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对策研究

2014-11-14 01:55王荣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王荣娟

[提要] 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制度的完善,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5日

在当今经济条件和形势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务之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随着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内部控制理论必须随之发展,不断地创新,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要改变现状应采取以下具体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观念

现在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静态的控制,是制衡控制,是对主观故意与客观失误的控制。在当今形式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主要来源除了企业内部的人之外,更多地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不可预测和把握的多方面因素,更多的是由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要防止和避免企业整体目标决策失误的控制,诸如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变革的失败、人力资源管理不当、组织结构的失衡、无形资产开发重视不足等,它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减少盲目性为前提。在内部控制中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在思想观念上要转变旧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观念,围绕人的价值管理来展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协调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环境控制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使企业内每个职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表现人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

二、实现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融合与衔接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思想中都体现出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内部控制思想产生的假设前提,也是内部控制程序和控制措施的中心内容,是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的重点考虑原则,其核心内容就是不相容权利(职务)相分离,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前提下,如何保护所有者实施控制权,保障管理者实施经营权,保证监督者实施监督权,保证企业内部经营系统的有效运转。

公司内部治理解决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需从公司治理入手,实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衔接。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所以只有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将公司内部、外部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消除内外部治理之间的界线,在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参与决策,实现他们在决策上的真正合作,并共同寻求股东的参与,实现各方利益共赢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治理型公司赋予董事会以内部控制核心地位,要求他们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修订、运行、执行、监督承担法律责任,让内部控制框架充分地体现企业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等公司内部治理要素的要求,保证公司治理目标与内部控制目标的一致性,实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与融合。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控制

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建立,频频爆发舞弊丑闻的同时,公司面临的经营和财务风险不断增加,风险程度不断提高,以致公司破产不断出现。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的同时,公司舞弊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的防范就成为了现代企业制度所必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风险监控部门或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监控管理机制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分析机制、风险处理机制和风险责任机制,风险监控机制要能有效运转,它必须以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为前提。

四、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

由于成本效益及规则有待完善等原因,现在还没有办法对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信息进行披露,所以我们建议先对管理当局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做出强制性的披露要求。对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我们应该做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定期报告,建议同年度报告一起披露。披露中应表明管理当局就旨在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出具评价报告,并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签字盖章;负责年度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出具验证意见书,与对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书一同披露;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从公司角度对内部控制制度出具审查意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宜采取相对固定的形式,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管理当局有责任建立和维护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结构和程序,以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准确性;声明已经遵循有关的标准和程序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所评价的内部控制的主要方面进行简要描述;控制评价的结论性意见。如果通过评价活动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应披露重大缺陷,并专项说明拟采取的纠正措施,并且保证除了已披露内部控制重缺陷之外,不存在其他重大缺陷:如果报告期内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过程发生重大变化,应说明重大变化情况及影响;对报告期后内部控制发生的变化或其他情况的说明。

五、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管

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的一整套支持系统,如果系统紊乱或不起作用,目标无从谈起。因此,内部控制的监管是公司会计监管的核心和基础,是公司会计监管之本。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法规、制度与国外相比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明确,但缺乏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监督和检查等监管方面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是对内部控制监管的企业范围还比较窄,如证监会的规定只涉及到公开发行证券的金融机构。这种状况致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存在或形同虚设。

六、加强内部控制能力,提升和整合其他能力

内部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关注企业能力体系的变化,更加注重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投资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开发设计能力、形象策划与品牌建设能力、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能力、创新与拓展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等,更多地侧重于企业的经营者、融资来源渠道、投资合作空间与伙伴的选择、企业文化品质、形象策划中介组织、专家智慧、媒介宣传和造势、可利用的政策支撑空间等。在所有这些能力之上的是企业的制度能力,这是当今经济条件下企业最重要的能力。只有通过加强制度能力,才能提升和整合其他能力。

七、加强企业全社会和企业内部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支柱。一个缺乏信用和信任的社会,其社会交易总成本明显增高,社会秩序会明显出现混乱。信用已经被提到是一种生产力、一种竞争力、一种资源等高度来认识和理解,甚至把信用与资金、品牌、技术和管理一样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视作企业的无形资产。依据中央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指示,大力弘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精神,要大力宣传诚信观念,树立的诚信形象,打造诚信品牌。

八、结语

首先,内部控制是一个管理问题。内部控制是在管理及管理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与管理及管理学相生相伴着成长起来的,内部控制推动着管理科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其次,内部控制获得迅速和普遍的重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审计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化;再次,内部控制应该被放在公司治理的高度来认识,实现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融合与衔接,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高度协调一致。内部控制问题涉及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制度的完善。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理顺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控制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汉文.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与审计势在必行.会计之友,2005.

[2]池建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商场现代化,2006.

[3]古淑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经济问题探讨,2006.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