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模式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4-11-10 05:38凌泽毅龙晓莉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耳鼻喉教学效果

凌泽毅++龙晓莉

摘 要: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联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耳鼻喉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在本院耳鼻喉专业的6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输入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TBL联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分析两种教学方案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时病理分析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及论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联合CBL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加深学生对耳鼻喉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临床能力。

关键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病例讨论 耳鼻喉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12-01

鼻喉科是临床专业中的必修课程,但由于耳鼻喉生理解剖结构复杂,学生从课本中难以获取相关体会及感受,从而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成绩[1]。耳鼻喉的教学目的除了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耳鼻喉科向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在耳鼻喉科中教学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2]。为了提高耳鼻喉科学生学习成绩及专业技能,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耳鼻喉专业的学生应用TBL联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本院耳鼻喉专业的6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学生均设置记录员及组长,负责记录两组学生学习情况。两组学生入组时均对耳鼻喉相关知识理解,两组学生入组性别、年龄、入学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要求采用传统的“一对多”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台下听讲。观察组采用CBL+TBL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组建团队:随机指定学生并让其组织团队,每个团队人数为6人,共分为5组。每组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选出相关人员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并根据每个团队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应特色的宗旨、口号及名称。(2)制定规则: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每个团队应预先设定符合自身小组的目标,对每个项目进行相应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团队间协调性及合作性,团队的创新性及专业性,并对团队合作成绩进行评分。(3)项目制定:根据耳鼻喉医学生培养的目标及培养内容,选取符合医院耳鼻喉工作所需的核心内容细化项目要求,并完成相关标准。(4)创设情境:情境是指支持学生对外界学习探索的环境,良好的情景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热情,并可促进学生间交流及合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每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图片、文字、道具等方法来模拟学习情景。(5)团队中的组长以病例为方式的教学方法向组织提出病例诊断及治疗的相关方案,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时间为40 min。(6)由教师对学生诊疗方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时间为30 min。(7)以问卷方式就学生学习当天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并给出具体的整改建议,时间为10 min。

1.3 评价方法

教学结束时由采用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见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分析,见习能力中每项内容总分为1~5分,其中1分表示“差”,5分表示“非常好”,评分越高,学生见习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自学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见习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耳鼻喉教学中引入团队项目教学法,能有效驱动相关项目的发生,以团队为单位的学习,不仅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动力及热情,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及基本素质均可得到提高及体现[3]。在团队项目教学的基础上引入CBL,可使得学习更赋予趣味,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及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黄秋红.TBL模式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20(8):42-43.

[2] 孙亚男,朱丹,任敬远,等.TBL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09.

[3] 黄秋红.TBL结合LBL在耳鼻喉科见习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3(2):131.endprint

摘 要: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联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耳鼻喉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在本院耳鼻喉专业的6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输入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TBL联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分析两种教学方案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时病理分析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及论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联合CBL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加深学生对耳鼻喉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临床能力。

关键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病例讨论 耳鼻喉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12-01

鼻喉科是临床专业中的必修课程,但由于耳鼻喉生理解剖结构复杂,学生从课本中难以获取相关体会及感受,从而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成绩[1]。耳鼻喉的教学目的除了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耳鼻喉科向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在耳鼻喉科中教学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2]。为了提高耳鼻喉科学生学习成绩及专业技能,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耳鼻喉专业的学生应用TBL联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本院耳鼻喉专业的6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学生均设置记录员及组长,负责记录两组学生学习情况。两组学生入组时均对耳鼻喉相关知识理解,两组学生入组性别、年龄、入学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要求采用传统的“一对多”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台下听讲。观察组采用CBL+TBL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组建团队:随机指定学生并让其组织团队,每个团队人数为6人,共分为5组。每组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选出相关人员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并根据每个团队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应特色的宗旨、口号及名称。(2)制定规则: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每个团队应预先设定符合自身小组的目标,对每个项目进行相应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团队间协调性及合作性,团队的创新性及专业性,并对团队合作成绩进行评分。(3)项目制定:根据耳鼻喉医学生培养的目标及培养内容,选取符合医院耳鼻喉工作所需的核心内容细化项目要求,并完成相关标准。(4)创设情境:情境是指支持学生对外界学习探索的环境,良好的情景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热情,并可促进学生间交流及合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每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图片、文字、道具等方法来模拟学习情景。(5)团队中的组长以病例为方式的教学方法向组织提出病例诊断及治疗的相关方案,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时间为40 min。(6)由教师对学生诊疗方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时间为30 min。(7)以问卷方式就学生学习当天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并给出具体的整改建议,时间为10 min。

1.3 评价方法

教学结束时由采用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见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分析,见习能力中每项内容总分为1~5分,其中1分表示“差”,5分表示“非常好”,评分越高,学生见习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自学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见习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耳鼻喉教学中引入团队项目教学法,能有效驱动相关项目的发生,以团队为单位的学习,不仅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动力及热情,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及基本素质均可得到提高及体现[3]。在团队项目教学的基础上引入CBL,可使得学习更赋予趣味,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及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黄秋红.TBL模式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20(8):42-43.

[2] 孙亚男,朱丹,任敬远,等.TBL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09.

[3] 黄秋红.TBL结合LBL在耳鼻喉科见习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3(2):131.endprint

摘 要: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联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耳鼻喉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在本院耳鼻喉专业的6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输入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TBL联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分析两种教学方案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时病理分析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及论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联合CBL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加深学生对耳鼻喉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临床能力。

关键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病例讨论 耳鼻喉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12-01

鼻喉科是临床专业中的必修课程,但由于耳鼻喉生理解剖结构复杂,学生从课本中难以获取相关体会及感受,从而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成绩[1]。耳鼻喉的教学目的除了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耳鼻喉科向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在耳鼻喉科中教学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2]。为了提高耳鼻喉科学生学习成绩及专业技能,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耳鼻喉专业的学生应用TBL联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本院耳鼻喉专业的6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学生均设置记录员及组长,负责记录两组学生学习情况。两组学生入组时均对耳鼻喉相关知识理解,两组学生入组性别、年龄、入学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要求采用传统的“一对多”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台下听讲。观察组采用CBL+TBL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组建团队:随机指定学生并让其组织团队,每个团队人数为6人,共分为5组。每组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选出相关人员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并根据每个团队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应特色的宗旨、口号及名称。(2)制定规则: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每个团队应预先设定符合自身小组的目标,对每个项目进行相应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团队间协调性及合作性,团队的创新性及专业性,并对团队合作成绩进行评分。(3)项目制定:根据耳鼻喉医学生培养的目标及培养内容,选取符合医院耳鼻喉工作所需的核心内容细化项目要求,并完成相关标准。(4)创设情境:情境是指支持学生对外界学习探索的环境,良好的情景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热情,并可促进学生间交流及合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每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图片、文字、道具等方法来模拟学习情景。(5)团队中的组长以病例为方式的教学方法向组织提出病例诊断及治疗的相关方案,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时间为40 min。(6)由教师对学生诊疗方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时间为30 min。(7)以问卷方式就学生学习当天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并给出具体的整改建议,时间为10 min。

1.3 评价方法

教学结束时由采用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见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分析,见习能力中每项内容总分为1~5分,其中1分表示“差”,5分表示“非常好”,评分越高,学生见习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自学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见习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耳鼻喉教学中引入团队项目教学法,能有效驱动相关项目的发生,以团队为单位的学习,不仅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动力及热情,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及基本素质均可得到提高及体现[3]。在团队项目教学的基础上引入CBL,可使得学习更赋予趣味,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及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黄秋红.TBL模式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讨论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20(8):42-43.

[2] 孙亚男,朱丹,任敬远,等.TBL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09.

[3] 黄秋红.TBL结合LBL在耳鼻喉科见习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3(2):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耳鼻喉教学效果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双氯芬酸钠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的效果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