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与策略

2014-11-10 15:08赵银燕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低年级

赵银燕

【摘要】口语表达在适应社会工作、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进城打工,他们的子女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尤其是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倾听,“蹲下身子与他们说话”,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提高他们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部分明确指出:“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口语表达在适应社会工作、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进城打工,他们的子女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尤其是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笔者就这方面的研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一、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口语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

(1)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数是农民工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或偏远山区,来到城市后由于语言不通导致口语表达出现了问题。加上缺乏自信心,使得与他人的口语交际也很困难。

(2)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为了生活忙着工作,无暇教育孩子,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导致孩子的口语表达水平有限。

(3)外来务工子女在入学之前所上的幼儿园许多也是不规范的,有些孩子可能连幼儿园都没有上过,因此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

(4)部分外来务工子女性格内向、胆小,羞于在人前表达,加上语言不够规范,词不达意,因此造成口语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二、提高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针对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

(一)培养他们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低年级口语交际目标中第一点就谈到要“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鼓励外来务工子女用普通话交流,作为教师要有耐心地去倾听他们说话,听不明白的让他们慢慢表达,给予他们自信心;而同时我们也要求家长在家里尽量与孩子用普通话交流,在家校合作之下,逐步让他们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口语表达训练,培养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首先得让他们乐于说。

(1)巧妙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色彩艳丽的插图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如果能够借助教材中的这些插图让他们进行口语表达,相信对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在课堂上,我们要多给外来务工子女说话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语言上的提示和鼓励。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找春天》中有一幅插图,可以这么引导他们:先让他们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周围有哪些景物?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的孩子可能只会说图上画的是春天,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周围的景物有桃花、房子、山、小溪。虽然只是简单初步的表达,但老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但如果想让他们的表达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尝试给他们一些提示,丰富他们的说话内容。比如告诉他们春天来了,桃花、小草、小燕子、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型来说)经过提示,马上就有小朋友说到“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小草长出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溪解冻了。小朋友们有的在奔跑、有的在看小花、还有的在笑。”前后两次表达对比中,可以发现学生马上有了进步,此时教师如果再加上一些如“你真棒!说得太好了!说得有进步!”之类的评价语,学生的自信心马上就增强了。但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过程中可能也会存在着一两次说不连贯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让他们反复说,并且要求说完整句,让孩子的口语表达循序渐进的提高。

(2)学会积累和应用。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本身就少,而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环境原因更是如此。要想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让他们学会积累字词并能学会应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让学生学会积累文本中的好词佳句,并教会他们学会应用。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中,有几个词语“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雷声大作、倾盆大雨”。在教学时可让学生积累背诵下来,并且当堂学会应用。教师此时可以提供两个情境让学生应用,一个是去公园里看花,另一个是要下雨了让学生去说。有的学生可能就会说“今天我去公园里看花,五颜六色的花儿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还有的学生会说“放学了,天上突然雷声大作,不一会儿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积累词语,而且还能够活学活用。也可建议让学生准备一本积累本,专门收集好词好句,为写作和表达提供素材。

(三)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发现,拓宽口语表达的语境

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口语表达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而关键是要靠老师去仔细观察、认真发现,引导学生去表达、去感受。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森林公园游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非常开心。回学校后,我利用这个契机让孩子们说一说当天的感受,哪些事物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这时候孩子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公园里的“大摆锤” 既惊险又好玩,有的说公园里的树很多……虽然他们三言两语,但能看得出孩子们此时说得是兴致盎然。如果教师在这时候能够组织他们把话说完整、说流利、用词准确,那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要想提高低年级外来务工子女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必须循序渐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倾听,“蹲下身子与他们说话”,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提高他们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傅昌华.对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2]徐小娟.超越—实现口语交际的飞跃[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低年级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