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营造学社之路的感动

2014-11-13 02:15
大众摄影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社古建梁思成

摄影师程源津拍摄了大量的古建照片,相比单纯的审美目的,他认为摄影是可以有用处的,拍摄古建,记录和审美都不是目的,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古建的价值,并开始保护身边的古建,才是摄影之用。

——编者

“梁林”带给我的感动

在四川宜宾的李庄,2013年雪花纯生“寻踪营造学社之路”大型主题外拍活动拉开了序幕。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三位教授,一路上讲解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李庄这个小村庄发生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的极其艰难时期,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成了营造学社的办公和居住场所。梁思成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将实地的测绘记录,画成规范的图纸,抢救着中国的古代尚存的建筑,以防在战争中毁灭而无法复原。大强度的体力消耗和脑力劳动,使林徽因病倒了。梁思成在妻子林徽因生病的时候,卖掉了手表和钢笔换来了鱼和肉,来维持一家人的一顿饭。我站在营造学社的旧址前,默默地想了良久。中国的学者知识分子虽无缚鸡之力,拿不动刀枪上战场与敌寇搏杀,但民族之傲骨尚存。贾珺老师说起这样一个故事:女儿梁再冰问母亲林徽因,倘若日本鬼子打到了李庄了怎么办时,林先生指着远方奔腾的江水坚定地说,那就是我们最后的归宿。

在西南联大的旧址上,今天依然保存着梁思成先生用最简单的材料设计的教室,走进这一间间的教室,我仿佛听到了中华民族学子呐喊的声音:起来,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每个人都在发出最后的吼声……我的泪水夺框而出,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人文情怀注入古建摄影之中

我们在拍摄古建筑时,常常会被建筑独特的形式和华美的装饰所吸引,却忽略了建筑本身和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摄影中又将如何把人文的情怀融入呢?虽然从功能上看,摄影只是表现手段,但如果只单纯地理解为表现手段,是不完整的。其一,要将其本质性的东西在拍摄古建筑中呈现出来,把摄影捕捉瞬间的能力发挥出来,构成生动的内容来支撑整个作品。其二,在理解古代建筑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遗产的同时,还要知道人类的生活和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民族,在建筑中都得到了不同的体现,因此才形成了变化多端、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通过把人们的生活和建筑环境相融合,利用摄影的手段构成新的视觉审美,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祖先留下的建筑文化的意义。其三,人在建筑中的灵魂作用。在时间的长河里,人一代又一代的轮回在建筑中,形成的民俗现象很直接地附着在建筑物的内部和外在,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随建筑而存在或消亡。总之,在保留的建筑空间里,我们要读懂它存在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利用摄影的手段表现出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带给我们的审美取向。感受美的不同形态在古建筑中的呈现,看到人类文明的各种文化现象在建筑里的交织。

拍摄古建筑时与人沟通的重要性

我在拍摄古建筑的时候常常会主动和生活在里面的人们进行交流,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背景,找到切入点,恰当地表现出建筑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云南普洱的碧溪古镇拍摄时,一户人家的门口有一只小春燕飞了出来,我带着一学生走了进去,75岁的老奶奶在刨自家种的萝卜,78岁的老爷爷招呼我们坐下。我找出话题和两位老人聊天,当问起他们在这房子里住了多少年的时候,老爷爷告诉我们,他们都是汉族,这房子有400多年的历史,古时候,运送茶叶的马帮都会在这个镇住一宿,这里为马帮配套服务的行业比比皆是。他一会儿指着门簪上的雕刻给我们介绍,一会儿又说起家族曾经的历史,老奶奶则热情地拿手上新鲜的萝卜招呼我们尝,我们欣然接受。在彼此的一番闲聊中,我和学生的拍摄也顺利地完成。出来后学生问起我,为什么愿意和他们聊那么久?这样,首先是可以消除陌生感,让被摄者在很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其次一栋房子的来龙去脉就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充满着历史的影子,让我们有了亲切的感触,于是照片也因着摄影师这一份独特感情的注入而变得生动。

民族性特征在建筑摄影中的体现

在不同民族居住的房屋中,可以看到他们呈现出的不一样的外观特点,极具本民族色彩,从内在的布局里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的不同。比如,白族人喜欢盖大房子,在墙壁上画满着装饰的图案。而高山民族布朗族人的房子四面透风,晚上从里面可以看到星星。还有在平地水边生活的傣族人,木楼里的二层全部铺着凉竹席。在了解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后,在建筑摄影时才会将民族特点充分呈现出来。如果光从表面上看,你体会不到他们的建筑里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哈尼族的粮仓为什么比住宅盖得更讲究?平地的房子为什么用方柱子?潮汕地区的碉楼为什么会是中西合璧的特征?当你弄清楚了这背后的原因,拍摄时才会有目、有理解地进行主观创作,而脱离了民族文化语境的理解,甚至曲解他们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生活习俗,只注重外在形式的好看与否,只能说算是完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摄影可以是呈现出主观表现的景象,只有抓住民族建筑的内在之魂魄,才能真实、恰当地展现出中国古建筑的真正魅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社古建梁思成
深化微观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外国语学社研究》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古建军
中国营造学社藏书源流考
厦门市同安丰翼美术学社日记画
古建抗震有绝招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