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说明文是初中学生必学的文体之一,也是八年级上册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文体的特点,许多学生都觉得说明文枯燥无味,老师教起来也觉得难教。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仅就内容做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者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例如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这就致使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不能把说明文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造成了说明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说明文教学变得鲜活灵动,借以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效率呢?
今年有机会聆听了余映潮老师执教的《中国石拱桥》,又阅读了余老师《〈大自然的语言〉创新教学设计》、《〈故宫博物院〉创新教学设计》《〈苏州园林〉创新教学设计》等一系列说明文的教学设计,觉得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对说明文的教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于是在进行八年级第三单元说明文教学时效仿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基本能力。下面就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文教学为例,总结我对说明文有效学习活动的探索和尝试。
板块一:语言积累——挖掘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在学生的印象里,说明文的语言枯燥无味,无法激发阅读兴趣,这样的意识阻碍了进一步的深层阅读。“语言积累”板块的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高雅语汇在说明文中的大量使用,找出并品析、揣摩这些语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感知文章内容。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长虹卧波”写出了石拱桥外形优美,“惟妙惟肖”写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千姿百态,“巧妙绝伦”写出了赵州桥的设计独特。《苏州园林》中“盘曲嶙峋”写出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也着眼于画意。“自出心裁”一次写出了作者对园林设计师们因地制宜设计的由衷赞赏。《故宫博物院》中的四字词语更是丰富,“龙凤流云”“青松翠柏”“亭台楼阁”等恰如其分地介绍了故宫建筑群的恢宏壮丽。
教学实施过程中,开展“美词大搜寻”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发现并品析这些美词,感受说明文的语言规范、庄重、简洁、雅致的特点。所有的课文都是典范的语言教材,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起来,将学生的语言积累做到实处。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积累了丰富的典雅语汇,又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学生们发现说明文不再面目可憎反而妙趣横生了。
板块二:段式分析——理清说明思路的有效抓手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有其自身的写作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段式分析学习板块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思路,发现说明文的写作规律。“所谓段式,就是段落的写作构思模式,就是段落的展开模式,也可以说是段落的结构模式。品味文章的‘段式,既是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的启迪。”(《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在说明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段式分析入手进而把握文脉,这是理清说明思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让学生感知说明文严谨有序的写作结构。
例如《中国石拱桥》中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一段的段式结构是说明文中最常用的一种写段模式:说明+举例。
再如《苏州园林》中第四段:“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这一段的段式结构是:说明+描述。
在这个板块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说明文典型的段式结构如:说明+观感,说明+评赞,分解说明,总分说明等。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逐渐熟悉并初步掌握了说明文基本的段式结构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每一段的段式结构入手分析文章结构脉络,学生对说明文严密的结构层次和严谨的逻辑顺序有了初步的感知,提高了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板块三:类文阅读——拓展说明文阅读空间
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仅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很难切实掌握这种文体的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广泛的阅读能延伸课堂学习的效果,提高说明文阅读的素养。与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选材精当,与教材结合紧密,是很好的拓展阅读资源。
例如教学《苏州园林》后可延伸阅读梁衡的《晋祠》、叶圣陶的《假山》、陈从周的《中国园林散记》,引导学生比较四篇文章在介绍名胜古迹时写法上的差异。学习了《故宫博物院》后可拓展阅读林徽因的《故宫三大殿》,与《故宫博物院》里介绍“三大殿”的文字相比,由于作者林徽因是一位中国古建筑专家,她写作此文的着眼点与《故宫博物院》的作者不同,更侧重介绍“三大殿”在建筑结构上呈现出来的特点,如具体说明太和殿的横阔与进深,“三大殿”各自的殿顶式样,“三大殿”各自的修建时间等,对于殿内的装饰则一笔带过,不多费笔墨。
再如学习《说‘屏》的同时欣赏姚伟钧的《中国古代的茶具》,比较两篇文章中多处引用古诗的不同目的。
板块四:读写结合——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板块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写作与阅读结合,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句话道出了读写结合训练的目的所在。因此课堂教学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每教一篇说明文,都可以结合阅读活动设计适宜的写作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说明结构的把握,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到多重功效。
例如在学习《故宫博物院》关于太和殿介绍的语段段式:“说明+描述”。可以设计让学生以“我们的校园”或自己居住的社区为介绍对象,学写生动的说明语段,尝试由开始部分的简洁说明紧接着生动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模仿借鉴文中的段式结构,并在写作成果交流中及时评点优劣。又如在分析《桥之美》中作者写到桥在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美时用到了。“说明+观感”。“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有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一段的写法介绍一个景点或者一件工艺品。
这样从课文出发,依托阅读教学设计生动活泼的读写训练实效性强,将学生的课文学习引向更为深刻、更为广阔、更为自主的境界。
以上是学习余老师的板块教学法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初步尝试,老师和学生的收获颇多,但是教学创新之处尚少。力争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文的教学实践中能研读文本,积极探索设计更为有效的学生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蔺卫芳,语文老师,现居新疆乌鲁木齐。责任编校:覃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