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4-11-12 03:00安成立刘占德刘漫道赵俊兴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农技推广模式探索

安成立+刘占德+刘漫道+赵俊兴+张+超+王逸珺+郭学雨+马启峰

摘 要:为了探索适合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完善农业推广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了国家财政部“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项目。通过8a在不同试验站的推广实践,总结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技推广的新模式:即以大学教授牵头,以试验站为载体,以农技人员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提出了3种不同子模式:1+2+2校地技术人员示范村模式,10+10能人示范户模式,6+6+6示范村模式;并提出了9种具体形式:示范形式,培训形式,指导形式,讨论式形,交流形式,访问形式,引导形式,参与形式和会议形式;阐述了不同试验示范站模式的共性,分述了3个试验示范站的运行模式及其效果,同时分析了大学推广模式的优势在实践中的体现,也指出了大学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技推广;大学;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01-0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a New Model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Relying on the

University——Taking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 Chengli et 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for new historical period mode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Northwest A&F University carrie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to explore a new model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relies on the university”project. By thre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and demonstration stations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practice for 4 years,summed up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a new model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universitys some professors,led much pilot station for the carrier,to agricultural workers as the main mod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pose 3 different sub-modes:1+2+2 model village school's technical staff model,the Model 10+10 hotshots household model,6+6+6 model village model;and made a 9 kinds of specific forms:Model forms,the form of training,guidance form,discussion-style shape,forms of communication,access forms,to guide the form,form of participation,the meeting format,elaborated on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stations in different patterns in common,and also pointed out the three pilot demonstration stations operating model and the effects,also analyzed the university to promo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embodiment in practice,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university extension model problems.

Key words: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University;Mode;Exploration;Practice

依据农业推广学原理,借鉴美国大学推广模式和日本农协推广模式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的理论与经验[1-12],结合中国农业、农村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国家财政部提供专项资金设立了“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项目,承担项目的专家教授常年在农业推广的第一线践行,经过几年的探索,这一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已现雏形。自2006年项目启动以来,根据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定的以服务农业为目标,遵循把试验站建在产区、长期坚持、国内一流的原则,不断创新、完善、补充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村设立试验站,笔者现以3个试验站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其模式为:1+2+2校地技术人员示范村模式,10+10能人示范户模式,6+6+6示范村模式,从示范推广模式的共性以及个性进行论述,初步总结出大学推广模式的内容、形式和存在的基本问题。

1 模式共性总述

尽管地域、耕作、社会背景不同,但是大学推广模式有其基本共性。调查研究表明,大学推广模式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推广模式的基本模式

1.1 试验站建设——科技载体培育 试验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以建设地方主导产业和成长性产业以及经济效益型产业为主体,以苹果、猕猴桃、蔬菜、甜瓜、茶叶、核桃、红枣等陕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及小麦、玉米等国家粮食安全产业为突破口,进行试验站的建设。试验站建在产区的中心地带,以发挥最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14-27]。试验站用地由地方政府划拨,基本设施由大学提供。试验站具有科研、教学、示范、培训、咨询、指导、推广和环境监测等功能的基本设施和必要条件。

1.2 技术人员配备——模式主体培育 技术人员是大学推广模式的主体,大学教授牵头[28]是大学推广模式的核心,大学教授与地方技术人员配合以及农民技术骨干的参与是大学推广模式的基本形式。大学以具有专业特长、长期从事科研推广工作,由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专家群组成,对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并制定近期、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技术关键及实施步骤。专家扎根试验站,常年驻站进行科研、教学、技术孵化和推广,在生产第一线指导并解决生产当中存在的重大关键问题。大学给教授配备科研助理,协助工作,同时负责指导、培训地方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统领产业发展,进行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形成以大学教授牵头,以试验站为载体,以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大学推广模式。

1.3 示范模式——示范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依据探索大学推广模式的实践,科研成果的展示示范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1)示范形式:产地示范,大学科技园示范,示范户示范,示范村示范;(2)培训形式:系统培训,基地培训,专题培训,产地培训,田间培训;(3)指导形式:田间指导,个别指导,远程指导;(4)讨论形式:专题讨论,集体讨论,小组讨论,会商讨论,个别讨论;(5)交流形式:对外交流,内部交流,个别交流,专题交流;(6)访问形式:访问农户,访问合作社,访问地方技术人员,访问县乡村干部;(7)引导形式:媒体宣传,技术资料发放,影像光盘播放;(8)参与形式:合作社参与推广形式,行政参与推广形式,专业团队推广形式,农户参与推广形式,企业参与推广形式;(9)会议形式:日常例会,季节农事会,专题会,总结会。

2 模式个性分述

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要求依据学科特点和自然人文社会条件,创新、完善、补充,从而形成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推广新模式。事实上,在探索大学推广模式的实践中,很难用一种或几种模式概括凝练,因此下文对每个试验示范站的个性模式作以分述:

2.1 1+2+2猕猴桃示范村推广模式 试验站设在陕西猕猴桃主产区周至和眉县交界的秦岭北麓的猕猴桃适生区,其推广模式是:大学-试验站-示范村-示范户的1+2+2的模式运行,其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猕猴桃试验示范站推广模式

其模式是1名大学教授加地方县乡科技人员2名,再加村上2名猕猴桃技术骨干形成技术传播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与推广的教授15名,其中常驻10名,和5名科研助理与当地农技推广力量24人联合,重点对7个乡镇的10个村实施技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产业发展,引领陕西乃至全国猕猴桃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实施“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探索以高校为依托的科技术推广模式。其推广的主要内容如下:

2.1.1 建设猕猴桃示范村,辐射带动提升产业水平

2.1.1.1 人员配备 每个示范村由1名县领导,局的一把手负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县农技干部、乡农技干部和农民技术员各1人,共5人组成工作组,常年蹲点负责实施。

2.1.1.2 工作任务 一是每个示范村建设示范园13.33hm2(50户),辐射带动20hm2(50户),示范园优果率达到85%以上;二是全面提升猕猴桃优质产业水平,优化品种结构,推广规范化整形修剪、配方施肥、人工授粉、无公害栽培等项关键技术,每个示范村每年应用2项以上新技术;三是每个示范村每年开展大型技术培训4次以上,培训1 000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周围村组;四是经过5~8a的努力,在眉县猕猴桃生产农户达到每户有一个懂得全年管理技术的“明白人”,全县培养出50名以上县有较强能力的农民技术人才。

2.1.1.3 工作考评 考核领导小组人员:校、县分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和知名专家教授。考核内容包括:(1)驻点天数120d/人·a;(2)培训,每年举行大型技术培训4次以上,1 000人次以上;(3)示范户50户以上,面积13.33hm2以上;(4)辐射带动50户以上,20hm2以上;(5)园貌整齐规范;(6)科技应用每年应用2项以上新技术;(7)技术指导无明显失误,服务对象满意;(8)档案、记录、工作日志达到齐、全、准。考核时间:每年分2次进行,第一次为7月下旬,第二次为12月下旬。考核形式:(1)果园实地查看;(2)查阅资料、记录、档案等;(3)走访服务对象。

2.1.2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快速传播作用,在县电视台开通《猕猴桃科技示范及科技入户工程》栏目,开设《专家面对面》、《栽培技术直通车》、《技术点拨》、《信息空间》等节目,每天黄金时段轮换播出,覆盖全县及周边地区。二是印制眉县猕猴桃周年管理历3万多份,广泛向全县猕猴桃果农发放。三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将各个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广泛告知果农和群众,随时解答果农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四是统一免费为各猕猴桃果农示范户测定果园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提出施服方案。五是帮助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帮助眉县建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40个。六是联系引进猕猴桃客商,开展订单农业,仅前3a分别联系引进上海板扎果业等与眉县猕猴桃果农签订订单销售猕猴桃果品近3万t。

2.1.3 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 一是开展果树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在校内举办陕西猕猴桃产区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每期7d,聘请校内果树等各方面专家授课,每年举办2期,每期7d,培训100人;二是开展果农技术骨干培训。在猕猴桃试验站举办果农技术骨干,邀请园艺学院单位的专家授课,每年举办2~3期,每期7d,培训110多名农民技术骨干。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训,在陕西猕猴桃产区培养出了一大批系统掌握猕猴桃栽培管理果农技术骨干;三是开展果农技术培训。与猕猴桃产区县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到产区举办各种形式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培训班,8a来举办培训班超过200场次,培训10 000多人次;四是每年春季在试验站召开全省猕猴桃各产区县的产、销代表座谈会,交流猕猴桃生产、销售情况及经验教训;五是开通远程咨询系统,通过学校建立的远程咨询系统开展果农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正在与产区果农协会联系建立网络系统;六是办好猕猴桃科技网站。

示范村推广模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科技入户给果农带来了实惠。2006年,按照在陕西省农业主导产区建立试验示范站的指导思想,学校与眉县人民政府合作,在眉县青化建立了猕猴桃试验示范站。随后,学校与眉县政府合作实施了“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带动了眉县整个猕猴桃生产的大踏步发展,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下第二坡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以前全县有名的贫困村靠种植猕猴桃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0年该村示范户的户均猕猴桃收入达到4.2万元,人均猕猴桃收入8 400元。

2.2 10+10甜瓜示范户推广模式 试验站建在西北甜瓜生产的主产区西安市、渭南市接壤的中心地带阎良区关山镇。关中产区素有“中国甜瓜第一乡”的美誉。示范站建在产区中心十分有利推广,示范推广模式以10+10模式运行,进行探索性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其体制、功能、内容和形式。其框架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甜瓜示范站推广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政府合作派出10名科技人员和10名科研助理着重培养10名瓜农骨干和100名重点示范户,组织1 000名示范户,带动辐射10 000个农户,实施“甜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探索以高校为依托的科技术推广模式。其推广的主要内容如下:

2.2.1 技术人员配备——专家团队的形成 专家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是示范站的成败的关键。甜瓜站聘请知名专家王鸣教授为顾问,园艺学院院长邹志荣教授、巩振辉、程智慧、刘建辉、杨建设等不同学科教授为团队成员,聘请地方主管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权利军、邢崇军、郭俊、姚建华、夏锋昌、郭智勇、张宝剑、王博、段永成、房新利等10名农技人员与驻站专家协同工作,对项目的计划及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协调,使项目设计科学、严谨,操作性强,实施顺利。

2.2.2 技术集成——标准化技术体系的形成 甜瓜与棉花套种研究,需要一个多学科联合攻关,包括甜瓜育种、高产优质栽培、设施管理技术研究、土壤营养研究、甜瓜病虫防治技术研究、棉花配套技术研究及储藏运输技术的研究等等,涉及育种、设施栽培、土壤、植病、农经等专业。项目依据前一年各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生产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组装配套,初步总结出陕西关中大棚甜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组装集成了《塑料大棚厚皮甜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优质厚甜瓜栽培技术100问》。主要推广技术是:选择甜瓜优良新品种、采用穴盘育苗新技术,提倡平衡施肥,推广甜瓜专用肥,普及甜瓜四膜栽培新技术,实行双蔓整技术,进行农业综合防病,选用大株型棉花品种,甜瓜定植15d后点播棉花等,将这些技术进行集成,由推广专家进行示范推广。

2.2.3 示范户网络建设——技术通道的形成

2.2.3.1 制定了示范户的入选标准 身体健康,家庭经济较好,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爱好钻研农业科技知识,不保守并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瓜农为示范户。示范户安管理层次由高到低分为核心示范户、重点示范户和示范户3级。

2.2.3.2 制定核心与重点示范户优惠政策 无偿提供技术资料,免费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优惠提供优良种子、瓜苗、专用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优先帮助销售甜瓜产品,年终组织评选,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对先进示范户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对不符合条件的示范户淘汰,对表现好的示范户升级。

2.2.3.3 初步建成了示范户网络 通过对阎良关山、武屯、富平张桥、留古、临潼相桥、蒲城、大荔等100多个甜瓜种植重点自然村进行走访了解,深入农户调查,确定了张小平、赵可和、贾相志、冯朝阳、崔鹏10位农户为核心示范户,落实了100户重点示范户和1 000户示范户(表1)。10位名核心示范户和100名示范户示范面积38.73hm2,辐射带动2 400hm2,示范户平均产量3 340kg/667m2,平均产值达到4 800元/667m2,较产区平均单产2 780kg/667m2,产值3 100元/667m2,分别增560kg/667m2,增加产值1 700元/667m2,辐射带动的2 400hm2,平均单产3 060kg/667m2,产值3 940元/667m2,较产区平均增产280kg/667m2,增加产值840元/667m2。示范推广增加效益3 000万元。

表1 2008年典型示范户产量效益调查

[农户姓名\&示范地点\&面积

(hm2)\&产量

(kg/667m2)\&产值

(元/667m2)\&张小平

冯朝阳

贾向志

余中林

魏天恩

王志明\&阎良关山镇北冯村

阎良关山

临潼相桥

户县余下镇余中村

杨陵区大寨乡关村

扶风县召公镇\&0.43

0.67

2.13

20.0

0.2

0.6\&4863

4809

3612

3300

3354

2800\&12300

8300

4600

3080

9480

3600\&]

2.2.3.4 科技培训 示范站采取技术讲座、相互交流、田间指导、现场咨询、组织参观学习,发放技术资料、电视远程教育等形式宣传普及甜瓜科技知识。仅2007年上半年,举办甜瓜各类技术培训200余期,培训近1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5万份,印发甜瓜科技简报10期4 000余份,结合农时进行多次现场指导与咨询。

2.2.3.5 农资服务网络的技术培训与规范管理 与关山镇政府、阎良农技管理部门组织农资销售户到我站参观学习甜瓜栽培新品种、新技术,并进行了20期技术讲座培训,提高了农资服务人员的甜瓜栽培技术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服务质量。

2.2.3.6 扶持甜瓜销售队伍,建立产销联合协会 为了提高陕西甜瓜的知明度,打造阎良甜瓜高档品牌形象,推广专家教授跑市场,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发达地区进行调研推销,制造名牌产品。印制了专用包装箱6 000个,精美标签3万个,配备了运输周转箱1 150个,扶植阎良武屯瓜果农民协会、富平张桥甜瓜协会、临潼相桥甜瓜协会3个甜瓜协会建立了产销联合协会,组织人员在上海、杭州高档商场进行甜瓜推介,并组织专家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进行我国甜瓜产销情况考察,为市场开拓提供信息。帮助建立产销联合协会,仅2008年外销甜瓜46万kg,其中部分空运到上海高端市场试销。

2.3 6+6+6蔬菜试验示范村推广模式 试验示范站建在西安市阎良区,其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十分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阎良素有全国芹菜之乡的美誉。试验示范站的目标是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围绕建立具有示范推广、试验研究、农民培训、学生实习等多功能于一体,高水平、专业化的蔬菜试验示范中心,为阎良区乃至陕西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示范与服务的目标,分阶段由浅入深地开展工作。其框架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蔬菜试验示范站推广模式

试验示范站的功能定位是围绕建站的目标,突出产学研结合特色,重点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以农民技术培训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技术人才优势、品种成果优势,并与当地产业及地方技术人员的有机结合,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开展试验研究8项,试验研究则既要考虑该产业的前沿性,更要结合当地及全省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开展研究。

本着发挥学校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成果优势的有利条件,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的原则,试验示范与当地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多学科结合的专家团队组建,初步建立了以蔬菜为主,设施、植保、土肥各学科参与的15人专家团队。地方政府将试验示范站作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可靠技术依托,试验站将地方政府作为上级管理部门,随时接受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年初全年计划告知并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年终总结与汇报。与地方技术人员紧密结合,在技术培训、示范户建设、专业合作社扶持、新技术示范与推广等项工作中都和区农技站、乡镇农业办一道,共同开展工作。

3 大学推广模式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大学推广模式的优势 中国是农业大国,科学技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中国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还不能及时有效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比世界发达国低,其转化速度更慢。随着科技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创新、改革、补充、完善、提高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势在必行。为此,大学推广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在大学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当中,充分体现了大学推广模式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势。大学推广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3.1.1 充分发挥了农业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 在4a的探索与实践中的确发挥了农业大学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研究型大学尤其如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具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专家群体,体系健全,学科众多,人才济济。在某一项目实践中,可以在学校范围内,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多学科联合攻关技术难题,解决生产当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也可利用知名专家和离退休的资深专家作为顾问,对项目的计划、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咨询,也可利用相关专家参与项目的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优势。例如,甜瓜示范站就成立了相关专业的知名教授、专家作为顾问,长期在示范站工作的专家不仅仅有甜瓜专家,而且还有来自不同专业,如植物营养专家、农业推广专家、植物保护专家、农业设施专家、棉花专家等等。

3.1.2 缩短了科技推广的路径,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的速度 大学推广模式和以往我国推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最大区别是科技成果在原发地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进入农户,缩短了推广的路径,大大降低了推广成本。无论是新品种的种子,还是其他新技术,一旦品种审定或新技术成熟,农业科技专家就即刻将科技成果进入农村,投入生产,甚至在新品种审定前期就进行小面积示范。在品种审定后,农民已经对品种有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农民接受快,十分有利于新品种的迅速推广,大大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大学的科技成转化率也大幅提升。

3.1.3 拉近了产学研的距离,紧密了产业链的联系,有利于农业向纵深发展 农业科技推广试验站是科研成果的最佳载体,它将生产、教学和科研集中在这里展示,使产业、教育和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产学研的距离。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实习,不同门类的科研专家进行科研攻关,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在试验站这个产业的枢纽关节。在农村就近示范与生产,同时可以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也能长远计划教学的内容、重点、方法,长远制定科研项目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对产业的远景做出安排,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例如猕猴桃试验站,建设在中国猕猴桃种植最大的秦岭北麓的产区的中心地带,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的样板都在站内进行,同时在示范村进行大面积示范,不同学科的专家到世界猕猴桃最发达国家新西兰学习、合作研究,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联合攻关,将产业的产前种苗培育供应、产中栽培技术指导培训、产后储藏加工的产业链紧密相连,引领产业协调发展。

3.1.4 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大学专家在产业的中心地带进行科学研究与示范,直接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有利于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及时立题予以解决,反过来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类人才,有利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例如,猕猴桃站,2009年猕猴桃溃疡病大面积流行,对处在上升期的猕猴桃产业形成了巨大威胁,由于猕猴桃专家常常工作在猕猴桃生产的第一线,当发现问题时就及时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召开包括大学教授、猕猴桃专家、地方技术人员、果农协会、示范村和示范户以及果农技术骨干参加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讨班,形成共识,指导生产,同时进行立项,深入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措施,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课题,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及时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

3.2 大学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推广模式有很多优势,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机制问题,试验站的运行机制,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市场化进入机制等等[29-34];其次是大学与地方、产学研、多学科攻关的协调问题[29-45];三是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问题,科研成果要进入市场进行商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都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市场商业利益的分配与管理以及产学研利益分配问题等等[29-53],单从技术上难以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35]。因而,大学推广模式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许玉璋.农业推广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

[2]于文博.国外知识农业发展与我国的对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0(4):47-50.

[3]陈良玉,孙振玉.日本的农业推广体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76-79.

[4]韩立民.国外农业科技体制类型及特点[J].农业科技管理,1988(4):52-46.

[5]刘娅.若干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共性特征及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4):102-107.

[6]马亚贤.国外农业科技推广的模式[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9,增刊:94.

[7]海江波,高翔.农业推广学[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1.

[8]黄季琨.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J].农业经济问题,1999(9):2-7.

[9] Quizon,J.G.Feder and R.Murgai.A Note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Farmer Field School Approach to Agricultural Extension[J].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0.

[10]Qsmar,M.K.Agricultural Extension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Trends and Challenges[J].Rome:FAO.2000.

[11]S. Sivakami a,*,C. Karthikeyan b,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ert system for perform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ervices in India[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9634–9636.

[12]Swansom B E.Agricultural extension:a reference manual[J].Rome:FAO Agricultural Service Bulletin,1994.

[13]高翔,张俊杰,胡俊鹏.建立大学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4):74-76.

[14]谢恩魁,张正新,龙清林.农业高校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5(2): 373-376.

[15]米晓,张保军,杨改河.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8-31.

[16]苑鹏,国鲁来,齐莉梅,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

[17]朱希刚.中国粮食生产与农业技术推广[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8]张东伟,朱润身.试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J].科研管理,2006(3):141-144.

[19]张东伟,程国栋,朱润身.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2006(5):98-100.

[20]郑英宁,朱玉春.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模式及运行机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63.

[21]张英.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在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2(6):25-26.

[22]龙飞.我国将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J].致富天地,2005,3:5.

[23]国万忠,袁艳平.高等农业院校: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J].中国人才,2006(7):27-32.

[24]关联芳.西北农业大学校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5]徐乐茵.科技创新结硕果,甜瓜产业富一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示范基地考察报告[J].中国瓜菜,2006(3).

[26]聂海.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30-34.

[27]李华.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7).

[28]赵永新.杨凌示范区开拓农技推广新路[N].人民日报,2009-10-27.

[29]常永才,张红梅,哈经雄.高校参与科教兴农的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3-126.

[30]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6.

[31]许无惧,任晋阳.农业推广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

[32]张应禄,沈贵银.农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三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导报,2005(6):34-38.

[33]张勉.对科研机构评价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2(2).

[34]孙月琴,吴丽娟,田振坤.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4-68.

[35]俞守能.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6]丁振京.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J].经济问题,2000,6.

[37]王雅鹏.农业科技成果特点与加速转化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5):136-139.

[38]王慧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五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科协报,1999-01-31.

[39]陈进寿,郑庆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模式及借鉴[J].发展研究,2005,9.

[40]胡俊鹏.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5):17-20.

[41]蒋国华.科研评价与指标[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42]刘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来自革命老区农民信息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情报知识,2008(7).

[43]杜青林.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J].学习时报,2003,212.

[44]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3,5.

[45]王元,胥和平,刘冬梅.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J].求是,2003,17.

[46]简小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6(3):79-82.

[47]陈鸿昌,张海英.农业院校对推动农业推广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28-330.

[48]杨剑,傅新红.农户获取市场信息情况剖析[J].科技资讯,2007(30)

[49]张月恒.论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的有效利用与转化[J].农业经济问题,1999(9).

[50]何维军,李庆云.我国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导报,1999(9).

[51]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政策若干意见[EB/OL].[2004-02-08].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2/09/content_1304169.htm

[53]周发明.论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5.

(责编:张宏民)

[26]聂海.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30-34.

[27]李华.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7).

[28]赵永新.杨凌示范区开拓农技推广新路[N].人民日报,2009-10-27.

[29]常永才,张红梅,哈经雄.高校参与科教兴农的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3-126.

[30]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6.

[31]许无惧,任晋阳.农业推广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

[32]张应禄,沈贵银.农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三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导报,2005(6):34-38.

[33]张勉.对科研机构评价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2(2).

[34]孙月琴,吴丽娟,田振坤.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4-68.

[35]俞守能.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6]丁振京.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J].经济问题,2000,6.

[37]王雅鹏.农业科技成果特点与加速转化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5):136-139.

[38]王慧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五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科协报,1999-01-31.

[39]陈进寿,郑庆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模式及借鉴[J].发展研究,2005,9.

[40]胡俊鹏.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5):17-20.

[41]蒋国华.科研评价与指标[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42]刘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来自革命老区农民信息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情报知识,2008(7).

[43]杜青林.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J].学习时报,2003,212.

[44]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3,5.

[45]王元,胥和平,刘冬梅.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J].求是,2003,17.

[46]简小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6(3):79-82.

[47]陈鸿昌,张海英.农业院校对推动农业推广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28-330.

[48]杨剑,傅新红.农户获取市场信息情况剖析[J].科技资讯,2007(30)

[49]张月恒.论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的有效利用与转化[J].农业经济问题,1999(9).

[50]何维军,李庆云.我国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导报,1999(9).

[51]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政策若干意见[EB/OL].[2004-02-08].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2/09/content_1304169.htm

[53]周发明.论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5.

(责编:张宏民)

[26]聂海.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30-34.

[27]李华.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7).

[28]赵永新.杨凌示范区开拓农技推广新路[N].人民日报,2009-10-27.

[29]常永才,张红梅,哈经雄.高校参与科教兴农的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3-126.

[30]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6.

[31]许无惧,任晋阳.农业推广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

[32]张应禄,沈贵银.农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三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导报,2005(6):34-38.

[33]张勉.对科研机构评价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2(2).

[34]孙月琴,吴丽娟,田振坤.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4-68.

[35]俞守能.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6]丁振京.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J].经济问题,2000,6.

[37]王雅鹏.农业科技成果特点与加速转化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5):136-139.

[38]王慧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五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科协报,1999-01-31.

[39]陈进寿,郑庆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模式及借鉴[J].发展研究,2005,9.

[40]胡俊鹏.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5):17-20.

[41]蒋国华.科研评价与指标[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42]刘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来自革命老区农民信息需求调查报告[J].图书情报知识,2008(7).

[43]杜青林.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J].学习时报,2003,212.

[44]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3,5.

[45]王元,胥和平,刘冬梅.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J].求是,2003,17.

[46]简小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6(3):79-82.

[47]陈鸿昌,张海英.农业院校对推动农业推广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28-330.

[48]杨剑,傅新红.农户获取市场信息情况剖析[J].科技资讯,2007(30)

[49]张月恒.论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的有效利用与转化[J].农业经济问题,1999(9).

[50]何维军,李庆云.我国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导报,1999(9).

[51]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政策若干意见[EB/OL].[2004-02-08].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2/09/content_1304169.htm

[53]周发明.论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农技推广模式探索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