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行”是人们日常交流时的常用语,但对其研究尚待深入,以北大语料库为基础,共时方面考察它的语法规律和常用原因;历时方面考察它文献应用上的古今流变,发现“还行”是个多义词,其模糊义产生较晚,需用语境加以限定。这对深挖被忽视的语言,研究“语境”的制约和教学都将有所裨益。
【关键词】“还行”;常用语;共时规律;历时流变;多义词;语境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还行”是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与标新立异的流行语不同),但其研究论文只检索到孙利萍的《应答语“还行”的运用》和王莹的《从“还行”二字看中国人“忽视精确”性格特点》,主要是从当今语言应用或语言文化角度去阐释,都未从语言本体、古今流变角度进行梳理,故其研究余地颇大。那么“还行”到底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如此常用?其模糊义又该如何用语境来限定呢?
一、语法规律
从词法上说,“还行”是副词性语素“还”和形容词性语素“行”组成的单词,能够替换成还能、还好,可行、真行等。其表否定时,中间插入“不”字而成“还不行”(但不能把“不”放在“还”前),因与“还不错”“还不赖”等一样,可用层次分析法再次划分到词,即“还+不X”“不+X”型(“不”充当否定副词),所以其否定式是短语而非单词。至于“还可以”“还能够”等,亦与此同理,与“还行”不同。须注意,“还行”不能重叠,平时所说的“还行,还行”,中间是有逗号相隔的,与“不错,不错”相同。
从句法上说,“还行”常在句中作谓语,例如“这个计划还行”,而且回答时常省作“还行”以单独成句。当然,也有作主语的时候,但例子较少,例如“还行是指不错”。表陈述时,后面可加“啊、嘛、的”;表疑问时,后面可加“吗、吧、么、不”等,但后面往往不能加语气词“呢”。
二、常用原因
首先是词义具有模糊性,一词多解让言有尽而义无穷。“还行”是“行”,还是“不行”“行”的程度有多少,灵活性很大,在语境中并非一成不变,这就给回答者以弹性的回旋空间。例如问“你最近忙不忙”,答曰“还行”,“还行”就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有点忙,但又不是特别忙。如果想继续聊的话,就有承上启下的功能,等你继续发问;如果不想聊的话,就有敷衍,甚至是反语的性质,但又合乎礼貌原则。当然,这时就得参考上下文语境(包括语气等)进行综合判断了。
其次是对象具有普适性,不论是回答物品的质量、作用、价格等,还是回答人的品德、能力、近况等,不论是男还是女、是单数还是复数,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可以用“还行”来回答,类似于英语的OK。
再次是语言具有经济性,其近义词“还可以”“还凑合”“还不错”“还不赖”等都可以统称为“还行”,就两个字而已,还比较“万能”,故而大受欢迎了,尤其是在口语之中。但在法律、公文、科技、政论等文体中,因其与精确书面语的要求相矛盾,故而应避免使用。
三、历时流变
根据北大语料库的古汉文献记载,“还行”连用之时只有“回头走”之意,最早见于《庄子·渔父》:“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於道也。”后因“还”有勉强过得去的义项,相当于“稍”,例如南朝梁萧绎《出江陵县还》诗之二“水满还侵岸,沙尽稍开流”,故而旧瓶装新酒,词义渐渐演变出现今模糊的“还行”。
细辨109例古汉语料,“还行”古今之意相同者达12例,例如“你别做梦!李鸿章不行,那刘坤一还行吗?如今没有别的,解铃系铃,咱们谈到战字,固然用着李鸿章,谈到和字,也要用着李鸿章”,根据语境(包括上下文语气),可知此处用反问表示否定。
其余多为“还+行+名词(嫉/礼/雨/文/骗/X术/X事/X令/X官/X方)”,“行”在此相当于动词“施”。当然,念huán的也不在少数:一方面是“还”作动词“回”,后接“行李、行宫、行营、行在、行台”等,另一方面是“还行”作动词“回头走”,后接“百余里、达东燕”等,但俱与现汉“还行”不同。
根据北大语料库的现汉文献记载,“还行”与本文之意相同者占绝大多数,例如“蒋介石那里,方才子文已经去过了。还行,他态度还满不错”,根据语境可知,此处用陈述语气表示肯定。
细辨500例现汉语料,正反疑问句“还+行不行”亦算在此中,但“还+行+不下(补语)”“还+行使(动词)”“还+行+名词(礼/雨/道术)”等13例俱与此不同。
从上可知,“还行”的今义从古义中萌生之后,渐渐取代了“回头走”的本义而成为了主流,其中通俗白话小说功不可没。具体说来,有《小五义》(清石玉昆)、《武宗逸史》(民国齐秦野人)、《西太后艳史演义》(民国李伯通)等,其中,《儒林外史》(清吴敬梓)出现最早,而《雍正剑侠传》(民国常杰淼)例子最多,影响最大。[1]
如今,“还行”早已成了生活常用语,但因司空见惯反而易被忽视,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平时应留心观察、随手记录、积极思考,尽管是雪泥鸿爪,也能发现语言学就在你身边,日积月累必将成大器。
四、语境限定
既然“还行”的模糊性如此之强,那么会不会陷入不可知论,使人们无所适从呢?不会的,词义再模糊,也有辨清之法,否则就会被淘汰,静态地看单个词义固然难以把握,但动态地看整个语境就比较好理解了。
众所周知,词义离不开语境的制约。新中国成立之后,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最早明确地提出语境问题,其“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著名论点,同样适用于词义研究。[2]
尤其是多义词,其词义的模糊性,亟需用语境来限定,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前者包括确定其意义的字、词、句等上下文;后者包括说话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以及社会背景、自然环境等。总之,就是“语境使词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单一化”[3]。因此,“还行”到底是“行”还是“不行”,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参考文献
[1]北大语料库[DB/OL]. http://ccl.pku.edu.cn/corpus.asp.
[2]何凤仙.试论语境和词义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02(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何和平,男,1989年生,江西宜春人,硕士在读研究生,现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专业,研究方向:汉语史。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