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 卉
学校: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
从猜谜认识澳大利亚
作者:曾 卉
学校: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
按照惯例,外教多尼点完名之后,不是学新的内容就是玩游戏。但是那天的口语课却有点出乎意料,她让我们猜谜语。
投影仪上的题目随即弹了出来,“我一般是由纸制成的,但是在澳大利亚我是用塑料做的,我有不同的颜色,而且我的身上有数字和图片,每一个国家都能找到我的身影。”多尼问道,“我是什么呢?”
“盒子!盒子是用纸做的,有的是用塑料做的,而且每个国家都有……”突然,角落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声音。
“不对。”外教耸了耸肩,笑道,“再好好想想。”
“那应该是书,因为书上一般都有数字和图片,而且设计的颜色多变。”另一个同学起哄道。
“还是不对哦。”外教再一次把我们否定了。
虽然我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是总猜不到正确答案,在外教一步步由深入浅的引导下,一个同学似乎有点迫不及待了,“钱!”
“非常棒!确实是钱。”说完,外教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面额为十元的澳大利亚钱币,其上的人物是澳大利亚两位著名的诗人作家班卓·帕特森和玛丽.吉尔默女爵。我睁大了眼睛,竟然真的是用塑料做的!更有趣的是,它不是单调的黑白配而是彩色版,整张钱币的设计也很活泼,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外教多尼告诉我们,她的父母本来住在新加坡,后来由于一些变故,全家都搬到了澳大利亚的珀斯。她长着一副亚洲人的面孔,刚开始我还以为她是中国人,所以只有当她开口说话时,你才恍然大悟,噢,原来她是外国人,而且还是来自南半球的澳大利亚!
猜完谜语,接着到自由提问环节,外教说我们可以随便向她提问,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经历都可以,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她。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对那些工作经历的兴致不高,反而对外教的生活特别好奇。
“多尼,你多大了?结婚了吗……”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个接着一个从我们的嘴里冒出来。
我们又猜了很多遍,几乎没有一个人猜中,“我28岁,现在没想过结婚,澳大利亚人结婚的年龄都比较迟,和中国的传统不一样。”外教说道。
“哇!我觉得你比外教老多了,她看起来才18岁,你看起来28岁了。”我转过头,对旁边的同学说道。
以前曾看过的小说《荆棘鸟》,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她塑造了克利里家族祖孙三代的女性形象,并用古老的凯尔特人流传的传说中的荆棘鸟胸插荆棘,放声高歌来形容她们对爱情执著地追求。面对爱情征途上的重重障碍,她们都曾经茫然失措,彷徨无奈,面对困难,她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结局也不尽相同。
考琳·麦卡洛用一个爱情故事展现了19世纪以来随着女权运动的萌芽和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慢慢觉醒,即: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人格独立,体现出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成长过程。
外教多尼的故事使我了解到了小说里延续至今的澳大利亚女性的婚姻价值观,从一个小小的谜题开始,不知不觉,我感受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更在不断深入的学习中,感受大洋彼岸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心脉的跳动!
点评: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于学习中得乐趣,学习的效果当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