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娜·巴合提别克
[摘 要]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大量中世纪以前的墓葬,其中包括被发掘者和被调查者。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未对墓葬形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广泛搜集、阅读考古学报告、论著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文化因素等研究方法,将发现的遗迹、遗物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对该地区发现的墓葬进行了形制分析及分期研究。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中世纪;墓葬形制;墓葬分期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其中阿勒泰市位于该地区中部,该市东南两面与福海县相邻,西南一隅与吉木乃县接壤,西邻布尔津县,东北部接蒙古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线长96公里(1)。阿勒泰市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腹地,远离海洋,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可移动文物物回顾历史,该地区则有各种民族在此活动过。根据文献记载,最早应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塞种人于阿尔泰山一带游牧,建立了呼揭国。之后匈奴人征服塞种人,年代大约为西汉文帝前元四年,今阿勒泰市境属匈奴管辖。到了西汉甘露元年,匈奴遣使向汉朝称臣,并送侍子,该市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之后耿夔等突然袭击金微山的北匈奴,年代大约在东汉永元三年,今该市境内附(2)。
以往的考古工作已发现自青铜时代至中世纪的大量遗存。其中墓葬在阿勒泰市与六个县内均有发现,共490处,合计8835座(3)。正式发掘者仅有阿勒泰市的克尔木齐墓葬4,其余的均为调查者,切木尔切克的发掘资料已公布。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于1963年被发掘,其年代上限可达青铜时代,下限晚至汉魏时期。石雕人像及墓葬群,全都分布在切木尔切克乡境内,以乡政府为中心,形成四条遗址分布线,即北线,提依尔敏、科克舍木老克木齐、阿克托别、阔克托别古墓点;北偏西线,谢天尔德、海依那尔、喀腊希力克古墓点;西线,阿克希古墓点;西南线,喀腊塔斯、喀腊希力克别特古墓地。分布区域南北约12.5公里,东西约3.5公里,总面积达43.7平方公里。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中包含的主要遗迹有墓葬群及石雕人像。墓葬中以大型茔院制石棺墓、石围石堆墓和石棺墓居多,最集中的一处墓葬点分布着近50座各类墓葬(5)。
一、墓葬形制
该地区墓葬类型有茔院制石棺墓,石堆墓,独立石棺墓,圆形石碓墓,环石圈石碓墓等。王林山与王博先生把该地区这些发掘和还未发掘的墓葬分为两大类:封土石堆墓和石棺墓(6)。
第一类:石棺墓,该类墓葬地表无封土,仅见石棺(7)。根据墓葬四周是否列矩形列石可分为两种类型:
A型:茔院制石棺墓,这种墓葬四周往往用平铺的块石围成一个矩形。有的周围虽无列石,由于较周围底面稍微隆起,因此较清楚。根据茔院内墓葬的多与少,又分为两种:
I式:独立茔院制石棺墓
II式:院制石棺墓
B型:单墓制石棺墓,为一方形大石棺。
第二类:封土石堆墓,这类墓葬形制比较复杂,可分为以下五种:
A型:圆形石堆墓
B型:环石围圆形石堆墓
C型:方土石堆墓
D型:胡须墓
E型:茔院制石堆墓
学者王林山与王博根据上述墓葬形制把该地区的墓葬分为3期,分别为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隋唐时代。两位学者认为茔院制石棺、石堆墓,独立石棺墓属于青铜时代,环石圈石堆墓与圆形石堆墓属于早期铁器时代,隋唐时期的墓为组合型石人石棺墓。国外学者珍妮戴维斯在其《在欧亚草原游牧民族中的早期铁器时代》文章中,把在哈萨克斯塔中部发现的胡须墓及周围有石圈大的墓归为早期铁器时代(8),这类墓与在阿勒泰切木尔切克乡发现的四周有石圈的墓与切木尔切克喀拉希力克别特墓地中的一座墓形制非常相似,所以该地区发现的胡须墓可能属于早期铁器时代。
二、墓葬分期
根据上述墓葬形制特征,我们将阿勒泰地区考古调查、发掘的墓葬资料分为以下三期(9):第一期青铜时代
经多年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阿勒泰地区属于青铜时代的墓地共1处,位于切木尔切克乡。
1、墓葬形制特征主要有:茔院制石棺、石堆墓、独立石棺墓等。
由于阿勒泰地区已发掘的墓葬仅有切木尔切克古墓葬,所以在这里主要介绍该古墓葬出土的器物。
2、随葬品:共4类,有石器、陶器、铜器和骨制器等。
(1)石器有石罐、石钵、石把杯等。
石罐:出土共18件,圜底较多,平底较少,基本上都是敛口,直腹或鼓腹,有的在唇缘内外鼓凸一圈,一件双联石罐,圜底直口,两罐之间有一个狭长穿孔。
石钵:3件,都是敞口浅腹平底,质较厚重,有一件有假圈足。
石把杯:4件,一般是直口、浅腹、平底、平直把,俯视平面略作椭圆。一件的直把末端雕成牛首状。一件残器底部有乳足4个。
此外还有石范、石初等。
(2)陶器出土20余件,除1件豆形器及1件陶壶外,都是陶罐。陶罐大体圜底较多,平底较少。两个轮制,其余都是模制。陶色以青灰为多,出土了橄榄形陶器豆形器等。
(3)铜器:其中铜刀属于青铜器时代,出土1件。长17.4厘米,宽0.8厘米。尖端残缺,柄端圆头,有一穿孔。
(4)骨器:出土了2件骨镞。
3、典型墓葬举例:有喀依纳尔一号墓地墓葬
此墓地为阿勒泰地区境内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座茔院制墓葬,为长方形,东西长55米,南北宽30米,由长1—1.8米,厚0.1米的石板镶砌而成,石板露出地面高0.2—0.3米。茔院中部有5个直径1—2米的小石圈,没有排列规律。石圈附近,有一黑色砾石,尺寸1.7×1.2×0.8米,顶部有20余个人工磨制的圆形凹坑,直径在5—10厘米。茔院的偏东角,有一个圆角的长方形土台,高出地表约0.5米,长12.5米,宽8米,中部呈凹陷状。
图
第二期 早期铁器时代
60富大阿区泰地区阿勒泰地区属于早期铁器时代的墓地共4处,分别位于切木尔切克乡、哈巴河、富蕴、布尔津县。
1、墓葬形制特征主要有:环石圈石堆墓、圆形石堆墓等。
2、随葬品:共2类,有陶器、铜器、骨制器等。
(1)陶器:出土陶杯1件,高14厘米,口径13.1-13.4厘米,底径7厘米。
(2)铜器:出土铜镜1件,直径6厘米。
(3)骨制器:出土了3件骨带扣。
3、典型墓葬举例:有喀拉希力克别特石堆墓。
墓葬石围是以砾石铺成的较为规整的双环线
此外,调查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的墓葬,发现喀纳斯湖图瓦新村有用砾石铺成的圆形石堆,可能也是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
第三期隋唐时代
阿勒泰地区属于隋唐时代的墓地共2处,分别位于阿勒泰市阿克塔木村及青河县。
未发现属于隋唐时代的随葬品。
阿勒泰地区隋唐时代典型墓葬有库吉尔特组合型石棺墓。
参考文献:
[1]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1(1):23-32.
[2]新疆文物[J],1997(1):65-66.
[3]陈戈.关于新疆远古文化的几个问题(J).新疆文物1985(1).
[4]陈戈.新疆远古文化初论(J).中亚学刊,1995(4).
[5]陈光祖(著),张川(译).新疆金属器时代(J),新疆文物1995(1).
[6]王炳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J),新疆社会科学,1985(4).
[7]乌恩.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J).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8).
[8]新疆文物(J),1989(1).
[9]王博.切木尔切克文化初探.:10-11
[10]王林山,王博.中国阿尔泰山草原文化(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30-83.
[11]阿勒泰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勒泰市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8.
注释:
(1)阿勒泰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勒泰市志》,新疆人民出版社,第52页
(2)阿勒泰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勒泰市志》,新疆人民出版社,第8页
(3)《阿勒泰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统计表》,提供者:郑颉(阿勒泰地区文物局)
(4)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1期,第23-32页
(5)《切木尔切克墓葬基本情况描述》,第6页
(6)(7)王林山,王博:《中国阿尔泰山草原文物》,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第46页
(8)珍妮戴维斯:第14章-《在沙卡的物质文化》第211-第219页
(9)王林山,王博:《中国阿尔泰山草原文物》,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第83页-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