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同其他爱好者追逐名山大川、日出日落之后,相信不少摄影人也想尝试拍一些更加个性化、属于自己内心的风光,如何从理念、技术上实现这些?一起跟着王强来体验一下吧!
Q:你的作品似乎多以西湖为题,请问如何从身边很熟悉的题材中寻找新的灵感和拍摄点。
A:我生在西湖,长在西湖,拍西湖是情理之中的事。
熟悉身边的题材并非无聊的重复拍摄,每天重复拍摄熟悉的题材很难会有突破。建议:一是要平时多在透视方面加以训练,掌握透视技能程度越高,作品的空间就越大。二是不要一味使用小光圈,从最近到最远都是清晰的片子很难出意境,而且很难摆脱明信片的感觉。运用大光圈拍摄时形成的背景虚化,可以使画面有虚实对比,容易体现出意境。
Q:你的作品简洁,而且多以小的场景为主,请谈谈你是怎么看风光摄影里的“宏大”与“微小”?而你又为何关注这些小的场景?
A:作品简洁对我来说是根本。我也有很多大场景的作品,但我从没感到“宏大”与“微小”有什么区别,美本无大小,我要表现的是美。场景越大瑕疵越多,相对出片率较低。
Q:风光摄影中对光线的要求很高,在你的拍摄中,会选择什么样的光线?
A:光线是摄影人的生命线,我更喜欢在弱光下进行创作。
弱光条件下拍摄,除了选择合适的曝光组合外,由于长时间曝光,一支稳固的三脚架必不可少;此外,快门线也可以有效减少按下快门时可能出现的抖动。
Q:如何做才能让画面中传统文化的意味更浓?
A:建议初级阶段者多看影展,等掌握摄影技能后“远离”摄影圈。想要让画面中传统文化的意味更浓,请多看中国画。在拍摄时也可以通过天气、环境等选择来营造传统文化的意境,比如我喜欢在雾天、雨天、雪天这些容易体现意境的天气拍摄。
Q:如何让作品显得简洁?仅仅是画面元素少就可以了吗?
A:想让作品显得简洁,首先要做到心无杂念,才能达到眼无杂物。仅仅让画面元素少是不够的,一幅好的作品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抓住主题后,其他元素加以有效的控制(一切元素必须为主题服务的)。
控制画面元素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我会选在雾天拍摄,避免掉很多干扰物;用大光圈拍摄,也可以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后期加以控制,可以把不需要的东西去掉。
Q:画面色彩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为了达到这样的色彩效果,在拍摄时应该运用什么技巧?为什么?
A:色彩不能过,我的片子饱和度从不会太过,过于浓艳的色彩常常会使照片失去淡雅的传统文化的感觉。我常常会把相机设置在低饱和、低对比、低感光度上。
另外,我喜欢在清晨拍摄。清晨高色温呈现出的蓝调,单纯却有意境,会增添画面的静谧感。
Q:常用的器材有哪些?为什么这样选?
A:我用尼康系列。具体用什么相机、镜头,应该根据个人的需求来选择。
以前我常用的镜头定焦居多:28mm、50mm、200mm、100mm、300mm、500mm折返镜头。现在会用到变焦镜头,相对以前而言,现在的变焦镜头在体积、重量以及画质上都完全可以达到要求,24-70mm、70-200mm、300mm、500mm折返。
当然,拍摄时必须要用三脚架,以确保画面稳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