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教学反思

2014-11-11 09:38刘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卡门钱学森爱国

《钱学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讲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时刻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并在回国后为祖国的航天、导弹的研制和开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全文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文章重点就是分析钱学森的言行体现、感悟他的这种爱国情怀。

研读《钱学森》这一课时,我觉得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钱学森说的两段意义深刻的话上,一段是:“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而另外一段则是:“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因为这两句话表明了他的心声,他的爱国深情。另外,仅仅靠文中提供的知识还不足以了解钱学森这个伟大的人,为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这点学生完成得不错,也可以看出他们对钱学森这位“中国导弹之父”很感兴趣,因为他是中国的骄傲。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我抓住这一令人心痛的事件作为开场白,一上课就与学生产生共鸣。我采取以下形式的导入方法:“在2009年,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于北京,终年98岁。流云为之俯首,江河为之垂泪,天人共泣,举国同悲。同学们,钱老九十八年的人生同国防科技,同航天技术紧密相连,他的名字更是与富民强国之梦融而为一,那么他充满传奇的一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到钱学森的世界。”这样一来,同学们的情感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

接着,我让学生介绍钱学森,把自己知道的和大家分享,当然,有了前期的资料搜集,学生介绍的也熟练很多,有的还能够脱稿。

紧接着我用一句“识其人,听其言”引入,让学生读文找钱学森的话,并写下感受。理解第一段话时,我紧扣住他在什么情况说此话的,带着学生了解钱学森呆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很受重用,因为他是卡门最为中意的弟子,同时也是其最有帮助的助手,可以在他的身边进行学习与研究,那么钱学森肯定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理想薪资待遇。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此时的现状,我补充了一下冯·卡门的背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思索当时钱学森待遇如何,生活环境如何、工作条件又如何?以便更能体现钱学森目前的情况。接下来我所提出的问题是:“若是钱学森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么对于他本人来说究竟意味着哪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之后,再体会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说说自己的体会。大家的体会都会深刻,有的同学回答“祖国是他的根,是生养他的家园”,有的同学回答“他一直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因为他热爱祖国,所以他肯定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我相机板书:我是中国人。学生已经能够从文字当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在上面的问答基础上,我带领学生找出两句与此相关的名言警句,其一是“爱国高于一切(肖邦)”,其二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这两句名言警句同钱学森的事迹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大家对于“爱国”概念的领悟深度,学生读得很动情。

第二段话的教学,我采用了辐射上下文的方法。

先叫同学们找出这段话,然后反复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很快回答:爱国爱民。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如:日夜盼望、终于来到、应当等。如果把这些词去掉行不行?通过对比,体会出这三个词的关键作用。接着,我进行句式的说话训练: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走向,从走向。学生说出了好多答案。然后,我抓住了句中的“这一天”指哪一天呢?辐射第三自然段。在第三自然段中,我引读这一小节后,扣住了两个语言文字训练点对学生进行片断的训练: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留学生,你会与其他学生倾诉怎么的思乡情怀,谈论哪些美好的前景?学生们文思如泉,写下了很精彩的、充满激情的话语。最后再读钱学森的话语,体会出此情此景中的钱学森是怎样的一个人?

随后,我播放了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欣赏,用音乐渲染。最后,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中,我和学生共同朗读了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钱学森的颁奖辞,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课后我布置学生去找一找钱学森回国的坎坷之路和他回国后是怎样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怎样卓越的贡献的资料。利用下一节课去交流,对深刻认识这位了不起的人物是很必要的。

这节课,我在挖掘语言文字上深入研读,带着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文本的主人公,在情感上与作者、钱学森都产生了共鸣。

刘军,教师,现居江苏泰兴。

猜你喜欢
卡门钱学森爱国
钱学森
卡门涡街的去奇异化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钱学森
卡门教会我们的
奶牛卡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