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的春天

2014-11-10 15:01李东美杨廷伟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

李东美?杨廷伟

【摘要】提起作文,我就会想起儿时的一首儿歌“前怕狼,后怕虎,小孩最怕星期五,星期五做作文,一个星期做一回。”如今我已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与作文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再次审视今天的作文教学,它仍被认为是教学中的老大难,不但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写起来就更难上加难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上习作?

【关键词】积累素材;倡导合作;勤于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百法齐用寻找写作素材

(一)观察生活 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首先来自眼睛,要想让学生具体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必须教会学生观察,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记得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家乡的风景》这篇作文时,我引导着学生把家乡比较著名的景点一一回顾了一遍,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把它写下来。本来我认为学生应该很容易写这篇文章,但当我走下去之后,发现学生正不知从何下笔。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们从未仔细留心观察过这些身边的景物。于是,我把作文题目改成了《学校的风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去校园里观察自己喜欢的景物,并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记下来。就这样,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捕捉到了写作的第一手素材。当他们再次回到教室时,写起作文来相当得心应手。所以说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积累生活素材的法宝。

(二)用好教材 积累素材

能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编者经过深思熟虑、细致挑选出来的一些文质兼美、典范性强的美文,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首先教会学生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可以分门别类进行。比如四字词语,我让学生一个星期积累一种类型;对于好的语言,我不仅让学生背下来,还要让学生记在积累本上,必要时随时可以拿出来用,相当方便。当然光积累还是不行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把积累的内容能恰到好处地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习作的道路上,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读百家书 扩充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充分说明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因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素材、拓展视野、扩大学习知识面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利用一切可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

二、倡导合作,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包括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所谓写作前的合作就是学生写不太熟悉的题材时,教师可增加学生同伴交流的时间、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的帮助。有些文题或故事需要搜集较大量的材料,教师可组织小组完成。我是从三年级下学期接手的,第一次让学生写作文,让我大跌眼镜,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句不通,意不顺。怎么办?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经过几次实验,我决定发挥优等生的力量,分组写作文。我每组分八位同学,让他们在写作时一起找素材,一起谋篇布局,一起写作。就这样我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让我们班的孩子的作文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就是我说的写作中的合作。写作后的合作体现在学生习作完成后,学生间可以互批对方的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改,大到谋篇布局,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可以直接在习作上修改或写出修改意见。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写、乐写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

三、勤于练笔 感受写作乐趣

“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实践。”任何技巧的形成必须靠多练才能形成。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

(一)仿写

1.仿写片段。学生写作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片段仿写是学生写作的开始,也是学生感受写作乐趣的基石。在教材中有很多可以仿写的片段,例如《燕子》一课对小燕子外形的描写,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其抓住动物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描写其他动物的外形。

2.仿写结构。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不知从何写起。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一把钥匙,帮助他们如何下笔。范文就是帮助学生下笔的钥匙。例如老舍笔下的《猫》就是采用总分的结构写出了猫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采用这种写法。

3.续写。续写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给小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例如《穷人》《中奖那天》等。

作文贵在积累,只有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作文贵在合作,只有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才能不断进步;作文贵在练笔,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最终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
“文”山有路“积”为径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寻找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