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丽
凯凯遇事争强好胜,总以拳头说话,是我们班的“班霸”。作为班主任,我对凯凯的个性与处事风格了如指掌,若“硬碰硬”会引发强烈抵制;若“和稀泥”则会任其张扬无度。
凯凯接连闯了几次祸之后,我利用班会时间专门处理“凯凯事件”。
“被凯凯打过的孩子请举手。”片刻间教室里小手林立。凯凯悄悄扭头环视教室,不屑的眼神时而斜向同学,时而瞟向我。
“孩子们,凯凯为什么和那么多人有矛盾,解决矛盾只有打人这一条路吗?”
教室瞬间炸开了锅:“他以强欺弱”“他有点霸道”……我用眼睛直视着凯凯,他恐慌、无助地反击:“赵亮也打过我,秦怡还拽我的头发……”随后哇的一声,凯凯放声大哭。
孩子们安静下来,只剩下凯凯的哭声。
一会儿,凯凯一头扎到桌子底下,想把自己藏起来。顿时,我觉得无助的凯凯好可怜,他一定后悔對同学所做的一切。孩子也都面露同情之色。这个缺伴的孩子,不知道怎样与同学交往,伤害了同学也伤害了自己。
“孩子们,凯凯打人,你们不喜欢他,那么反过来想,你们愿意当这样的人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不愿意。”“你们愿意帮助凯凯吗?”我接着说。欢欢站了起来:“上次我胳膊受伤了,凯凯主动帮我提书包。”乐乐说:“凯凯还借给我文具。”元元说:“我感冒了,凯凯帮我做值日。”大家纷纷给凯凯鼓掌。
时机成熟,但绝不能浅尝辄止,否则教育效果达不到,我决定“升级”教育环节。
“凯凯做了这么多好事,我们给他点赞,也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孩子们看我的手,握成拳头不是打人的,是用来点赞的。伸开手也不是打人的,是用来鼓掌、赞美同学的,对吗?”
点赞与掌声温暖了爱动手打人的凯凯,教会孩子为同学送赞美。这些年的从教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班主任要在一个个细节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一件件小事中引领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