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生蕹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2014-11-12 12:05:20赵犇宛汉斌王立华王锡明钱娣闫海霞曹布霆
长江蔬菜 2014年16期
关键词:蕹菜主茎叶面积

赵犇,宛汉斌,王立华,王锡明,钱娣,闫海霞,曹布霆

(江苏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3001)

蕹菜,又称空心菜,分为旱地栽培和水田栽培,在江苏北部地区栽培水蕹菜一般采用旱地直播,从春到秋均可播种。目前在江苏北部地区设施栽培面积逐渐上升,大棚内连作障碍问题日益严重,在大棚内淹水条件下栽培水蕹菜既可以缓解保护地的土壤连作障碍,又能充分利用设施资源,具有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目前对于水蕹菜的研究往往关注肥料对水蕹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1],而关于种植密度对水蕹菜生长指标影响的研究较少。本试验在秋季大棚内淹水条件下对不同密度水蕹菜的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其目的是为了明确水蕹菜的适宜生长密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案

试验于2013年10月15日至11月30日在淮安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32°43 N,118°12 E)大棚内进行。选择适合在水田栽培的青梗水蕹菜品种大地601。于9月30日在育苗棚内采用有机基质穴盘育苗,当水蕹菜3叶1心时,选取长势一致的水蕹菜于10月7日移栽到大棚内,每穴2株,

试验设3个密度处理,其行距相同,均为30 cm,设株距分别为20,30,40 cm,分别用P20,P30,P40 表示。基肥统一为有机肥,施用量为27000 kg/hm2,不施追肥。小区面积为2 m×6 m,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2013年10月8日进行施肥,试验地土壤与有机肥充分混匀。每个小区之间垄用薄膜覆盖,深度为50 cm,防止水分发生侧移。因为空心菜生长侧枝比较多,不便管理,所以在苗期将草除干净,并经常浇水保持水层3~5 cm。

1.2 测定方法

调查茎粗、株高、叶片数、鲜样质量,方法是从10月15日开始每10 d定株调查一次茎粗、株高和叶片数,同时随机取样4株计算鲜样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的水蕹菜主茎株高的变化

由图1可知,随着移栽后天数的增加,不同密度的水蕹菜株高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P20处理的株高明显高于P30和P40处理,其中移栽后38 d的P20处理水蕹菜主茎株高最高。不同密度处理的水蕹菜主茎高生长速度均随移栽后天数增加逐渐减缓。

2.2 不同密度的水蕹菜主茎粗的变化

由图2可知,随着移栽后天数的增加,不同密度的水蕹菜主茎粗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移栽后8 d,不同处理之间的水蕹菜主茎粗差异不显著,其他移栽后天数的主茎粗P40处理明显高于P30和P20处理,其中移栽后38 d的水蕹菜主茎粗最大。不同密度处理的水蕹菜主茎粗生长速度均随移栽后天数增加逐渐减缓。

2.3 不同密度的水蕹菜单株叶片数的变化

由图3可知,随着移栽后天数的增加,不同密度的水蕹菜单株叶片数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水蕹菜单株叶片数在不同密度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明显,其中移栽后38 d的水蕹菜单株叶片数最多,为45片。

2.4 不同密度的水蕹菜单株和群体生物量的变化

由图4可知,随着移栽后天数的增加,不同密度的水蕹菜单株生物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不同密度处理之间水蕹菜单株生物量差异明显,但以P40处理的单株生物量最高。不同密度的水蕹菜群体生物量随移栽后天数逐渐增加,P30处理的群体生物量最高,而且与P20和P40相比差异明显。

2.5 植株生长指标与单株和群体生物量的关系

由表1可知,除主茎高与单株生物量不显著相关外,其他指标与单株和群体生物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主茎越高,主茎越粗和叶片数越多,越有利于水蕹菜群体生物量的积累。

图1 不同密度的水蕹菜株高随移栽后天数的变化

图2 不同密度的水蕹菜茎粗随移栽后天数的变化

图3 不同密度的水蕹菜单株叶片数随移栽后天数的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群体生物量与植株生长指标密切相关。云岚等[3]的研究结果表明,草原3号杂花苜宿6个无性系的分枝数、株高与产量相关性较高。Liang等[4]研究报道农艺性状与产量显著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紫花苜蓿莲长和分枝数对产量影响最大,而叶片数和节间数对产量影响较小。本研究中水蕹菜的单株生物量与叶片数和主茎粗显著相关,说明水蕹菜主茎粗增长速度快,叶片数多,有利于水蕹菜单株生物量的积累。

图4 不同密度的水蕹菜单株生物量(A)和群体生物量(B)随移栽后天数的变化

表1 植株生长指标与单株和群体生物量的相关性

密度是水蕹菜产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中,水蕹菜种植株距从20 cm增加到40 cm时,生长指标均呈增加趋势,说明生长空间充足有利于单株水蕹菜的生长。有研究表明,牧草在生长初期,随着叶面积的增加,光合产物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提高,当叶面积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叶面积再增加导致叶片间相互遮荫,而呼吸作用随着叶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干物质积累减少,从而使牧草生长缓慢甚至减产[6~8]。虽然密度降低有利于单株水蕹菜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水蕹菜群体生物量的积累。本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达到水蕹菜群体生物量的最大化,行距30 cm时,适宜移栽株距为30 cm。

[1]吴凌云.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福 建 农 业 科 技 ,2009(1):63-64.

[2]姚宝全,黄梅卿,蔡开地.蕹菜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 [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4):32-34.

[3]云岚,云锦风,郭淑晶.草原3号杂花苜蓿无性系生产性能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6(4):63-66.

[4]Liang G H L,Riedl W A.Agronomic traits influencing forage and seed yield in alfalfa[J].Crop sci,1964(2):394-396.

[5]何芳兰,裴明祥,王继和,等.刈割频度对四翅滨藜生物量累积及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J].草地学报,2009,17(1):79-87.

[6]刘晓冰.日本的作物生理研究进展[M].世界农业,1998(7):21-23.

[7]陶建新.叶面积系数简易计算方法[J].中国棉花,1977(5),5-8.

[8]李学军,李立群,张瑞轩,等.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979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的特点[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6):1054-1057.

猜你喜欢
蕹菜主茎叶面积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种子(2021年7期)2021-08-19 01:46:58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
中国马铃薯(2017年1期)2017-03-02 09:15:46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重点分析和突破
重庆万州无公害蕹菜生产技术
长江蔬菜(2016年10期)2016-12-01 03:05:34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