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分析

2014-11-10 00:53王成玲
科技资讯 2014年1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完善行政事业单位

王成玲

摘 要:近年来通过加强《会计法》的宣传和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以及审计监管,行政事业会计信息质量得到逐步提升,单位会计核算总体比较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较好,但是通过检查,仍可以看到,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账款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加强。通过在2013年在会计监督检查过程,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信息质量 完善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244-02

近年来通过加强《会计法》的宣传和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以及审计监管,行政事业会计信息质量得到逐步提升,单位会计核算总体比较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较好,但是通过检查,仍可以看到,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账款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在2013年在会计监督检查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不规范,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1)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薄设置不全,总账与明细账不符数字不符。

(2)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未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实不符。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单位发生合并、划转、办公地址搬迁等情况下,固定资产产生较大变动等时,未能及时办理资产的移交、报废、划转等相关手续,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部分资产账有实无、账无实有,固定资产账薄已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现有资产占用状况。

(3)固定资产未入账,导致账实不符。

一是新建固定资产长期未入账。目前合肥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等基建项目,均由政府统一建设“交钥匙”项目,项目未及时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和产权移交,未纳入单位资产;部分单位以前年度自建工程项目,早已成竣工决算投入使用,但仍在基建账反映,未转固定资产纳入单位资产帐管理;二是购置和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计入单位固定资产帐,形成账外资产,造成单位资产不实。如某学校对校庆活动接受捐赠的车辆未记入单位固定账薄,购置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直接列支费用,未纳入资产管理。导致单位资产核算不完整,账实不符。

1.2 往来款项年限长,项目多,长期未清理

(1)往来款项年限长,多年未进行核查、清理和催收。

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往来款项账龄大部分账龄在5~10年以上,年限长,多年未进行核查、清理和催收。如某单位应收款项往来明细科目有37户,其中10年以上有20户,金额占总额的42%,应付款项往来明细科目有32户,其中10年以上有8户,金额占总额的31%。

(2)部分往来事项及单位已不存在,款项已无法支付或形成损失,未能清理。

如某学校“应付及暂存款”书本费、上机费均是以前年度学生全款缴费与购书折后差价,未及时清算退款累积形成,现已无法支付;应收款项中部分单位早已不存在,款项无法收回,已形成损失。

1.3 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基础较薄弱

通过检查发现部分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较弱,账务处理较乱,财务人员会计业务水平亟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往来账款明细科目设置较乱,同一类型经济业务在同一往来科目重复挂账,且出现反方向余额;二是核算不规范,费用支出归类不准确,在往来中核算收支,单位会计报表与决算报表数字不一致等;三是财务机构不健全,未设立会计岗位;出纳同时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人员分工不合理;部分财务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未能持证上岗。四是入账原始凭证不合规,过期、作废发票报销入账、白条入账等等。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原因

造成上述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会计法规、政策及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有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责任。对于此次我市会计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领导意识淡薄,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人员力量薄弱,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忽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专职会计人员,财务部门基本隶属于办公室管理,财务人员大多兼职,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财务人员对单位重要决策及业务管理活动参与甚少,财务人员关于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得不到采纳,在财务核算上或是遇到手续不全的原始单据或是未严格履行相关程序的行为时难以行使权利,财务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另部分单位由于没有专门会计机构和专职财务人员,单位财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不高,在实际会计操作中,对会计核算原则、会计科目使用等把握不准。人员更换频繁,财务人员对单位的业务不能熟练掌握,造成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准确,影响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2.2 单位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监管失控

检查发现目前部分单位存在体制不健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缺失,导致单位内部管理和财务核算等方面的漏洞,产生问题就不可避免。如某医院法人代表同时兼任其他医院副院长和外科主任的职务,无暇顾及本医院的管理,单位管理层基本处于真空。该医院未建立库存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据反映,单位目前有20多名员工同时在其他医院兼职,单位监管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就不可避免产生。

3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建议

3.1 建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将资产管理纳入领导业绩考核范围

贯彻落实《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每年年终要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账实不符的,要找出原因并做出相应账务处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同时建立重点抽查制。财政部门及单位主管部门每年选择资产使用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并将资产管理状况纳入单位领导考核指标范围,确保单位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2 加强会计机构建设,加强岗位培训,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建立健全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主管局将单位财务管理纳入负责人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单位会计人员都能担当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职责。同时加强单位财务人员和负责人《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法规制度的学习,提升的财务人员综合业务水平,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规范会计科目使用,完善原始记账凭据。

3.3 加强内外部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和政策的执行

在财政部门应建立对会计监督检查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的体系办法,将检查工作融入到日常监督工作中,将检查关口前移,实现会计检查由被动检查向主动检查的转换,从源头上确保各项制度和政策的执行。内部监督上,一是要督促各单位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要健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依法设立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三是要强化单位负责人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在外部监督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单位的监管,严格行政管理,严查管理层和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和多单位任职的行为,加强监督考核,保证各项制度行之有效。内外监督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会计制度贯彻及财税政策的执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质量完善行政事业单位
创新驱动发展下信息管税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