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斌+毛红裙
摘 要: 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主力线。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在群众基础、党员构成、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许多新变化,给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带来很多考验和挑战。因此,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就必须解决好民生问题,以赢得民心;解决好民主问题,以保障利益协调的公正性;强化党和政府的服务功能,以提高服务水平;转变工作方式,以多样化的手段满足群众工作需要;转变作风,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民心。
关键词: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挑战;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5-0056-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党的群众工作获得了比以往社会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格局、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处在变动之中,群众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面临许多新挑战。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群众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充分认识群众和党员干部在各自成员结构、工作方式、思想观点等方面的变化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要前提。
(一)群众基础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主体、观念意识呈现新的特点:一是社会结构复杂化。党在执政初期的群众基础已大多退出职业舞台,改革开放以前“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社会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的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将群众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同一行业阶层内部也出现分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使主体界限更为模糊化;二是思想观念多元化。由于党在维护国家利益、增进人民福祉方面的出色成绩,绝大多数群众对社会基本制度是认可的,但这种认同已经从过去群众单纯的感情认同,更多地表现为法理和利益认同。此外,贫富分化、社会不公、政策执行不力、特权贪腐等问题使群众对党的公信力产生质疑;三是利益表达信息化。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过去被动、单一的局面转变为主动多渠道表达。互联网等新媒体成为群众快速利益表达新渠道,成为群众参政议政、表达不满的缓冲器和社会舆论的放大镜。一旦出现群众利益问题解释不到位、解决不及时就有可能被曝光于网上,招致舆论谴责,引发社会不满,有的甚至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使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比以前要高得多。
(二)党自身变化
在改革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党在党员构成、个体价值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多样化。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1]党员身份的多样化在法理上得到认同。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社会身份就可能有多少种。二是党的干部队伍价值观发生变化。现在党的干部在生活和工作条件上较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者有很大改善,个别党员干部不是从人民利益需要出发,而是从本单位部门、个人利益出发,在政策执行上打折扣、搞变通。三是作风变化。有的领导干部整天登文山、沉会海,忙于应酬,搞政绩工程;有的安于现状,贪图享受;有的追名逐利,跑官要官;有的搞特权腐化,关乎民生的实际工作调查不深、落实不够、总结不多。
二、群众工作面临新挑战
社会转型,群众基础与干部队伍两个主体的变化相互交织,对党的群众工作产生了重大考验。
(一)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渴望与社会主体之间互信不足、良性互动不够之间的矛盾,对党不断提升自己执政合法性形成挑战
社会不公是诱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不满的一大重要因素。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主体多样化,各种新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群众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值越来越高。人们渴望得到公正待遇,渴盼身处公平环境,渴求获取平等机会。然而在现实中出现了就业、分配、司法、用人、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不公现象。加之某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不正、工作方法不当,在组织、宣传、沟通群众等方面工作没有到位,增加了群众对党的执政宗旨、执政能力的怀疑感,党群干群关系在思想上产生隔阂,对党的公信力形成挑战。
(二)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复杂,对党能否公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形成挑战
从党和国家层面看,党要从自身出发,做出表率,甚至牺牲自身利益来防止公权力与民争利现象;从社会主体利益层面看,主要看党对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矛盾能否得到公正、及时的化解。当前,某些干部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变化,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欠缺,导致不断出现被社会所诟病问题;有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害怕群众,不敢与群众打交道;有的领导干部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有的领导干部以传统工作方法对待今天群众,以行政权力管压为主,为群众不能接受,其中许多群体性事件诱因起初是很小利益问题,但重视不够、协调不力,积累多了就导致民怨。所以,对党来说,能否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化解、公正及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能力已成为挑战。
(三)群众政治权益诉求日益高涨,对党的民主政治能力形成挑战
群众首先关注的是现实利益问题,但利益如何实现、维护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并化为群众自身的积极行动,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公共事务民主决策方式,也就是说,社会公正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用权力制约、民主制度、机制来保障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干部,用民主方式、说服教育办法做好群众工作,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但有的组织和领导干部仍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手段对待群众,理论上说“人民当家做主”,但实践中却往往是“代替人民当家作主”,有的单位、部门,少数地方甚至出现领导者权大于法、以言代法,对于重大民生事项和重要决定,不是民主协商,而是个人说了算,群众政治权益被束之高阁,这与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相差甚远,由此引发问题,无疑引来社会不满,对党的民主政治能力形成挑战。
(四)群众问题意识深刻化,对党改革力度和能力形成挑战
现在群众社会问题意识不断增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是非观,面对关乎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发展不公现象敢于并勇于发表自己意见,提出自己见解和看法,而对有些党的干部只做表象的解释难以满意。面对群众的批评质疑和监督,有时却陷于被动应付,出现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临时应付现象。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群众工作方式的转变滞后于社会变化,落后于群众要求,使群众对于官方给予的解释说明难以服众。这对我们实事求是、统筹全局、未雨绸缪地加大改革力度,适应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实际需要形成考验和挑战。
(五)群众对于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高度预期,对党不断改良作风形成挑战
我们党在现实的社会宣传中,常以先进纯洁的姿态加以描述,以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党员干部除了党和人民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利益加以概括。然而,现实中一些干部高高在上,以权谋私,大搞不正之风,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某些党员干部作风不良,党性不正,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不关心群众冷暖,甚至发生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现象,这些都是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与理论宣传相差甚远;有的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导致群众难以接受。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群众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而当前做好群众工作要着力于为民、务实、清廉。
(一)解决民生问题,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没有民生进步,就没有党群众基础。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民生改善。要始终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增收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更好地扮演好人民公仆的角色。为此,态度上要亲民,切实将联系群众作为一种潜意识和自觉行为,真正把群众当成亲人,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服务上要便民,要主动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努力在真情服务群众中赢得群众支持。措施上要惠民,要牢固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和谐,老百姓说好,才是真好”的理念,想问题、做决策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尺,努力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发展成果。只有切实树立人民利益至上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切身利益问题,我们才能不断赢得群众支持拥护,我们党执政才会有巩固的群众基础,才能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不败下阵来。
(二)发展好民主,以保障利益协调的公正性
群众是现实的,公正协调各方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尊重民众的基本权利,是维系当下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本条件,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但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必然保证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社会利益调节需要民主决策机制保障,需要给各方利益相关者以畅通表达诉求通道与平等机会,离不开各利益群体之间、各群体与公权力行使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对话协商。如果没有民主,社会公正就只能依赖于少数权力行使者素质,公正性很难实现、很难维持。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2]通过民主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保障利益协调公正性。
(三)强化党和政府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在中国,社会治理是典型的执政党起主导作用治理,即所谓政党治理。执政党和政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强化其服务功能是时代的需要,是增强党执政合法性需要。面对变化了的时代和群众,唯有服务,从权力运行体制机制上,从党和政府工作方式上、重心上,转变到服务上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在群众中的政治动员力,形成社会凝聚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进一步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我们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要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中心,整合各类相关资源,在程序性较强的政府部门探索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做到以较低的行政成本提供更多、优质、高效公共服务。将政府服务重心下移,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推进政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其中,探索实行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化,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相结合格局,实现社会产品服务多元化。
(四)转变工作方式,以多样化的手段满足群众工作需要
群众多样化需求要求我们不断转变工作方式,以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方式开展工作,联系群众,以榜样和人格魅力让群众佩服。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通过自身的品德言行、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影响群众,示范群众,教育群众,群众信服了,党员干部说的话群众才愿意听,才愿意跟着干;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善于创新工作方法,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努力把党的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切实增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本领,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要用最普通方法,做群众工作,才能做到入脑入心。要与群众拉家常,讲实话,讲心里话,拉近与群众距离;要用群众朴实语言,用身边平凡故事,把道理讲清弄明,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运用E-mail、QQ、视频、网上对话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要兴务实之风,要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态度,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要认真履职,注重工作实绩,真正把心思用在具体工作上,以扎实行动,真正把好事办好,确保把每一件都办成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
(五)转变作风,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民心
执政党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好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力量。要有务实的作风,党的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接地气;只有心系群众,埋头苦干,才会得到群众赞许拥护。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坚定跟党走的决心;要有廉洁的作风,党的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任何时候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身。要恪守小节,防微杜渐,自觉抵制没落思想和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蚀,注重培养健康情趣,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秉公用权,权力是把“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要对权力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正确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把握好用权方向,做到在职时坦荡,退位时无愧;要树立正确利益观,对名利要有平常之心,在诱惑面前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学会坚守,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要严守纪律,切实增强纪律观念,带头遵守各项纪律规定,自觉用纪律约束自己言行;要为政清廉,要时刻守住廉政红线,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0702/501591.html,2001-07-02.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2).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200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