充满了担心。接受别人的善意是一种礼貌,然而,如果对方的善意是你不需要的,或者对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和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那还是礼貌而坚定地拒绝比较好。要知道,拒绝未必是不礼貌的行为。

宝宝心中的规则意识是很脆弱的,他不理解什么叫礼貌,什么叫例外,规矩一旦打破,便很难再对他有约束力,所以,父母在执行规则时一定要温柔而坚定,不给宝宝空子钻。

【策略】 拒绝别人的善意也可以表现得有礼貌。比如凯凯的妈妈可以对同同的奶奶说:“谢谢您!不过他经常吃了糖之后就不吃饭,千万别给他!”如果凯凯闹着要吃,对方执意给,那么妈妈就帮凯凯先收下,并告诉凯凯:“奶奶的礼物,妈妈先帮宝宝收着,等明天再吃,好吗?”

礼貌地拒绝别人的善意是一种交际技巧,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父母当着宝宝的面这样做,其实是在给宝宝示范;如果父母拘泥于礼貌而不说“不”字,那么就是在做负面的示范。有调查显示,有吸烟恶习的孩子,大多数第一次吸烟是礼貌性地接受别人的善意。试想,如果有人把恶意伪装成善意,教唆孩子尝试更恶劣的事,而孩子不会礼貌地拒绝,后果是什么?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凯凯礼貌哥哥
哥哥
孩子,你慢慢来
“班霸”改良记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小猴买礼貌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