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磊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思潮,对世界的人文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香港的文化研究是世界整个文化研究思潮的一部分,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香港文化研究的兴起有着较为复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原因,但浓重的本土意识,是香港文化研究产生及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香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活跃,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及社会运动(比如1967年的工会暴动事件),而传播科技与电子媒体的急速扩展,又使得文化的生产与流通大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并冲击着香港原有的文化体制和文化观念,社会上对文化的探索、讨论和反思因而趋于活跃。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到八十年代,香港出现了诸多边缘性的文化评论,针对当时香港本土所出现的新的文化现象,比如普及文化(也即大陆所说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当时的许多报章杂志都有关于普及文化的评论,其题材范围包括电视、电影、漫画、流行歌曲、城市潮流,以及年青人文化等。
从总体上来看,这个阶段的研究由于时间、资源或写作体裁的限制,大都依靠糅合个人观察和一些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写成,严格来说算不上是论证精密的著作。然而,这些文章却为多年来被学术界忽略的普及文化打开了一个开放的辩论空间,香港的一些读书人开始向文化研究探问。他们有一些是在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文化研究当中的社会历史分析取向,以“文化”向度拉阔文学研究的范围,从“唯美”、“经典”的视域溢出。这是香港文化研究兴起的基础和先锋,“不过,使得文化研究大步开展的,却是‘九七问题’所引起的‘身份危机’。”台湾学者唐维敏也认为:“香港文化研究的浮现,就现实文化政治来说,主要是因为九七主权转换引发的效应之一。”可以说,九七问题是引发香港文化研究兴起和繁盛的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它使香港人在“彷徨不安”甚至“恐惧”中,愈发躲进香港的“另类身份”,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份问题,思考自身的未来,由此也开始了自觉的文化批判意识。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承继了七十年代学生运动末期提出的“文化批判”意识,以批判传媒及流行文化等课题,作为介入社会和新文化环境的手段。
香港文化研究的兴起除了以上的文化政治方面的原因之外,与香港的学术体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罗永生曾把香港的人文学术生态描述为一个“不对称的公共空间”。原因在于,香港一方面有一个相对强的政治及言论自由空间,在法制传统底下积累了不少社会行动(activisms)、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s)和公共评论(public criticisms)的传统。但另一方面,香港的学术体制,却是一个没有经过有效和全面的“解殖民”过程的官僚殖民学院体制。因此,“在这个体制内,并没有发展出一种能彰显主体性的人文学科或人文研究传统,为相对自由和活跃的社会行动及社会运动,提供足够的人文反思和思想知识资源。这种‘不对称’的状态,亦与社会上一般的反智主义、犬儒心态,以及受这种文化氛围所影响的教育及考试体制息息相关。”
这种不对称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香港学术界既可以对自身的学术封闭状况进行批判,同时这种批判又不会受到难以抗拒的阻碍,由此也就使得这种批判能够得以展开,甚至可以方便地获得体制内的经费资助。比如冯应谦教授就表示,在研究经费方面,香港相关单位与学校行政方面都十分支持,因此从一九九七年至今,他便一共得到三百五十万元港币的研究补助。他不仅能够完成数项研究计划,同时也培养学生写作与出版期刊《香港大众文化》(Journal of Hong Kong Popular Culture),展现策略性介入香港文化生态的动作。此外,马杰伟教授也在发表有关摇滚乐团的论文时指出,香港文化研究的出现,刚好契合了政府部门对于文化议题的高度重视,使得研究成果得到最大的重视与效用。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香港文化研究的兴起与香港知识分子自觉地介入香港的文化政治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香港政府关注香港文化,希望文化研究能对社会产生效用有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香港文化研究强烈的“本土意识”。
香港文化研究注重文化研究在香港的本土化实践,这其中涉及到“本土意识”、“本土”、“本土化”这些核心概念。我们甚至可以说,香港的文化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围绕着“本土意识”展开的。
本土意识在香港学者看来,是一个有着多层次丰富含义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先验的不证自明的本土和本土意识。本土意识也存在着差异和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它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在2008年创刊的《本土论述》中,马家辉从词源学的角度,就指出本土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有各种各样的本土,甚至可以说,“‘本土’在本质上等同于‘本土论述’(discourse,大陆译为话语。——引者注),没有‘论述’,也便没有‘本土’。”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的学者干脆不去谈论或定义本土或本土论述,因为任何定义会有一定的排他性和自我约束性,会遮蔽此概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岑学敏曾列出了几种对本土的理解。对于香港殖民地政府而言,提倡香港“本土”(意识)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去中国化”,是为强化其统治。在左翼那里,本土是“向本地的基层人民的认同、对‘活在当下’所面对的不公不义而抗争。”这里的本土与底层关怀紧密相连。在学院和评论界,本土则是知识分子为香港定位的一种说辞,是害怕自身文化被吞没的身份危机的体现,“于是,在九十年代,不同的在香港,或在美国的香港学者都尝试为香港定义和定位,如‘夹缝’,如‘边缘’,如‘混杂’。”
因此在这里,“谁的”本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与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经验的本土注定是抽象的。但单纯强调经验也往往会落入相对主义之中,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经验。对此,罗永生强调本土意识主体的反思性。罗永生指出,完整的主体性是包含了历史存在环节的主体性,而不是以工具理性为框架的抽象的单面的主体,因为这种主体,把人从自身的文化、历史、传统、社群、以至自然中割裂出来。“主体性归根结底是以本土生活共通的生活经验、价值和感情为基础,自觉地和反思地探问未来,并能彰显存活在本土生活空间的人的主体性。”没有主体性觉醒的本土性,它所关注的仅仅是地方色彩、生活方式、方言、生活习惯等;由此而建构起来的本土性、地方认同、大都会主义等,往往是一种虚假的排他性的自我认同。这在陈智杰看来,很容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霸权。他认为:“香港并非一言堂,重建本土论述也必须强求共识,百花齐放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构建一个对话的场域,让社会不同的声音,对香港本土论述的不同诠释、以至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能平等对话”,从而可以防止新的文化霸权的出现。
总之,以建构的观点看待香港的本土意识,关注香港本土的复杂性,是香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吴俊雄在《寻找香港本土意识》(1998)一文中,把香港本土意识分为了四个层次:生活风格、日常常识、意识形态和系统论述。吴俊雄认为,要谈本土意识,就要分清是在哪个层次。因为在本土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政党、港英政府、中国政府以及不同的大众传媒都在各个历史时刻扮演某种角色,它们相互之间如何妥协,对抗或互不平衡,都需仔细审视。“寻找本土意识本来就是一种夹杂历史新知与现实政治角力的举动。”马杰伟就具体分析了电视媒介是如何建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的。比如在60-70年代,香港电视,尤其是电视连续剧把大陆人塑造成愚昧、落伍、贫穷、浅薄等“乡下佬”的形象,与香港人那种聪明、精明能干、有见识、富有摩登的形象形成对比,进而建构香港人的自我身份认同。在80年代,香港电视工业受到很大打击,电视的文化意义减弱、工业化增强,电视的影响力减弱,而走向通俗、庸俗的路线,由此削弱了对香港本土意识的建构。在80-90年代,中港间的政治事件影响了香港电视媒体的宣传,香港电视中大陆节目频繁出现,这一方面增强了香港人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认同,但另一方面又对大陆政治有着深深的担忧,从而产生了自我认同上的矛盾。
总之,本土意识在香港学者那里绝没有被本质化,而是一个理解香港文化的开放的场域,而这也正显示了香港文化研究强烈的本土意识。
重视文化教育,重视文化研究对现实的实践意义,是香港文化研究本土化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在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身上有着典型的体现。
1997年7月,岭南大学的通识教育部(School of General Education)被要求建立一个新的文化研究学位课程(BA,Hons),1999年9月,该计划开始启动,并获得了相关院系如社会系、中文系、英语系等的支持。2000年9月,文化研究系正式成立。2000年9月,文化研究系开办了第一批研究性的硕士(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课程和哲学博士(PhD)课程。2003年开办了全香港第一个自负盈亏的文化研究授课式兼读硕士课程(Master of Cultural Studies)。目前,文化研究系主要就这几种课程。
文化研究系对整个的文化研究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规划,包括培养的长远目标(aims)、具体目标(objectives)、学习效果(outcome)、本地特色(characteristics)等。其中,文化研究系注重理论联系香港的本土现实,培养具有回应香港现实的专业技能人员,这也是文化研究系所注重的本土特色。比如在长远培养目标中,强调让学生们关注当代世界活生生的文本和语境,提高他们对他们每天必须要面对的文化实践和社会机制的独立判断能力。在具体目标上,包括使学生能对亚洲大都市如香港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实践形式形成批判性的观点,并根据国际文化研究来理解本土个案;使学生在其社会和职业生涯中培养一种坚实的自我取向感,以及批判性地和创造性地反映中国,尤其是香港当前的文化现状和变迁的历史情势。而其课程培养有两个首要的效果,一是生产具有跨学科文化知识和文化研究技能的公民,二是培育我们的毕业生具有批判的和实践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广泛的文化就业机会,包括媒体和文化产业、教育、商业、公共服务和社区工作。
总之,岭南大学选择这个创新的文化研究学位课程,通过一种创造性的和严格的文化教育规划回应了社会的需要。本地化教育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培养学生的一个主导性方向,这在担任文化研究系的主任陈清侨及其他老师那里也有阐述。陈清侨曾指出,文化研究系的研究团队大多曾经/正在参与不同的社区实践或文化、社会运动,并关注不同的现实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在地”与“全球”的交汇和联通,贯彻在课程的设计之中,更于此大前提下,倡议通过不同的公共渠道和方式,走到课堂以外,介入社会,思考生活,推动文化践行在社会历史面向的落实和应用。在谈到招收兼读授课式硕士生时陈清侨指出,此课程“旨在培养本土的研究人才,为在职的文化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提供以文化研究为共同学习的学术平台。其后,我们又针对教育改革中的新高中通识课程教学的需要,在2005年开办专门为中学老师而设的通识教育后学士文凭课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Liberal Studies)。”文化研究系的教师罗永生也指出,岭南的文化研究“着重在教室的脉络下,重新整理文化研究的多元传统,批判地吸收这些多元传统下所积累的多样知识资源,并将之转化成一种既有批判反思指向,亦有实际效用,让学生在课堂外也可以付诸各种形式的文化践行的学问。所以,在课程设计和内容编排上,课程以开放的进路,同时吸纳美国、英国、澳洲等地的文化研究发展经验,并积极在亚洲、中国及本地汲取有关文化研究发展的成果,贯融在课程内。”
总之,文化研究系力图把文化研究与教育结合起来,但这里的教育更强调的是面向香港现实生活的教育,是要把文化研究运用到现实中的教育。这是文化研究系,也是整个香港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罗永生在《文化教育对文化研究的挑战》一文中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罗永生指出,文化研究有三种存在方式,一是在某些学科内,以文化研究作为其中一种分析工具或理论进路的文化研究;二是在不同学科的边缘地带,起着某种挑战或颠覆性知识作用的文化研究,三是成了教学和研究机构的一部分,以课程(学科或准学科)形式存在的新的“文化教育”。岭南大学的文化研究系是第三种。
罗永生认为,在新的文化和知识生产与文化知识消费体制中,需要我们重新反思学院化文化研究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追问文化研究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从事文化研究究竟意味着什么。罗永生指出,对这些问题的反复拷问,远远超过了“知识分子”如何“捍卫”文化研究的理想传统的问题,也超过了文化研究应否和“建制”合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做出妥协的问题。“它反而迫使我们去审视,当‘知识分子’的生产和再生产已经脱离了它原先‘理想中’的土壤,在新的并不断被体制一再重整的文化教育空间底下,我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位置上,如何重新思考‘文化’到底是什么?以及什么是未来文化研究的可能性?”罗永生指出,文化研究在香港虽然有助于把香港乃“文化沙漠”的殖民主义迷思粉碎了,也把“香港乃东西文化交汇地”这种陈词滥调复杂化了。“可是,我们仍要追问,从长远的角度看来,文化研究如何可以转化文化教育/文化学习,使之成为一种能动性(agemcy)的来源,而不仅是一种建筑在理论概念上,让人仅仅站在某种道德高地的空间批判姿态。”“事实上,将文化研究不单看成是一种属于研究者(知识生产者)的理想(一种研究方案),反而将它同时视为一种‘教育’的理想(一种‘教育方案’)的话,我们就要直面‘文化研究’与新的‘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追问文化研究与教育的关系,不仅仅是突出文化研究的教学,更是要把文化研究与香港现实、与人的能动性介入现实结合起来,把文化研究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我想这是文化研究的核心,也是其最终目的,否则文化研究躺在学院中是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的。文化研究系的许多学生也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点,并付诸实践。如陆洁玲就说:“对于我而言,文化研究已经不只是一个学科、一个研究方法,而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过程。我所领略到、所体验到的‘文化研究’是以知识作为介入点,关注一所大学的一个学系怎样做教育工作,怎样介入社会及其文化政治。”也正如此,文化研究系更注重运用民族志方法具体调查研究香港的现实。比如游静对澳门少年感化院里那些被密锁起来监管、被法院判为“重犯”、刑期由一年到多年不等的12-16岁“女童”所做的影像调查分析,使我们看到这些所谓的“罪犯”、“边缘者”、“问题制造者”,其实在内心与正常的人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是国家的机器的控制强化了这些青年人的这种偏见身份。
总之,文化研究在香港学者那里,绝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更是一种教育,一种现实的关怀,它“探讨自我改变的可能,探讨群体改变的可能,由此孕育令危机转化为新的思与行的可能。”
香港文化研究对本土意识的追寻,可以说是香港文化研究的一个根本特色,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研究是不同的,即香港文化研究并不是要解构精英文化或对抗国家权力,而是用作打开讨论空间和描述曾经失声的本土文化的可能性。马杰伟对此做了较为充分的阐释。他指出,香港的文化研究是在特定的去殖民化和再民族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出现的。在战后的几十年里,香港是一个没有民族皈依的殖民地。为了不引起政治冲突,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都避免对当地文化施加过多的民族主义影响。这就意味着,很多年来,香港人都没有强烈的历史或民族叙事来定位自己的主体性。所以,香港文化研究学者对本土身份的表达的关注更甚于对国家权力的抵抗的关注。这和国家权力高度显见的大陆的文化研究旨趣是截然不同的。此外,在阶级关注上,香港与大陆不同。香港经济发展快,阶层流动性强,阶级界限模糊,“重视阶级抵抗的文化研究理论在香港的语境中是不可能直接应用的。”这和大陆不同。第三个不同是高雅文化问题。香港是一个移民社会,作为一个移民社会,香港的文化结构并不尊崇精英文化,香港的大众文化争论并不强烈。或者说,香港并没有明显的本土精英文化与庶民文化的对立。这与大陆显然是不同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香港文化研究执着于自身的本土性,并力图通过与教育结合,把文化研究付诸实践,这是我们需要从香港文化研究中所得到的启示。
〔注释〕
①“六七暴动”,亦称六七左派工会暴动、五月风暴。1967年5月于香港爆发。香港亲共的左派在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展开对抗英国殖民政府的暴动。事件由最初的罢工、示威,发展至后期的暗杀、放置炸弹,结果有数十人在暴动中丧失性命,另外超过八百人受伤。六七暴动是香港发展的分水岭,促使港英政府改善施政。
②出于行文美观考虑,后文关于“本土”、“本土意识”、“本土化”等概念,除非引文,不再加引号。
③网址http://www.ln.edu.hk/cultural。关于文化研究系成立的背景和过程,除了查阅文化研究系的网站外,还可参阅陈清侨:《从文学到文化研究的三重主体:批评、体制、教与学》,载王晓明编:《中文世界的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另外,本节相关内容除注释外,主要参阅该网站内容。
〔1〕罗永生.前言·文研十载来时路〔A〕.罗永生主编.文化研究与文化教育〔C〕.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10.
〔2〕罗永生.文化教育对文化研究的挑战.罗永生.文化研究与文化教育〔C〕.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10.
〔3〕唐维敏.台湾问题的(不)在场证明:侧记2001年香港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J〕.文化研究月报,2001(4).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04.htm.
〔4〕马家辉.没有“论述”,何来“本土”?〔A〕.本土论述编辑委员会、新力量网络编.本土论述2008〔C〕.香港:上书局,2008.
〔5〕王慧麟.创刊感言〔A〕.本土论述编辑委员会、新力量网络编.本土论述 2008〔C〕.香港:上书局,2008.
〔6〕岑学敏.本土 Lost In Translation〔A〕.本土论述编辑委员会、新力量网络编.本土论述 2008〔C〕.香港:上书局,2008.
〔7〕罗永生.迈向具主体性的本土性?〔A〕.本土论述编辑委员会、新力量网络编.本土论述2008〔C〕.香港:上书局,2008.
〔8〕陈智杰.警惕文化霸权——为重建香港本土论述的社会场域把脉〔A〕.本土论述编辑委员会、新力量网络编.本土论述 2008〔C〕.香港:上书局,2008.
〔9〕吴俊雄.寻找香港本土意识〔A〕.吴俊雄、张志伟.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97-2000(修订版)〔C〕.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10〕马杰伟.电视文化的历史分析〔A〕.吴俊雄、张志伟.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97-2000(修订版)〔C〕.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8〕张炳良.香港“身份”迷思〔A〕.本土论述编辑委员会、新力量网络编.本土论述 2008〔C〕.香港:上书局,2008.
〔9〕朱耀伟、张美君.导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A〕.朱耀伟、张美君.香港文学@文化研究〔C〕.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10〕陈景辉.本土运动的缘起〔A〕.本土论述编辑委员会、新力量网络编.本土论述 2008〔C〕.香港:上书局,2008.
〔11〕陈清侨.总序?文化研究与“拾文化”系列〔A〕.罗永生.文化研究与文化教育〔C〕.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10.
〔12〕陆洁玲.“无权”还是一种“威胁”?一个关于年长妇女的文化研究〔A〕.罗永生.文化研究与文化教育〔C〕.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10.
〔13〕游静.在操演与不操演之间:看被囚少年的影像实践〔A〕.罗永生.文化研究与文化教育〔C〕.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10.
〔14〕刘健芝.文化研究的关怀〔A〕.罗永生.文化研究与文化教育〔C〕.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10.
〔15〕马杰伟.周边视角:香港的话语文化研究.〔A〕.托比·米勒.文化研究指南〔C〕.王晓路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