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泽东文化思想中的文化自觉

2014-11-12 01:12:03王长煜张琳敏
南北桥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

王长煜 张琳敏

【摘 要】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就体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充分理解毛泽东文化思想中的文化自觉对推进当今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文化思想 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33

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从青年毛泽东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都彰显出了毛泽东文化思想中建设新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高度的热情,这就是毛泽东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受到新思潮的启发,1919 年成立了“新民学会”,并创办《湘江论坛》,旨在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激发人民群众起来和旧习惯旧势力作斗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领导苏区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苏区的文化建设,强调文化工作要为革命斗争和阶级斗争服务,指出文化斗争是“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着动员民众的一切力量,加入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创造革命的新时代”。[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在一切为这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应当适合战争的需要,要广泛发展大众的文化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2]毛泽东从抗战和解放区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注重干部教育,积极培训大批抗战干部;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大众的文化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接全中国解放,建设新中国,毛泽东提出创办各类干部学校,有计划并迅速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他强调“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旧社会留下来的污泥浊水。”这都表明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和建立新中国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956 年4 月28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面提出了著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随后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3]这个方针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和艺术的繁荣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文化发展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

从农村文化到苏区文化、从抗日文化到延安文化以及执政之后文化的转变,这是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社会变迁,逐步呈现出了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分化,毛泽东基于自身的农村调查,对中国的农村文化进行了透彻的摸底和解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农村文化观。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不断前进,毛泽东逐渐发现这种农村文化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于是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鲜明地提出了一条新的文化建设的思路:“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工于工农群众精神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4]苏区文化对于几百年来靠私塾、庙会、宗祠来延续文化的农村来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先进性,充斥着新鲜感。对于苏区文化,虽然他不是那样的精致,流传也不是很广泛,但他确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实践的精神象征,特别是广泛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可以看作是毛泽东根据革命需要所倡导的先进文化的初创形态。从农村文化到苏区文化的转变使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文化土壤和所要解决的文化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感受。这些,都无疑成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深入思考和实践先进文化问题的必要经验,更是毛泽东对农村文化到苏区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1936 年,毛泽东以领袖身份做了第一个关于文化问题的讲话:“要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化工作只有投身到促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运动中,才能大有作为。”[5]抗日文化的确立,表明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再以苏区文化的阶级性标准来衡量、要求和倡导文化建设。是否属于进步的文化,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不是配合抗日战争这一最大的政治形势,是不是反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一根本的民族利益的要求。在抗战爆发后,大批向往光明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奔赴延安,并迅速在延安及陕甘宁边区汇聚成颇具规模的抗日文化大军,除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这一规模最大的群众性文化团体外,还成立了大量全国性的文化协会,这使得延安文化获得了极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新进文化的时代内涵发生改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的思考和实践在调整中正确把握了文化发展的规律。从抗日文化到延安文化的深化,意味着毛泽东对先进文化的思考拉开了新阶段的序幕。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特别是在推进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毛泽东强烈感受到在社会进步和文化现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新中国成立之初,所面临的是杂然纷呈的文化现实,当时很多人都带着旧时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痕迹,这就与毛泽东的预期存在着差距与不协调。于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延安经验来推进先进文化的创造,为了营造能够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氛围,对原有文化的改造也就成了必然。正是在一场持续的文化改造过程中,毛泽东对新中国成立前构想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实践和普及,逐渐演变成为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倡导和构想。这些文化思想和文化演变都源自于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1934-01-21.

[2]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3.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毛泽东选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3.

[4]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R].1934.

[5]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R].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1.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查与研究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查与研究
文化强国视域下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
中州学刊(2016年12期)2017-01-17 15:58:21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以文化自主自觉为内核推进泰拳市场产业化进程
武术研究(2016年10期)2016-12-15 19:59:31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人民论坛(2016年31期)2016-12-06 11:32:02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8:55:47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20:15:12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理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3期)2016-11-04 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