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地解读文本需要教师不断丰富学养,还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文本中的细微之妙是不会自动跳入你的眼帘的,必须靠我们发现。如果发现了,我们便须很好的利用,用我们的发现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以自身教学《柳叶儿》的一点实践,来阐释发现细微之妙,激发学生思维的具体操作策略。
一.运用想象,把生活场景的细节还原,丰富文本内涵
《柳叶儿》中“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这段文字是为下文写抢柳叶儿之乐做铺垫的,写的是作者喜欢爬高,并写出爬高的乐,属于文本中“以苦衬乐”的一部分。大多数老师的教学也许止于此。
其实,如果我们大家细细想想当时的情景就不难发现,这个细节有一个很重要的言外之意,如果让学生还原出来,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深多了。那么这个言外之意是什么呢?在教学这段时,我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爬到最危险的那根树枝上去?”这一问,同学们就思考了,但是大多数还是趋向于作者爬树本领高,胆子大这方面的原因。这不是字面的意思吗?怎么能算得上言外之意呢?我就再问:班上的马同学(大胖子)能这么做吗?同学们必然能发现作者没有说出的言外之意——“我”很瘦!那为什么很瘦呢?文本的意蕴就出来了,饥荒啊,人人吃不饱,不瘦才怪。文本乐里含苦的意蕴自然能体味了。与后文“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相照应,都写作者之瘦,而文本之妙竟在通篇未提一个“瘦”字。
二.不经意之笔,能起到关联前后之妙
文本在写抢柳叶儿之乐时是这么说的:“……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一般教者在教学抢柳叶儿这部分的时候会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抢柳叶儿的苦等等。而我认为文本中不经意的一笔“大概认为值得上吧”才意蕴丰富。
有“值得上”就有“不值得上”,为什么值得上呢?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深入下去。
前文写“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正因为大家都“抢”,柳树上的柳叶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满树满树的,而是已经经过别人的第一遭抢、第二遭抢,甚至更多,只剩下可怜的几支高处够不着的枝儿了,如果太少,就不值得上,如果还可以,就值得上。正因为它高,我的特长就发挥出来了。所以前文的写“我”能爬高是非常必要的。后文写“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时我们理解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孩子了,还包含着对“我”这个家庭功臣的奖赏。如果没有“我”这个爬高能手能爬到高处抢到别人无法抢走的柳叶儿,整个家庭的抢柳叶儿就可能艰难多了。这样理解以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抢柳叶儿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啊,能不“乐”?这样的抢柳叶儿,到处是满树“疮痍”的景象,多么苦惨啊!
三.巧用意外之错,为文章增美
本来我们在讲《柳叶儿》的时候,也是不太在意它的题目的含义的。但是一次考试时出了一道选择题,把“柳叶儿”写成了“柳叶”,有同学发现了这个错误,指出来。我突然意识到一字之差的价值,立即抛出“同学们,想一想,少了一个‘儿字,可以吗?”
其实这一个“儿”是不可少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柳叶儿的感激之情,紧扣文中“柳叶儿救过我的命”。一个“儿”字,在今天是亲切之情,是感激之情。如果没有这个“儿”字,就是客观陈述一个物件,冷冰冰,不含任何情感。这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抓住这个试卷上的错误,我适时地又给学生做了一次思维训练,做了一下文本赏析,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文本解读中,我们如果能善于发现这些细微之处的妙,并借机向学生提问,就一定能收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成效,能丰富文本的意蕴,更能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吴数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责任编校:高述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