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实施生本教育的策略

2014-11-10 15:03杨义盛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特点策略

杨义盛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而生本教育提倡的大语文大阅读的观念无疑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本文对初中语文实施生本教育的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生本教育;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本教育的特点

(一)强调学生本体的语文教学理念

“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这些朴素的词句所揭示的要义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来,就是要强调学生本体的教学理念,用学生的眼睛看待教学,用学生的心灵感受教学,用学生的头脑思考教学,把学生作为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着眼生命发展的语文教学意义

从更长远的利益和更宽广的视野来看语文教学的意义,生本式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为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而做出贡献的。归结于这一崇高使命而支配的一切语文教学要素(教材编选、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活动开展、评价手段),运作起来才是真正的生本式的语文教学。

(三)注重生活联系的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是反映生活的,同时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语文教学只有注入鲜活的生活血液,才能储备不竭的活力,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来,这就是生本式的语文教学所注重的鲜活而丰美的与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学内容要求。

二、实施生本教育的策略

生本式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特征集中体现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上,而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就是阅读教学。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把握住“阅读”这一中心环节,并以此为基点,辐射到语文的其他能力层面。本文认为,实施生本教育的策略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读读互补

为了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就必须在读好教材文章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为此,我主要采取读读互补、以读补读的方式:

1.阅读同类文。在单元学习中,自编《语文读本》与教材配合使用。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之后,让学生阅读《认识父亲》和《土家父亲》两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不同父亲形象,感受到不同的父子之情;又如在学习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处长成》之前,让学生先阅读《写给吾家新新人类》这篇文章,让学生“文未学而情已动”,引发了共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欣赏同题文。找到与课文同题的文章让学生欣赏,能够增大学生的阅读趣味,增强一题多文的感受。如像《我的老师》这样常见的作文题目,在学习魏巍《我的老师》和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之后,我又让学生欣赏了贾平凹的《我的老师》,同一个题目,三位名人,三种行文方式,学生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二)读写互动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写关系异常密切。因此,我的做法是“以读带写,以写引读”,让读写真正互动起来。生本理念下的学生写作强调以“自由文”为主,以笔抒怀,以言表情。我鼓励学生写兴趣文、放胆文、即兴文、随笔文,写诗歌、散文、寓言、研究报告,不拘形式,任意成文。

1.写日记。日记是自由表达的圣地,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学生从不习惯到习惯,从怕写日记到喜欢写日记,从日记题材的狭窄到日记的题材的丰富,从表达的生硬枯燥到表达的自由有趣,从思想的浅显幼稚到思想的深沉老到,日记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和学生的语文学习。看着几本厚厚的日记本,有些学生感叹说:“真不敢相信,自己一写就坚持了近两年。”而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看到了写作的成长路径。日记是学生写作训练和毅力训练的好形式。

2.写“读与思”。在使用《语文读本》以来,坚持让学生写每一课的“读与思”。“读与思”虽然只留下短短几行,但学生可以千言万语,另带附纸,当然也可以寥寥数语,精雕细琢。“读与思”可以是感悟式表达,可以是自由式论坛,可以是“一点式”生发,还可以是迁移式阐述,不管何种形式,都必须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作。“读与思”是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三)读研互助

读研互助就是把阅读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变“以接受式学习为主”为“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变盲目性阅读为批判性阅读,变“用眼式”阅读为“用脑式”阅读,以读引研,以研助读。读研互助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搜集材料和筛选信息能力,我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开展读研互助教学活动的。

1.兴趣—自由式研究。为了消除研究的神秘感和距离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我发动学生从兴趣出发,采取自由的态度,寻找研究的对象、内容、题目,并适当地在研究的步骤上给予指导。因为是兴趣—自由式的,学生没有包袱,选择空间广,参与热情高,有的对睡觉感兴趣,就研究睡觉的规律;有的对打游戏机很有体会,就研究打机的技巧;有的对听流行歌曲有心得,就研究流行歌的听法;有的对自行车构造很好奇,有的对《骆驼样子》的写作手法有看法,有的对打羽毛球的人数与原因想做深入的探究……,研究必定是要占有材料,要借鉴看法,要深入思考,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收益。

2.课文一专题式研究。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的是课文专题式教学方式,把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把研究的权利和任务发放给学生,让学生生本式地进行语文学习。如上完卞毓麟的《数字杂说》后,分别以“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数字的遗憾”“数字的奇妙”“数字的作用”“数字的联想”等专题,让学生自选专题,自我探究。

三、结语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阅读则是初中生本语文教学的“根”。在生本教学中,只要我们抓住了“根”——阅读,那么我们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提高,学生就会用“心”去思考与感悟语文。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特点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