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中“英雄”的正面、侧面和对应面

2014-11-14 15:18·石麟·
明清小说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英雄

·石 松 石 麟·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的潜逻辑过程与逻辑结构》(项目编号:13YJA751040)阶段性成果。

在明清小说中,“英雄”是最为常见的形象和意象。然而,“英雄”这一概念的涵盖面实在太过广泛,而且还可分为很多类别,诸如民族英雄、爱国英雄、市井英雄、农民英雄、巾帼英雄等等,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对“英雄”进行着限制和区分。更有意味的是,“英雄”还有派生物,如奸雄、枭雄,又从侧面体现着“英雄”内涵的变异。而最令人出乎意料的则是“女英雄”、“巾帼英雄”这类相沿习用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或曰是一种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来极不严谨的表述。其实,早在晚清就有人看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与“英雄”相对应的概念——“英雌”。因此,以大量的小说作品描写实际为例,来阐释“英雄”正面、侧面和对应面的概念,就成为一件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英雄”的正面解释和表现

“英雄”这个词,我们今天使用的频率很高。但要是冷不丁地问那么一句,什么是“英雄”?恐怕要将不少人难住。是呀!英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去查字典、辞典。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比较生僻的词汇一查辞书马上就弄清楚了,但对于那些自以为没有问题的词汇,却往往越查越糊涂。“英雄”一词就是典型例证。且看权威的《汉语大词典》对“英雄”的三项释义:

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实在话,这三项释义都不能令人满意。第三项显然是后起的现代义,古代的人肯定不这样看。前两项则主要是侧重点不同,一个指“英雄之才”,一个指“英雄之德”。但第一项显然以偏概全,第二项则更是循环论证。而且,更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三项释义都丢掉了“英雄”的一半——雄性。

其实,英雄乃是“英”与“雄”的搭配。“雄”指雄性亦即男性自不待言;那么,何以谓之“英”呢?同样是《汉语大词典》,对“英”的释义可就太多了。但看了半天,能与“雄”搭配的“英”只有其中第三项:德才超群的人。接下来,该辞书举了三个例子。《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文子·上礼》:“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宋·刘过《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词:“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以上三例,应该都与女人不沾边。因此,所谓“英雄”也者,最简明的解释就是:德才超群的男性。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英雄人物,古代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也不少,甚至还形成一类专写英雄故事的章回小说——英雄传奇。

如果从中国古代小说史的角度着眼,则可以说最古老的题材类别就是描写英雄故事的作品。从《燕丹子》到《李寄斩蛇》,从《干将莫邪》到《补江总白猿传》,再到中晚唐剑侠小说如《红线》《聂隐娘》《昆仑奴》《僧侠》《车中女子》《贾人妻》等,直到五代的《虬髯客传》,述说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色各样的英雄人物。而从元末明初开始出现的章回小说,更是写尽千古英雄。《三国志通俗演义》为首的历史演义小说歌颂的是在一朝一代的兴衰成败过程中建功立业的历史英雄人物——帝王将相,《水浒传》领衔的英雄传奇小说则更多地歌颂了那些辗转于庙堂与草泽之间的英雄个人、英雄家族、英雄群体,《西游记》示范的神魔怪异小说又另辟蹊径写出了神游八极、魂系九天的神话英雄、仙话英雄,就连《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也是属于他那个特殊的拜金时代的“英雄”人物。入清以后,描写英雄的小说更是蔚为大观,从杨家将、薛家将、罗家将到说唐、说岳、说呼,直到平西、平南的五虎,还有各种剑侠、盗侠、仙侠,最后一直影响到旧派、新派武侠小说。这种云蒸霞蔚的局面说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中华民族崇拜英雄,中华民族的各阶层人士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于是,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就通过在那个时代最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传媒方式——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顽强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说句大实话,成千上万的中国古代小说作品表现得最多的题材实际上是两大类:英雄气和儿女情。进而,也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两大基本品格: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当然,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则是那种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作品——近现代武侠小说。

对此,先哲时贤研究甚多,我们且不去说它。这里,笔者更感兴趣的则是在英雄辈出的中国古代小说中,居然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英雄之另类——奸雄。

二、“英雄”的侧面之一:奸雄

什么是奸雄?

《荀子·非相》有“奸人之雄”的说法:“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荀子的意思是指那些淆乱是非的辩士,由此引申,后世多以“奸雄”指弄权欺世、窃取高位的人。如《汉书·司马迁传赞》:“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以上那些“奸雄”,所指都是某一类人、某一些人,而就目前所知,在中国历史第一个荣膺“奸雄”称号的个人应该是东汉末年的曹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晋·孙盛著《异同杂语》云:“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这位许子将名劭,是当时最会“相人”者,正是他给曹孟德举行了“奸雄”授衔仪式。对于这一精彩“话柄”,根据《三国志》及其裴松之注写成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汝南许劭有高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耶?”劭不答。又问,劭曰: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卷之一《刘玄德斩寇立功》)但是,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荣获“奸雄”称号者又远远不止老瞒一人,而是前赴后继的若干个。且看:

却说汉献帝驾还许都,归宫室,至晚泣诉与伏皇后曰:“可怜朕自即位以来,奸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卷之四《曹孟德许田射鹿》)

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于有德之人,此鼎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天下争横,人人称霸。黄巾纵横于巨鹿,张邈问罪于陈留,袁术建号于寿春,袁绍称王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卷之十九《孔明祁山破曹真》)

维曰:“司马昭奸雄过于曹操,既杀王经,夷其三族,安肯存亲侄于关外领兵也?故知其诈也。”(卷之二十三《姜伯约弃车大战》)

你看,曹操以外,还有董卓、李傕、郭汜、张邈、袁术、袁绍、刘表、吕布、司马昭等等,甚至还有“泛指”的奸雄群体——黄巾军领袖。

自《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奸雄形象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尽管其中某些人物的“历史时代”比曹操要早,但因为塑造他们的“文学时代”都晚于《三国志通俗演义》,故而,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曹操的奸雄儿孙。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辨明:明清小说中的“奸雄”形象是可分为泛指和专指两类的。

先看“泛指”的奸雄:

如今再说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正是:说时节妇生颜色,道破奸雄丧胆魂。(《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社稷凌迟,宇宙倾覆,奸雄竞逐,郡县土崩。(《隋唐演义》第三回)

隋亡时,据地称王者共有二三十处,总皆草泽奸雄。(《隋唐演义》第五十六回)

只见眼前一座大门,西边站立无数狰狞恶鬼,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阳世奸雄,伤天害理皆由你。”下联是:“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横匾是:“你可来了”。(《济公全传》第一百五十回)

当时释、道二门轮回的,皆为帝为王,历世久远;其魔道出世的,虽称帝称王,非草莽凶逆,即篡窃奸雄,多招杀报。(《女仙外史》第二十七回)

裴天雄传令说道:“从今下山,只取金银,不许害人性命。凡有忠良落难,前去相救;若有奸雄作恶,前去剿除。山上立起三关、城垣、宫殿,竖立义旗是‘济困扶危迎俊杰,除奸削佞保朝廷’”。(《粉妆楼》第二十九回)

少年道:“我上年到苏州城里北寺中间耍,听得和尚打着铙钹说道:天地开辟以来,一代一代的皇帝都是一尊罗汉下界主持。唐虞时揖让,汤武时征诛;后来列国纷争,秦汉吞并,有以仁义得国的,有以奸雄得国的,其间千态万状,不可计数,总是那冥冥中一位罗汉作主。”(《豆棚闲话》第八则)

由上可见,泛指的“奸雄”,一般来说都是那些位高权重或有所作为的人物,但专指的“奸雄”情况可就复杂多了。

首先是其他小说作品中的“曹操”形象或近似于曹操的人物,如:

又说了一本《诸葛亮大破曹营》,直说到曹操割了胡须落荒而走,大家听得都笑了。湘云道:“曹孟德做了一世的奸雄,也有倒霉的时候。”(《红楼真梦》第十回)

四方之盗贼蚁聚,六合之奸雄鹰扬。血浸郊原,骨填沟壑。孙仲谋袭父兄之势,割据江东;曹孟德挟将相之权,跨存中夏。豫州奔逃江表,孔明奋起南阳。领兵于已败之间,授任在危难之际。(《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袁绍、曹瞒、苻坚皆以奸雄之才纵横天下,而至败亡,则皆以百万。(《女仙外史》第六十一回)

正是:“莽因后父移刘祚,操纳娇儿覆汉家;自古奸雄同一辙,莫将邦国易如花。”杨坚即了帝位,称为隋文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说唐全传》第一回)

却说越公乃朝廷元辅,文帝隆宠已极。当陈亡之时,将陈宫妃妾女官百名赐与越公为晚年娱景。越公虽是爵尊望重的大臣,也是一个奸雄汉子。(《隋唐演义》第十六回)

引人注目的是,除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外,写这种“曹孟德式的”奸雄最多的小说作品是《东周列国志》,如书中的郑突、崔杼、齐景公等等均是:“郑突奸雄世所无,借人成事又行诛。傅瑕不爱须臾活,赢得忠名万古呼。”(第十九回)“昔日同心起逆戎,今朝相轧便相攻。莫言崔杼家门惨,几个奸雄得善终!”(第六十六回)“若侯犯能御叔孙,更分兵据郈,迎侯犯归于齐国;若叔孙胜了侯犯,便说助攻郈城,临时便宜行事。此是齐景公的奸雄处。”(第七十八回)而其中,尤以郑庄公最具“奸雄”风范,且看冯梦龙的描写和蔡元放的评点:

又有诗说庄公养成段恶,以塞姜氏之口,真千古奸雄也。诗曰:“子弟全凭教育功,养成稔恶陷灾凶。一从京邑分封日,太叔先操掌握中。”(《东周列国志》第四回)

庄公奸雄多智,隐下宋、卫袭郑之事,只云:“寡人奉命讨宋,今仰仗上国兵威,割取二邑,已足当削地之刑矣。”(《东周列国志》第七回)

郑庄公急齐之急,果是理之当然,然而毕竟是奸雄声口。盖恤邻救灾,君子之事;而开口便先将报施说来,便仍是奸雄身分。心本奸人之心,而所行却

是君子之事,此其所以为奸雄也。(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回前总批)“心本奸人之心,而所行却是君子之事,此其所以为奸雄也”。蔡元放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正是给奸雄做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历史上和小说中的奸雄大率如此,而“曹孟德式的”的奸雄更是如此。从历史人物来看,郑庄公是魏武帝的师傅;从文学人物看,“阿瞒”是“寤生”的楷模。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奸雄”师父居然还影响了一位杀伐决断的女性——《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请看有正本第六十八回的一段回前评:“余读《左传》见郑庄,读《后汉》见魏武,谓古之大奸巨滑,惟此为最。今读《石头记》,又见凤姐作威作福,用柔用刚,占步高,留步宽,杀得死,救得活。”在这位评点者看来,王熙凤也是一位堪与郑庄公、魏武帝比并的“奸雄”。

《红楼梦》中还有一位奸雄,那就是贾雨村。在甲戌本《红楼梦》的脂批中,对贾雨村是“奸雄”“英雄”夹杂而称之的:“奸雄心事不觉露出”;“写雨村真是个英雄”(第一回);“此亦奸雄必有之理”;“此亦奸雄必有之事”;“此亦奸雄必有之态”(第二回)。

其次是那些奸而不雄的“奸臣”,也在某些小说作品中被称之为“奸雄”,例如:

四斗五方旗影扬,九宫八卦阵门开。奸雄童贯摧心胆,却似当年大会垓。(《水浒传》第七十七回)

黄生问道:“贵官是那个?”薛媪道:“是新罢职的吕相公。”黄生大怒道:“这个奸雄,敢以美人局戏我!若不看你旧时情分,就把你叱咤一场!”(《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长脚邪臣长舌妻,忍将忠孝苦诛夷。愚生若得阎罗做,剥此奸雄万劫皮!(《喻世明言·游酆都胡母迪吟诗》)

不戮大臣虽是忠厚之典,然奸雄误国,一概姑容,使小人进有非望之福,退无不测之祸,终宋之世,朝政坏于奸相之手。乃致末年时穷势败,函侂胄于虏庭,刺似道于厕下,不亦晚乎!(《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且说两奸雄,是日退朝,孙秀与胡坤随着庞洪回至相府。(《万花楼》第十八回)

诗曰:丹心贯日老梅公,耿介天生傲睨衷。邪正从来难并立,空将侠气委奸雄。话说卢杞将柬帖递于内侍,献于皇上,天子一见大怒。(《二度梅》第七回)

先时有许多不怕死的官儿,不但未将严嵩父子动着分毫,并连他的党羽也没弄倒半个。谁想教个新进书生,到成了大功。真是出人意外。只十数日,便遍传天下皆知。正是:避雨无心逢内宦,片言杯酒杀奸雄,忠臣义士徒拚命,一纸功成属应龙。(《绿野仙踪》第九十一回)

可笑嵩贼居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爵位至此,尽勾受用。毕竟要招权揽势,饕餮无厌。看到他这下场头,无论家业冰销瓦解,并其一身亦不能保。回思前日气焰,不过一朝春梦。古来奸雄那一个不是如此结局,而后之效尤者,犹代代不绝,岂不可叹!(《梦中缘》第十四回)

东楼是个奸雄,分外有些诡智,就晓得未到之先有人走漏消息,预先打发开去了。(《十二楼·萃雅楼》第一回)

刑部得旨,即刻行文各处巡抚,行文地方官,将魏忠贤开棺凌迟。崔呈秀开棺枭首。其时俱在寒天,尸尚未坏,都正了法。不独见者抚掌称快,即天下闻之,莫不庆奸雄之伏诛。(《梼杌闲评》第五十回)

再次,“奸雄”还可以用来指那种有贼智的或胆大妄为的英雄人物:

卢俊义引着军兵,都赶到关上,一齐杀入文安县来。把关的官员,那里迎敌的住。这伙都到文安县取齐。似此以伪乱真,有诗为证:伪计归降妙莫穷,便开城郭纵奸雄。公明反谍无端骂,混杀腥膻顷刻中。(《水浒传》第八十五回)

阮英同着老奸雄,去奔一座德胜营,黑夜之间往前走。兵营不远面前迎。金亨领着阮英,由银库的窟窿钻进屋内。(《小八义》第六十四回)

顷刻皆入,嘉靖遂将不见了张德龙的事体说与三大臣知悉,且着各大臣想他的原故。……刘俊道:“若逃回湖广,主上何难兴一旅的师擒回?谅奸雄未必如此浅呆。他见性命所关,非投往别国,则委身贼人。断无面目江东再见。”(《绣戈袍全传》第三十七回)

最后,“奸雄”中也有最为不堪者:坑蒙拐骗的社会渣滓或仗势欺人的土豪劣绅乃至汉奸卖国贼:

两道粗眉,明露奸诈。一双刁眼,暗隐祸胎。耳小唇薄非人类,鼻歪项短是奸雄。逢钱急写借帖,天下无不可用之钱。遇饭便充陪客,世上哪有难吃之饭。挑词架讼为生理,坑崩拐骗是经营。此人姓史,名丹,字不得,外号人称铁公鸡,素日专讹人为生。(《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回)

负奇冤烈女骂奸雄,溅热血公堂飞白刃。且说钱小姐在祁侍郎家厅上把祁观察着实抢白了一番,祁观察只气得白瞪着两只眼睛,一句话都讲不出来,只一叠连声的叫道:“来来来来来!”(《九尾龟》第八十五回)

这奸雄见色昧心,用机关,使圈套,把花子虚的老婆偷瞧。勾引着上了梯,从墙上半夜里成交。(《续金瓶梅》第四十五回)

话说梅心泉听说魏企渊到了,霍地立起身来,把两袖一捋,预备一顿精拳头结果他的残生性命。看官,这桩事情倘使真能办到,世界上少了一个坏人,社会中除去一个民贼,爽爽快快、干干净净,不要说看官们愿意,就是在下编书的也快活不已。无奈,魏企渊这奸雄恶贯尚未满盈、贼运效不当尽。梅心泉等他,他这晚偏偏不到,进来的光是钱瑟公一个子。梅心泉急问:“这奸贼不来么?”瑟公茫然道:“你问的是谁?”心泉道:“是汉奸,是卖国贼。”(《十尾龟》第二十回)

经过以上巡阅,我们大致可以明确,古代小说中所描写的“奸雄”,其实是一类至为复杂的人物形象。但是,问题还有更为复杂的一面,与“奸雄”几乎成为同义词的还有“枭雄”。

三、“英雄”的侧面之二:枭雄

要弄清枭雄是什么,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枭”。根据工具书的解释:1.鸟名。猫头鹰一类的鸟。亦为鸟纲鸱鸮科各种鸟的泛称。旧传枭食母,故常以喻恶人。《诗·大雅·瞻卬》:“懿厥哲妇,为枭为鸱。”朱熹集注:“枭鸱,恶声之鸟也。”“故此懿美之哲妇而反为枭鸱,盖以其多言而能为祸乱之梯也。”2.骁勇,豪雄。常含有强横悖逆的意思。《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崇虎贪残气更枭,剥民膏髓自肥饶。”3.魁首,杰出者。《淮南子·原道训》:“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漻寂寞,为天下枭。”高诱注:“枭,雄也。”

进而言之,对“枭雄”的解释,也就建立在“枭”的以上几项释义的基础上。1.凶狠专横。《文选·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张铣注:“枭,恶鸟也;雄,强也。言操如恶鸟之强也。”2.指强横之徒。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群盗就哺无术,岂能持久,将见枭雄日渐消沮。”3.骁勇雄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4.雄豪杰出的人物。《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以上工具书中引用的材料两次提及刘备是枭雄,可见,三国历史上的刘玄德的的确确是位“枭雄”。有趣的是,在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称刘备为“枭雄”的人就更多了:“枭雄玄德掣霜锋,抖擞天威施勇烈。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卷之一《虎牢关三战吕布》);“刘备世之枭雄,久必为荆州之患,可就令今日除之”(卷之七《玄德跃马跳檀溪》);“刘备以枭雄之姿,有关、张熊虎之将,更兼诸葛亮用谋,必非久屈在人之下者”(卷之十一《锦囊计赵云救主》);“况刘备世之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吴侯,便夺荆州。心术如此,安可同处乎?”(卷之十二《庞统献策取西川》)

除《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而外,在其他通俗小说作品中也出现了“枭雄”形象:

话说子牙看罢山,只见山脚下一股怪云卷起。云过处生风,风响处见一物,好生跷蹊古怪。怎见得:头似驼,狰狞凶恶;顶似鹅,挺折枭雄。(《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

此处枭雄,乃一怪兽。

有数十个枭雄,兀自苦战。亦俱被素臣等刀剁剑斫,不留一个。(《野叟曝言》第八十一回)

此处枭雄,是与朝廷对抗的“贼将”。

忽被梁间一罐桐油打将下来,六人身上俱被溅着,各叫疼痛,惊起从人,乱成一片。正是:谁识枭雄多禁病,从知暗箭胜明枪。(《野叟曝言》卷一百零一)

此处枭雄“六人”,俱乃广西峒苗首领。

二人携手回到房中,谑浪一番。上床罗带徐解,柳腰款摆。一个是能征惯战的枭雄,一个是贪争酸吃醋的怨妇。(《绣戈袍全传》第六回)此处枭雄,乃与他人妻子通奸的医生王廷桂。

但云卿系枭雄反贼,目无君上,阴谋不轨,恐其在外煽惑愚民纠党为乱。故合行出示外,并绘云卿形图,颁行天下。不论文武军民人等,捉获解京,立封万户侯。(《绣戈袍全传》第十九回)此处枭雄,乃逃亡在外的忠良之后唐云卿。

杨幺方接饮而尽。因对郭凡道:“人言泥马渡江,果有枭雄之度。偏业有余,心中畅快。”(《后水浒传》第四十一回)此处枭雄,乃造反英雄杨幺眼中的宋高宗。

由上可见,古代小说中的“枭雄”形象,如同“奸雄”形象一样,成分尤其复杂。但在一般人心目中,“奸雄”的典范还是曹操,“枭雄”的楷模仍为刘备。二人相比,当然首先都是英雄人物,而且都善于伪装自己,但在奸诈方面,刘备较之曹操毕竟稍逊一筹。

四、“英雄”的对应面:从“枭姬”到“英雌”

出人意料的是,因为刘备是千古第一“枭雄”,连带他的一位夫人也“枭”了一把。明代唐文凤有一首《枭矶》诗,根据诗中描写,在宣城江边有一“矶”,上有庙宇,乃为纪念孙权妹妹刘备妻子孙夫人所建,故诗人称赞孙夫人为“女英雄”(参见《梧冈集》卷三)。如是,由“枭雄”刘备,引出一位纪念枭雄之妻的“枭矶”,这本来就有几分传奇色彩了。不料,“枭矶”后又演变为“枭姬”,再往后,“枭”字又加上“女”字旁,变成“ 姬”,她的故事还被谱写成京剧。

据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载:“《孝义节》:孙夫人死后,天帝嘉其节烈,敕封为 姬;孙乃托兆于吴太后,乞建庙宇;母醒,如言建造 姬祠。”

终于,“枭雄”之妻得到了“ 姬”的光荣称号。但笔者实在难以保证,那位性格颇为强悍的孙夫人如果听到后人送给自己这么一个奇怪的称号以后是否会感到由衷的高兴或会心的一笑。愚以为,她可能更喜欢唐文凤对她的称谓——“女英雄”。

然而,就是这“女英雄”三字,却是大大有问题的。为什么呢?如果按照本文一开始对“英雄”的正解——德才超群的男性来解释“女英雄”的话,就会得出一个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答案:女性的德才超群的男性。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女英雄”这个概念或这个词语是不能存在的。但人们就这样约定俗成了,你有什么办法?须知,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这样约“定”而俗“成”的。

但也有冲破约定俗成而标新立异者,请看下面这则资料:

1903年,留日湖北学生办的《湖北学生界》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支那女权愤言》,重提“子见南子”,则又关乎“女权”。作者署名叫“楚北英雌”。“英雌”的使用很有时代特点。这是一位女性,据说是《湖北学生界》编辑、留学生王璟芳的夫人王莲。为什么她要取“英雌”之名呢?她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是称赞“英雄”、“大丈夫”,从来没人说“英雌”、“大女子”。她自命“英雌”,就是想把历史的污点清除掉。“英雌”在晚清曾流行一时,比如秋瑾的弹词《精卫石》,其第一回名叫“觉天炯炯英雌齐下白云乡”。如果使用“女英雄”,“女”修饰“英雄”,显然有矛盾之处,而“英雌”则是用“英”来修饰女性,女性处于一个中心位置。

在晚清至民国初年的小说界,“英雌”形象更是大量出现,并形成一道特异的风景线:“‘英雌’形象是晚清‘新小说’所提供的一类独特人物面相,并呈现出强烈的民族国家叙事话语特征。从晚清到民元,在对‘英雌’形象的‘知识考古’中,不仅可以找寻出从性别‘缺席’的‘英雌’到性征鲜明的‘女人’形象的嬗变谱系,亦可以梳理出从晚清的‘英雌’到民元前后《妇女时报》中‘女侠’形象的嬗变图谱,这一形象的嬗变必然牵动着其所隶属的民族国家叙述话语的改变。”

好一个王莲,好一个秋瑾,好一群英雌形象,好一个“英雌”概念!

只有真正的“英雌”才能提出“英雌”的概念。

生动、新颖而又毫无疑义的概念。

注:

①《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96-297页。

②③《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619、1069页。

④⑤⑥⑦[46][47][48][49]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9、200、900、1107、51、338、523、577 页。

⑧[30]冯梦龙《三言·醒世恒言》,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59、446页。

⑨⑩[19]褚人获《隋唐演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594、157页。

[11]《济公全传》,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723页。

[12][17]吕熊《女仙外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98、703页。

[13]《绣像绘图粉妆楼》,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页。

[14]艾衲居士《豆棚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

[15]郭则沄《红楼真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16]洪楩编,谭正璧校点《清平山堂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新1版,第310页。

[18]周树德校注《说唐全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20][21][22][23][24][25]冯梦龙编,蔡元放评《东周列国志》,岳麓书社 2002 年版,第123、484、585、27、43、50 页。

[26]俞平伯辑《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中华书局1960年新1版,第496页。

[27][28]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4 页。

[29][39]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052、1173页。

[31]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285页。

[32]冯梦龙《三言·警世通言》,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67-168页。

[33]《万花楼》,豫章书社1981年版,第105页。

[34]惜阴堂主人《二度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38页。

[35]《中国艳情孤本小说》(卷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8页。

[36]李修行编次《梦中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页。

[37]李渔《十二楼》,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38]刘文中校点《梼杌闲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55-556页。

[40]《小八义》,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41][53][54]江南随园主人《绣戈袍全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42]《济公全传》,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579页。

[43]漱六山房(张春帆)《九尾龟》,荆楚书社1989年版,第587页。

[44]丁耀亢《金瓶梅续书三种》,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473页。

[45]陆士谔《十尾龟》,辽沈书社1993年版,第142-143页。

[50]许仲琳《封神演义》,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359页。

[51][52]夏敬渠《野叟曝言》,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920、1152页。

[55]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416页。

[56]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第100页。

[57]参见夏晓虹《晚清女权思想溯源》,《文史知识》2011年第3期。

[58]鲁毅《论清末民初小说中“英雌”形象嬗变的双重维度》,《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英雄
英雄犬
英雄为何惜英雄
英雄保重
寻找英雄
向小英雄雨来学习
嘎子真是个小英雄
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
能一个人做饭的人,都是英雄
重走英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