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教学不可忽略

2014-11-11 09:26张秀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9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用法课程标准

在现实生活和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看见很多标点符号被误用或者滥用的现象。翻开很多学生的习作训练本,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问题。有的一大段话中只有一个句号或只有一个逗号;有的标点符号不占格;有的全文只有逗号、句号两种标点符号;还有的为了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惊叹,竟连续叠用三个感叹号,如此等等。不仅学生的作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我们成年人的许多工作文字材料中,标点符号的误用、滥用现象也比比皆是。甚至很多专做文案工作的人,乃至以文字为生的人,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常常不甚严谨。笔者就曾见过某大型百货公司刊登过这样一则广告:“妈妈:六一节,您为孩子准备了什么礼物?”这则广告的意图应该是问母亲为孩子准备了什么儿童节礼物,但是里面的一个冒号,却让这个句子不是那么好理解了。这到底是妈妈在问还是在问妈妈?这些标点符号的误用滥用现象,归根结底,都是我们长久以来对标点符号的教学不加重视的结果。本文将从探讨标点符号教学被忽视的原因出发,寻找改善标点符号教学,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途径。

一.标点符号教学一直被忽视的原因

在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标点符号的教和学都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尽管无论是2001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2011年颁发的新课程标准,都对标点符号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还是严重地被忽视了。且不说教师是否按照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了标点符号的教学,就连教材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形成等也对这一块的知识存在着明显的忽视。对标点符号教学和学习的忽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教材的编排对标点符号教学内容的忽视。

以国内最广泛应用的人教版教材来说,教材的设计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显不相符合。新课程要求学生在1至6年级阶段要掌握16种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且对每一个年级要掌握哪一种标点符号的用法都有具体的要求,而小学1至6年级的语文课本里面根本没有出现专门的标点符号教学板块,连对基本的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解释都没有,只是在某些练习当中偶尔会有些关于标点符号的内容。到了初二下学期,才在学生的语文课本的附录里出现了国标版的《标点符号用法》。因此这一块的内容也就不容易引起老师和学生们的注意,从而没有在这上面投注应有的精力。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就没有打好基础,导致后来在高年级的写作中问题频出。

2.课程评价过程中对标点符号考察的忽略。

标点符号的教学之所以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我们的课程教学评价是密切相关的。在2001年和201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对标点符号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在评价建议方面,却完全将这一方面的内容忽视了。这是否给了我们教学者和学习者一个这样心理暗示:标点符号不作为考察评价的对象,因此无足轻重?此外,尽管在历年的高考和中考题中,经常会有对标点符号的考察,但是其所占之分值非常低。老师们在平时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往往只是考虑文章的立意、题材、表达手法、是否紧扣主题等方面的内容,对标点符号的要求非常低,基本上只要学生写的不是“一点到底”的文章,教师们就很少费心思去注意他们在行文当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恰当,当然也就不会在点评作文时给出相关的建议了。因为在中考、高考的作文当中,标点符号的误用、滥用,一般不作为扣分的关键点。这就给了老师和学生们一个错误的导向——标点符号不值得重视。毕竟,在这样一个分数至上的年代,还有谁会去注意一个小小的对分数没有影响的标点符号呢?

二.重视标点符号教学的必要性

标点符号在我们的语言表达过程中起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作用呢?1995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指出:“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的一句话,标点符号的用法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意思。

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关于标点符号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明朝有个叫徐文长的才子,有一回他去访问朋友,恰巧碰上阴雨连绵,只得留在朋友家里。 过了几天,这个朋友看他没有走的意思,想催他走,又不好说,就写了张字条,放在客厅里。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徐文长来到客厅后,看到字条,默默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对朋友使自己难堪的做法很生气,但发现这个字条没有标点,便加上了标点。变成: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也没动,意思正相反。主人看见了,脸也红了。因此,标点符号在书写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就如煮菜放的盐一般,多了不行,少了则无味,要用到恰到好处才行。

三.对于改进标点符号教学的一些建议

标点符号在语言表达中确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们该如果改进标点符号的教学,以使学生表达能力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呢?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意识,特别注重低年级标点符号的学习,同时也要兼顾高年级对标点符号规范使用的巩固。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一至六年级阶段对标点符号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而在七至九年级阶段对对标点符号学习的目标要求明显削弱了许多,就只剩下了一句:“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而同时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则完全没有提及标点符号学习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我们在大政方针上对标点符号的学习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充分的重视,且严重忽略了对标点符号知识的巩固学习。

(2)教师要摒弃功利思想,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看问题不要单纯从眼下的升学率出发,而是以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能力,从各方面培养学生整体的表达能力,将标点符号教学放到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高度上,高度重视,充分指导。

(3)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我们现在常用的法定标点符号有16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其特定的表达和用途。标点符号既没有读音,学习起来也不像语法一样有规律可循,这使得标点符号的学习令人感到相当的枯燥无味。我们要让学生领会各个标点符号的意义并正确地使用它们,是应该下一番力气使得这枯燥的学习更具趣味性,让学生寓乐于学。

(4)结合朗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知标点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在课文朗读时,学生往往会发现不同标点的句子,读起来意思也就不一样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课文当中用标点符号表现作者情感的瞬间,引导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感知。通过一些语句的对比,如:“真的?”“真的。”“真的……”,让学生在标点的指导下,比较正确地把握其中的感情并通过不同的语气和声调的朗读来体现,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感知。

(5)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一个方向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很强的导向性。教师在点评学生平时的作业和作文时,对一些学生误用或滥用标点符号的行为,要及时点评纠正。长期如此坚持,学生正确、严谨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就能养成。

四.结语

标点符号在书面表达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何重视并有效地进行标点符号的教学,让标点符号教学成为发展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块不可或缺的阵地,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在实践中对标点符号教学的忽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带来的不良影响,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标点符号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武晓兰,江海燕.标点——跳动的文字音符[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2]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张运卉,吴长安,陈国良.关于中学标点符号教学问题探讨[J].观察与探索,2007年第2期:55-56。

[5]吴琳娜.加强标点符号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51。

[6]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http://www.yuwen123.com. 2012年2月。

张秀瑜,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用法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作”与“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