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全文
当南阳人仰望星空的时候,他们会比中国其他城市的人们感到更加骄傲。因为在太空中,有两颗小行星与南阳密切相关。回顾我国的天文学发展史,南阳人对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人们就掌握了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并能计算出这些行星会合的周期。
在南阳出土的大量有关天文的汉画像石中,有一块“牛郎织女”画像石颇受关注,它生动地再现了牛郎织女的浪漫传说。事实上,南阳人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是从南阳诞生,因为时至今日,南阳还存在着“牛浪壮”和“织女村”,由于传说的影响,这两个村庄自古保持着互不通婚的独特婚俗……
与南阳有关的小行星
刻有“牛郎织女”画像的南阳天文汉画石像
在浩瀚的星空之中,有两颗小行星与南阳有着很深的渊源。
一颗是“南阳星”,那是国际永久编号为“9092号的小行星(南阳是河南省目前获此荣誉的唯一一个城市级城市);另一颗是“张衡星”,南阳人张衡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杰出的的天文学家之一,为纪念张衡,太阳系中国际永久编号1802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是南阳人在天文学上的杰出代表。在他所处的汉代,南阳就已是我国南北文化、科技发展的交汇地,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尤其是在天文学发展上,南阳已占据了及其重要的位置。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就已经掌握了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并能计算出这些行星会合的周期。
如今,人们可以在南阳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南阳天文汉画像石上,窥见当时南阳在天文学上的成就。这些天文汉画像石与全国其他地区同类文物相比较,不仅在数量上更多,在内涵上也更加丰富,很多还与神话传说密切相关。在这些大量表现深邃太空的画像石中,有一块“牛郎织女”画像石最具代表性,为国家一级文物。在这一画像石的右部有一位牧童回首持鞭,牵着一头强健的牛,在牛的上方有三星相连的“牵牛星座”,而在画像左下角,有一个4颗星相连组成房子形状的“织女星座”,内有一拱手跽坐的梳着高高发髻的女子,整个画像石形象生动地把星宿与民间传说结合在一起,再现了浪漫的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的故事源于南阳?
南阳丝绸与南阳黄牛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在南阳乃至全国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关于这一神话在现实中的发生地,却一直在争议之中。这个古老传说与南阳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查经问典、寻根溯源,一直在追寻这个久远的星象传说的答案。
笔者认为,南阳很可能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早在东晋时期,诗人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诗》一诗,就有“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的记载。而其他史料中所提及的人物、地点、风物也有很大部分与南阳的风土文化相合。神话中的“天汉”、“桑庄”,在南阳也有迹可寻。
环绕南阳的汉水最大的支流——白河,素有“天汉中白水”之称,南阳人称其为牛郎织女传说中“天汉、银河”的原型,并认为如今在南阳白河西岸的“桑庄”就是牛郎的出生地。至今,人们在桑庄仍可寻找到古时的桑林及相关遗迹、风俗和传说。南阳人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白河西岸的桑庄人牛郎与白河东岸的织女相恋,最终却在织女父母的强势干涉下分手。因为思念织女,牛郎来到白河东岸,在织女村附近住下来,那一个村庄也就是今天的“牛郎庄”。后来,这个故事慢慢变成了今天的“牛郎织女传说”;2007年,这一传说被列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南阳的确拥有悠久的黄牛养殖与丝绸织造历史,这也使得南阳人相信,这与牛郎织女神话中“男耕女织”的生活不谋而合。
南阳自古盛产丝绸。据史料记载,在周代时,南阳就发展了养蚕业和丝绸业。西汉年间,南阳郡成为了全国八大蚕丝产地之一。东汉时,南阳的今南召、方城等地区便开始了人工放养柞蚕,在这县境内的蚕坡上至地区今存有“蚕姑奶奶庙”。在当地的传说中,蚕姑奶奶是蚕农敬奉的蚕神,是一位马首人身的少女。除此之外,当地还流传着有神仙老婆婆传授织绸技术,因而当地才盛行养蚕织绸的传说。另有史料记载,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便把这里生产的丝绸传到了西域。
除了养蚕丝绸,牛也是南阳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牛之一。由于南阳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平原广阔而肥沃,为南阳黄牛的生长创造恩啦优厚的条件,农民也普遍具有养牛的习惯和技能,所以这一地区的黄牛养殖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舍饲、圈养阶段。据说当时,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落魄时,他曾在家乡(今南阳城西麒麟岗)养牛谋生,百里奚在养牛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心与牛一”的养牛经,后来又以此作为治理百姓的重要原则。
到了汉代,斗牛活动在南阳就已十分盛行,在南阳汉画像石中,也出现了大量牛的形象。时至今日,南阳仍延续着一年一度的“黄牛节”。在南阳当地,也一直流传有很多与牛相关的故事,“伏牛山传说”、“嫦娥与黑牛”、“百里奚养牛”等故事被广为传颂,“牛郎织女”则是最出名的一个。
南阳“织女村”与“牛郎庄”
两个村庄互不通婚
笔者在南阳进行了长期考察,证实在南阳的白河东岸,至今存有与传说相关的两个村庄:“牛郎庄”和“织女村”。
在这一地带,人们还因深信牛郎织女的传说,认为牛郎织女虽然恩爱,但不能白头到老,上演的是一出爱情悲剧,因此至今保持着互不通婚的独特的习俗。几年以前,史洼村曾有一位女孩和牛郎庄的男孩相爱,即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女孩的母亲告诫她:“这可是你的终生大事。虽然是传说,一旦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疙瘩,就会想起这个故事,受到别人的嘲笑,以后这日子还咋过……”最终,一对有情人被拆散了。
笔者在走访织女村时发现,史洼村的人十分忌讳他们村被说成是“织女村”,认为这样的说法对他们是一种歧视。据说,以前还发生或牛郎庄的孩子说史洼村是“织女村”,结果遭到了史洼村孩子的集体围攻。如今,每当有外人称呼史洼村是“织女村”时,史洼村的村民也不会予以理睬。或者,这些村民会指向附近的一个叫“庄和地”的地方,说那里才是“织女村”旧址,曾经还有一座织女坟,后来被平掉了。不过那一说法是真是假,人们无从考究。
除了对南阳人在婚俗上的影响,牛郎织女的传说还使得南阳各地衍生出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习俗。
每年的二月初七,在南阳的“桑庄”,村民都会自发组织“牛郎织女故里春会”,而这一活动在当地已延续了数百年。当地的魏文章老人告诉笔者,春会在每年春耕之前举行,目的是表达对牛郎织女的思念和祈求风调雨顺。一般来说,春会会持续3-5天,届时会有戏班子进行表演,人们也可以进行黄牛交易及物资交流。在这期间,更有青年男女借此谈情说爱。而每年的七夕节,这里的乡亲们还会相聚在村头,遥望天空,自编自演自唱,讲诉牛郎织女的故事。当地人称,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只有在桑林这一代,才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但是,平时做了坏事的人,到了这里也听不到。因此,过去许多人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来到这里偷看牛郎织女相会,若听不到他们的悄悄话,就得自己反省一下“是不是做了坏事?”
除桑庄外,每逢牛郎和织女“七夕”相会的这一天,南阳的其他地区也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千百年来,南阳的七夕节庆独具特色且形式丰富,涉及祭祀、庙会、食俗、丧俗等各个方面。据“明嘉靖南阳府志”及“南阳民俗”等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之时,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南阳的各大戏班都会对表现牛郎织女传说的戏曲《天河配》进行公演。除此之外,在七夕节当天早上,老人们还会把报晓的公鸡杀掉,因为怕它提前报晓而缩短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时间。
如今,每年最热闹的七夕庆祝在牛郎庄,七夕前后,牛郎庄及其周围村民,都会来到牛郎庄的“牛家塚”前烧香祭祀、祈福求子。近年来,在七夕这一天,牛郎庄举办起了相亲大会,以延续鹊桥相会的传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