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途径思考

2014-11-14 00:34周泉发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周泉发

摘 要 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陆续完成技术合作阶段,并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期。顺利完成这个过渡期,需要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中心选址、项目内容确定、专家遴选、项目设计及认真的实施过程等。

关键词 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可持续发展 ;途径思考 ;援非

分类号 F324.3

2006年在中国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向非洲国家庄严承诺将在非洲建立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这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陆续于2007年后获批,并进入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为期1年,技术合作为期3年,所以到2014年底,技术合作期基本结束,随之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根据合同要求,各示范中心可根据自己的经营所得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或引进企业参与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建设。由于示范中心各承建单位和受援国的具体情况各异,示范中心的建设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可持续发展思路和途径也各有千秋。目前看来,实现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不外乎以下2种可能,(1)通过自身造血;(2)借助外来资金。结合工作实际,对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思考。

1 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对项目建设的思路

近年来,笔者的工作一直服务于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亲身经历了它的基础设施建设期和技术合作期。要实现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符合几个条件。一是项目选址。地址宜选择在具有一定农业生产条件且距离人口数量较大的城市不远的郊区,这样便于示范中心的产品销售,便于对外展示试验成果,便于援外专家的生活,便于与受援国政府及中国驻外使领馆和经商处交流,便于利用城市便利的基础设施等等。二是项目内容的选定。项目内容宜选择针对受援国国计民生且承建单位比较熟悉的种养殖项目,这样便于项目得到受援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便于项目早出成果,便于在试验出成果后寻找投资伙伴并很快实现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三是项目专家的遴选。非洲国家大多地处热带或亚热带,项目承建单位在遴选农业项目种养殖专家的时候需要有热带农业的基本常识,这样在专家遴选过程中可以避免许多未来建设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困难,如:热带地区的气候状况、适合种植何类作物、需要哪些设施和技术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隶属中国农业部,承建的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选址在受援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市以南16 km处,部分享受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援建该国农场的基础设施。由于过往农场项目移交后变成了“交钥匙”工程,该国没有能力继续维持项目运行,导致农场很快变成了“关门工程”。因此,新建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得到了刚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并赋予了这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选定项目的时候极大地关注到受援国国计民生需求,结合自身技术优势,选择了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4个项目,它们是木薯、玉米、蔬菜种植和蛋鸡、生猪养殖。木薯是该国的主粮,玉米是饲料主要原材料,属长线项目。蔬菜、鸡蛋和猪肉是人们尤其是驻刚中资企业大量需要的食品,项目耗时短、见效快,属短线项目。这些项目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如:木薯、玉米可用于养殖业,猪粪、鸡粪作为生物肥可回馈种植业;木薯和玉米作为大宗作物,试验成功后可以作为与企业合作并谋求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试验田收获的木薯和玉米可以转化成饲料,鸡蛋、鸡肉、猪肉和蔬菜可以直接投放市场,部分满足中资企业和当地人们的需求,且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快速回收资金。

由于项目选址、项目内容以及项目专家遴选都符合当地市场需求,所以示范中心的种植和养殖产品供不应求。通过近3年的建设,示范中心现有蛋鸡存栏6 000羽,明年将达到10 000羽;生猪存栏90头,年底将达到200头;蔬菜面积2 hm2,近期将达到2.67 hm2;木薯面积8 hm2,并已经找到了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高抗木薯品种;玉米面积1.33 hm2,目前仍在寻找适合当地种植的饲料玉米品种;大豆面积5.33 hm2,每公顷产量与中国国内普通大豆品种产量相当。随着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深入,这些数据还将不断更新。

木薯是非洲大部分地区的主粮,包括刚果(布)。由于非洲国家长期以来疏于农业投入和管理,导致这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陆农业缺乏化肥、农药、优良品种、种养殖技术、基础设施和劳动工具等,因此,木薯产量都很低,在刚果(布)仅为9~12 t/hm2。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派来的专家在自己承建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经过2年的对比,发现了当地的高产高抗品种,并实现了试验种植37.5~43.5 t/hm2。这个试验成果在理论上极大地提高了刚果(布)未来木薯年产量,并完全有可能很好地解决该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对解决非洲大陆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个利好消息。

由于取得了上述成果,企业正慕名而来与该示范中心洽谈项目合作事宜。

2 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经验

中国援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承建单位是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所属的湖北省联丰海外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示范中心位于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博望里区莫桑比克农业研究院南部研究所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承建单位同时具有农业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且体制比较灵活。承建单位选择了自己熟悉并符合受援国需要的项目,如:粮食、棉花和蔬菜,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畜禽养殖项目。更重要的是承建单位在湖北省商务厅的直接领导下,较好地引导了中国国内企业尤其是湖北省本省企业和农工“走出去”发展。通过示范中心这个平台,引导国内企业到莫桑比克开发的农场和公司已达8家之多,输出农技人员和农工180余人次,大量种植粮食作物、棉花、甘蔗,开展肉鸡和淡水鱼养殖,在“走出去”开发农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引领作用[1]。

由于中国援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选址好,选项准确,可持续发展准备工作动手早,且得到本国地方政府和受援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引领中资企业和农工“走出去”工作中走在了其它示范中心的前面,所以该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备受瞩目。

3 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途径思考

3.1 热带农业技术

赤道横穿非洲中部,非洲大部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和农业呈现显著的热带特点。农作物以木薯、玉米、大薯、红薯、水稻、旱稻等为主,水果以香蕉、芒果、木瓜、橙子等为主。作为援外项目,首先自己要掌握先进的热带农业技术,了解受援国农业发展需求,缓解其粮食安全危机,这样才能使项目承建单位迅速完成种植和养殖试验阶段,找到适合当地的品种,为引进企业实施大规模开发创造条件,并为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争取时间。

3.2 成果展示,并服务于当地政治与经济,从而获得受援国政府的支持

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对外援助项目,有着严格的任务要求。试验、展示、示范、推广是各承建单位对外的承诺。因此,示范中心务必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向受援国政府展示中国先进农业技术,并为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做好技术和物资储备。这样无疑对当地未来的农业经济和相关加工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同时也将给受援国带来稳定的政治因素,自然也能够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3.3 发挥技术优势,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示范中心承建单位在选择项目内容时必须紧紧围绕受援国的迫切需求,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做到长短结合、大小有序,为未来规模经营做好技术和物资储备。大多数非洲国家由于长期经济落后,农业投入不足,生产条件较差,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国几千年来对农业和粮食的重视以及由此积累的丰富的精耕细作经验、个体小农经济和简易的劳动工具等都非常适合非洲的落后农业现状。因此,以粮为主、协调发展,可以作为借鉴。

3.4 合理利用2种资源和2个市场

非洲大部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热带农业资源丰富。与中国热区有着资源互补、优势竞争的特点,可以成为热带农产品补给的重要基地,对中国外交有着战略性意义[2]。中国热带地区面积小,资源稀缺,热带农业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合理利用好非洲热带农业资源和中国广大的农产品市场,不仅有利于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满足国内市场对热带农产品的迫切需求,缓解进口压力,降低中国对其它热带地区国家农产品依赖。

3.5 做好宣传工作,适时引入合作企业

示范中心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承建单位独自承担全部经费是很难想象的。因此,与其它企业合作是必然。多年来,国家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发展。但由于对非洲投资环境不了解,又苦于没有好的项目,虽然跃跃欲试,但终究谈“非”色变而望洋兴叹,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部分企业进入非洲,大多也是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业的企业屈指可数,资金投入也非常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进入非洲,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跟进,抢夺市场和资源。因此,示范中心需要做好宣传工作,适时引入合作企业,实现多项利好。

3.6 搭建大舞台,合作不排他

示范中心是个平台,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各种合作模式都可以尝试,经营范围也可以放大。从投资规模看,可分为对示范中心全额投入和选择项目投入;从经营范围看,可拓展为农机具销售、农产品加工、进出口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吸纳的企业越多,示范中心对外影响力也就越大,平台上的企业也更能产生优势互补效果,形成一个强大的企业团队。

3.7 服务当地中资企业

驻外中资企业员工远离国土,来到一个生僻的国家,生活起居难免有些不适应。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主要从事水稻、旱稻、玉米、蔬菜、蛋鸡、肉鸡、生猪等种养殖活动,后期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中资企业员工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这对于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尽快融入驻外中资企业这个大家庭是个很好的契机。示范中心可以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生产符合企业员工需求的农产品。这样既便于示范中心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3.8 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

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选址大多在乡村,它的健康安全运行离不开周围村民的理解、帮助和支持。示范中心的土地很可能是国家从毗邻的村落征调或置换来的,示范中心从事种养殖所需的工人更多也来自这些村落,因此,示范中心的生产、管理、用工制度、生活习惯等无一不与当地村民发生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矛盾,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甚至带来生命财产安全隐患,如:制度不清晰,奖罚不分明,容易挑起中心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工资待遇和用工制度不合理,容易引起民事诉讼;管理不到位,容易引起内外勾结偷盗行为等等。

除了与当地村民营造和谐邻里关系外,还要和附近的中资企业搞好关系。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棘手问题,许多技术问题是当地人无法解决的。这时候伸出来的援助之手将使你倍感温暖。

综上所述,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要求承建单位具有大局观念,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实现走得出去,站得住脚,并能长期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援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运营顺利[EB/OL].[2012-08-16].http://www.hbccpit.org/center/htm/482156471548.html.

[2] 王庆煌,孙好勤. 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综合报告篇 我国现代热带农业的基础及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南极环境保护法律规制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