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M—S28型浮选机在选煤厂的应用分析

2014-11-10 05:24胡智慧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结构特点应用分析

胡智慧

摘 要:对XJM-S28型浮选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进行了详尽阐述,并对其在钱家营选煤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设备效果检测,应用前后对比表明,该浮选机的工艺较先进,操作容易,便于调节,对煤质适应性强,提高了精煤回收率。

关键词:XJM-S28型浮选机 结构特点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D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082-02

“XJM-S”这一系列浮选机是属于自吸空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针对该设备在多年推广应用中出现的缺陷,持续地进行优化改进。这个是当前我国选煤用于浮选机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应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类机型。

“钱家营矿业分公司”选煤厂原来浮选车间是化分为:Ⅰ、Ⅱ两大的系统的,每系统各安装两台IE-12a.APP(8室)型浮选机。为适应煤质变化,最大程度提高精煤产率,2011年选煤厂对浮选和煤泥水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是要求遵循于工艺的先进性、设备的一流化标准的重要原则,经过于分析和调研等,并且采用了XJM-S28(3+2)型浮选机所代替了原浮选机,浮选精矿用于卧式沉降离心机以及于快开压滤机联合进行脱水作业。

1 浮选系统概况

改造后的浮选工艺流程如图1,浮选系统设备组成如表1。

2 XJM-S28浮选机工作的主要原理以及于主要的特点

2.1 工作原理

浮选机工作的主要的原理:见图2,煤浆以及于药剂充分的混合以后给入浮选机第一室当中的假底之下,叶轮在于旋转的时候形成了的负压状态,使得矿浆从叶轮的下吸口以及于上吸口进入到混合区当中,与此同时,沿着导气套筒吸入空气,矿浆、空气以及于药剂在于混合区进行混合。由于叶轮离心力的作用问题,三者进行混合体被甩入到矿化区当中,充分的接触后形成了矿化气泡,矿化气泡在于浮力的作用之下进入到分离区当中,在浮选槽表面富集形成泡沫层,由于刮泡机构排出成为成精矿。浮选槽内未上浮的煤粒随矿浆通过于定子循环口进入到叶轮,再次进行混合、矿化以及于分离。槽内还没有及时矿化的部分矿浆,通过于埋没式中矿箱进入到第二室的假底之下,完成如同于第一室的全部过程之后,再进入到第三室,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矿浆通过于最后一室以后进入到尾矿箱排出后进行最终的尾矿。

2.2 工艺特点以及于机械结构

2.2.1 工艺方面的特点

(1)此机型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假底下吸,周边串流”的入料主要方式,集中于“直流”式入料以及于“自吸”式入料的优点于一体,这样不但克服了“直流”式入料矿浆容易发生短路的作业现象,而且也避免了“自吸”式入料矿浆通过于量比较小并且比较控制点多的重要的缺点;既要满足于易浮煤大处理量重要需要,又要满足于难浮煤提高回收率(循环浮选)的要求。

(2)双层伞形叶轮能耗比较低、充气性能比较好;在于叶轮-定子-稳流板共同作用之下,槽内矿浆产生“W”型立体循环进行流动,气泡在于槽内流动形态比较合理,并且能够进行均匀的分布。

(3)进气流道的独特性特征,使得空气同时的进入到上、下层叶轮腔之内,使得叶轮矿浆流在于矿化最佳区域叶轮-定子搅拌区域都可以获得矿化的机会,浮选速度有效的进行提高;充气量可以通过于套筒上的进气阀很好的调节性,方便能够进行工人的操作。

(4)每一槽中都设有加有药点,而且加药点对于药剂是具有雾化的功能。

(5)特殊设计的当中矿箱,可以根据于煤质变化,灵活变换于一次选/二次选的流程,单台设备实现于一次选以及于精选。一台五室XJM-S28型浮选机在第三室以及于第四室之间的增加中矿箱,实现了一次浮选以及于二次浮选工艺的切换,简称为:“3+2”浮选机。对于易浮煤泥、采用了一次浮选工艺(以最大限度提高精煤产率)的时候,前三室尾矿通过中矿箱进入到后两室继续了浮选(扫选);对于比较难浮煤泥、采用了二次浮选工艺(以降低精煤灰分)的时候,前三室尾矿进入到最终的尾矿管,前三室精矿通过中矿箱进入以后两室精选。最后,增强浮选机对于煤泥可浮性的适应的能力。

2.2.2 机械结构

XJM-S28(3+2)型浮选机主要结构是:放矿机构、搅拌机构、中矿箱、槽体、搅拌机构驱动装置、刮泡机构、液位调节装置等组合而成。

搅拌机构的重要的结构:详见图3。

搅拌机构的分体式叶轮定子的结构,这是该浮选机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对于浮选机的安装以及于检修提供了便利条件。

叶轮10是为了两层叶片。上层为6个与定子组成的上循环室,下层是6个组成的一个闭式叶轮,锁紧螺母11将叶轮腔分成为吸气以及于吸浆室。

定子是化分为盖板伞形面的上面有着20个矿浆循环孔,定子周边的20块导向叶片,起着导流以及于稳流的作用。上调节环8的作用是于调节上部矿浆循环量以及于充气量。

钟形罩7的作用是将空气导入到叶轮负压区域,增大了叶轮吸的气量。安装在于套管之上的吸气管3起吸入到空气的重要作用,这其中的调节阀是用于调节吸气量。安装在套管之上的加药管4用于分室加药。

3 浮选机改造前后生产结果进行对比

安装更新XJM-S28型浮选机以后,这与原来浮选机进行了相应检测试验进行对比。

8月份用于原浮选机以及于9月份用XJM-S28浮选机入到浮煤泥性质是基本相同的,根据于月平均入料的灰分、精煤灰分以及于尾煤灰分计算的两个月生产指标对比,详见表2。

由表2可以得知,在于入料灰分以及于精煤灰分相同的情况之下,新换浮选机以后,尾煤灰分是提高5.18个百分点的,精煤产率是提高了5.23个百分点的。该厂入浮煤泥量占用入洗原煤的25%,全厂精煤产率是提高2.02个百分点的。

4 结语

1)在整个调试的过程当中,通过和浮选司机的广泛的进行交流,共同认为:使用于XJM—S28型浮选机以后,操作更加容易,而且更便于调节;

2)XJM-S28(3+2)型浮选机单台设备可以实现于一次选或者精选,便于控制精煤灰的化分,工艺比较灵活,对于煤质适应性更强;

3)相同入料灰分以及于精煤灰分的情况之下,新换浮选机以后,尾煤灰分提高了5.18个百分点,精煤产率提高5.23个百分点。本厂入浮煤泥量占入洗原煤的25%,全厂精煤产率提高2.02个百分点。

4)XJM-S28(3+2)型浮选机均使用精选工艺时,浮精灰分可控制在12%以下,为适当提高主洗重介精煤灰分、从而提高全厂精煤产率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戴少康.选煤工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 编委会.选煤工艺设计与高效选煤新技术新工艺实用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2009.

[3] 韩友伟.“XJM-KS20浮选机在介休选煤厂的应用”[S].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1.endprint

摘 要:对XJM-S28型浮选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进行了详尽阐述,并对其在钱家营选煤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设备效果检测,应用前后对比表明,该浮选机的工艺较先进,操作容易,便于调节,对煤质适应性强,提高了精煤回收率。

关键词:XJM-S28型浮选机 结构特点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D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082-02

“XJM-S”这一系列浮选机是属于自吸空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针对该设备在多年推广应用中出现的缺陷,持续地进行优化改进。这个是当前我国选煤用于浮选机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应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类机型。

“钱家营矿业分公司”选煤厂原来浮选车间是化分为:Ⅰ、Ⅱ两大的系统的,每系统各安装两台IE-12a.APP(8室)型浮选机。为适应煤质变化,最大程度提高精煤产率,2011年选煤厂对浮选和煤泥水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是要求遵循于工艺的先进性、设备的一流化标准的重要原则,经过于分析和调研等,并且采用了XJM-S28(3+2)型浮选机所代替了原浮选机,浮选精矿用于卧式沉降离心机以及于快开压滤机联合进行脱水作业。

1 浮选系统概况

改造后的浮选工艺流程如图1,浮选系统设备组成如表1。

2 XJM-S28浮选机工作的主要原理以及于主要的特点

2.1 工作原理

浮选机工作的主要的原理:见图2,煤浆以及于药剂充分的混合以后给入浮选机第一室当中的假底之下,叶轮在于旋转的时候形成了的负压状态,使得矿浆从叶轮的下吸口以及于上吸口进入到混合区当中,与此同时,沿着导气套筒吸入空气,矿浆、空气以及于药剂在于混合区进行混合。由于叶轮离心力的作用问题,三者进行混合体被甩入到矿化区当中,充分的接触后形成了矿化气泡,矿化气泡在于浮力的作用之下进入到分离区当中,在浮选槽表面富集形成泡沫层,由于刮泡机构排出成为成精矿。浮选槽内未上浮的煤粒随矿浆通过于定子循环口进入到叶轮,再次进行混合、矿化以及于分离。槽内还没有及时矿化的部分矿浆,通过于埋没式中矿箱进入到第二室的假底之下,完成如同于第一室的全部过程之后,再进入到第三室,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矿浆通过于最后一室以后进入到尾矿箱排出后进行最终的尾矿。

2.2 工艺特点以及于机械结构

2.2.1 工艺方面的特点

(1)此机型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假底下吸,周边串流”的入料主要方式,集中于“直流”式入料以及于“自吸”式入料的优点于一体,这样不但克服了“直流”式入料矿浆容易发生短路的作业现象,而且也避免了“自吸”式入料矿浆通过于量比较小并且比较控制点多的重要的缺点;既要满足于易浮煤大处理量重要需要,又要满足于难浮煤提高回收率(循环浮选)的要求。

(2)双层伞形叶轮能耗比较低、充气性能比较好;在于叶轮-定子-稳流板共同作用之下,槽内矿浆产生“W”型立体循环进行流动,气泡在于槽内流动形态比较合理,并且能够进行均匀的分布。

(3)进气流道的独特性特征,使得空气同时的进入到上、下层叶轮腔之内,使得叶轮矿浆流在于矿化最佳区域叶轮-定子搅拌区域都可以获得矿化的机会,浮选速度有效的进行提高;充气量可以通过于套筒上的进气阀很好的调节性,方便能够进行工人的操作。

(4)每一槽中都设有加有药点,而且加药点对于药剂是具有雾化的功能。

(5)特殊设计的当中矿箱,可以根据于煤质变化,灵活变换于一次选/二次选的流程,单台设备实现于一次选以及于精选。一台五室XJM-S28型浮选机在第三室以及于第四室之间的增加中矿箱,实现了一次浮选以及于二次浮选工艺的切换,简称为:“3+2”浮选机。对于易浮煤泥、采用了一次浮选工艺(以最大限度提高精煤产率)的时候,前三室尾矿通过中矿箱进入到后两室继续了浮选(扫选);对于比较难浮煤泥、采用了二次浮选工艺(以降低精煤灰分)的时候,前三室尾矿进入到最终的尾矿管,前三室精矿通过中矿箱进入以后两室精选。最后,增强浮选机对于煤泥可浮性的适应的能力。

2.2.2 机械结构

XJM-S28(3+2)型浮选机主要结构是:放矿机构、搅拌机构、中矿箱、槽体、搅拌机构驱动装置、刮泡机构、液位调节装置等组合而成。

搅拌机构的重要的结构:详见图3。

搅拌机构的分体式叶轮定子的结构,这是该浮选机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对于浮选机的安装以及于检修提供了便利条件。

叶轮10是为了两层叶片。上层为6个与定子组成的上循环室,下层是6个组成的一个闭式叶轮,锁紧螺母11将叶轮腔分成为吸气以及于吸浆室。

定子是化分为盖板伞形面的上面有着20个矿浆循环孔,定子周边的20块导向叶片,起着导流以及于稳流的作用。上调节环8的作用是于调节上部矿浆循环量以及于充气量。

钟形罩7的作用是将空气导入到叶轮负压区域,增大了叶轮吸的气量。安装在于套管之上的吸气管3起吸入到空气的重要作用,这其中的调节阀是用于调节吸气量。安装在套管之上的加药管4用于分室加药。

3 浮选机改造前后生产结果进行对比

安装更新XJM-S28型浮选机以后,这与原来浮选机进行了相应检测试验进行对比。

8月份用于原浮选机以及于9月份用XJM-S28浮选机入到浮煤泥性质是基本相同的,根据于月平均入料的灰分、精煤灰分以及于尾煤灰分计算的两个月生产指标对比,详见表2。

由表2可以得知,在于入料灰分以及于精煤灰分相同的情况之下,新换浮选机以后,尾煤灰分是提高5.18个百分点的,精煤产率是提高了5.23个百分点的。该厂入浮煤泥量占用入洗原煤的25%,全厂精煤产率是提高2.02个百分点的。

4 结语

1)在整个调试的过程当中,通过和浮选司机的广泛的进行交流,共同认为:使用于XJM—S28型浮选机以后,操作更加容易,而且更便于调节;

2)XJM-S28(3+2)型浮选机单台设备可以实现于一次选或者精选,便于控制精煤灰的化分,工艺比较灵活,对于煤质适应性更强;

3)相同入料灰分以及于精煤灰分的情况之下,新换浮选机以后,尾煤灰分提高了5.18个百分点,精煤产率提高5.23个百分点。本厂入浮煤泥量占入洗原煤的25%,全厂精煤产率提高2.02个百分点。

4)XJM-S28(3+2)型浮选机均使用精选工艺时,浮精灰分可控制在12%以下,为适当提高主洗重介精煤灰分、从而提高全厂精煤产率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戴少康.选煤工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 编委会.选煤工艺设计与高效选煤新技术新工艺实用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2009.

[3] 韩友伟.“XJM-KS20浮选机在介休选煤厂的应用”[S].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1.endprint

摘 要:对XJM-S28型浮选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进行了详尽阐述,并对其在钱家营选煤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设备效果检测,应用前后对比表明,该浮选机的工艺较先进,操作容易,便于调节,对煤质适应性强,提高了精煤回收率。

关键词:XJM-S28型浮选机 结构特点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D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082-02

“XJM-S”这一系列浮选机是属于自吸空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针对该设备在多年推广应用中出现的缺陷,持续地进行优化改进。这个是当前我国选煤用于浮选机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应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类机型。

“钱家营矿业分公司”选煤厂原来浮选车间是化分为:Ⅰ、Ⅱ两大的系统的,每系统各安装两台IE-12a.APP(8室)型浮选机。为适应煤质变化,最大程度提高精煤产率,2011年选煤厂对浮选和煤泥水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是要求遵循于工艺的先进性、设备的一流化标准的重要原则,经过于分析和调研等,并且采用了XJM-S28(3+2)型浮选机所代替了原浮选机,浮选精矿用于卧式沉降离心机以及于快开压滤机联合进行脱水作业。

1 浮选系统概况

改造后的浮选工艺流程如图1,浮选系统设备组成如表1。

2 XJM-S28浮选机工作的主要原理以及于主要的特点

2.1 工作原理

浮选机工作的主要的原理:见图2,煤浆以及于药剂充分的混合以后给入浮选机第一室当中的假底之下,叶轮在于旋转的时候形成了的负压状态,使得矿浆从叶轮的下吸口以及于上吸口进入到混合区当中,与此同时,沿着导气套筒吸入空气,矿浆、空气以及于药剂在于混合区进行混合。由于叶轮离心力的作用问题,三者进行混合体被甩入到矿化区当中,充分的接触后形成了矿化气泡,矿化气泡在于浮力的作用之下进入到分离区当中,在浮选槽表面富集形成泡沫层,由于刮泡机构排出成为成精矿。浮选槽内未上浮的煤粒随矿浆通过于定子循环口进入到叶轮,再次进行混合、矿化以及于分离。槽内还没有及时矿化的部分矿浆,通过于埋没式中矿箱进入到第二室的假底之下,完成如同于第一室的全部过程之后,再进入到第三室,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矿浆通过于最后一室以后进入到尾矿箱排出后进行最终的尾矿。

2.2 工艺特点以及于机械结构

2.2.1 工艺方面的特点

(1)此机型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假底下吸,周边串流”的入料主要方式,集中于“直流”式入料以及于“自吸”式入料的优点于一体,这样不但克服了“直流”式入料矿浆容易发生短路的作业现象,而且也避免了“自吸”式入料矿浆通过于量比较小并且比较控制点多的重要的缺点;既要满足于易浮煤大处理量重要需要,又要满足于难浮煤提高回收率(循环浮选)的要求。

(2)双层伞形叶轮能耗比较低、充气性能比较好;在于叶轮-定子-稳流板共同作用之下,槽内矿浆产生“W”型立体循环进行流动,气泡在于槽内流动形态比较合理,并且能够进行均匀的分布。

(3)进气流道的独特性特征,使得空气同时的进入到上、下层叶轮腔之内,使得叶轮矿浆流在于矿化最佳区域叶轮-定子搅拌区域都可以获得矿化的机会,浮选速度有效的进行提高;充气量可以通过于套筒上的进气阀很好的调节性,方便能够进行工人的操作。

(4)每一槽中都设有加有药点,而且加药点对于药剂是具有雾化的功能。

(5)特殊设计的当中矿箱,可以根据于煤质变化,灵活变换于一次选/二次选的流程,单台设备实现于一次选以及于精选。一台五室XJM-S28型浮选机在第三室以及于第四室之间的增加中矿箱,实现了一次浮选以及于二次浮选工艺的切换,简称为:“3+2”浮选机。对于易浮煤泥、采用了一次浮选工艺(以最大限度提高精煤产率)的时候,前三室尾矿通过中矿箱进入到后两室继续了浮选(扫选);对于比较难浮煤泥、采用了二次浮选工艺(以降低精煤灰分)的时候,前三室尾矿进入到最终的尾矿管,前三室精矿通过中矿箱进入以后两室精选。最后,增强浮选机对于煤泥可浮性的适应的能力。

2.2.2 机械结构

XJM-S28(3+2)型浮选机主要结构是:放矿机构、搅拌机构、中矿箱、槽体、搅拌机构驱动装置、刮泡机构、液位调节装置等组合而成。

搅拌机构的重要的结构:详见图3。

搅拌机构的分体式叶轮定子的结构,这是该浮选机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对于浮选机的安装以及于检修提供了便利条件。

叶轮10是为了两层叶片。上层为6个与定子组成的上循环室,下层是6个组成的一个闭式叶轮,锁紧螺母11将叶轮腔分成为吸气以及于吸浆室。

定子是化分为盖板伞形面的上面有着20个矿浆循环孔,定子周边的20块导向叶片,起着导流以及于稳流的作用。上调节环8的作用是于调节上部矿浆循环量以及于充气量。

钟形罩7的作用是将空气导入到叶轮负压区域,增大了叶轮吸的气量。安装在于套管之上的吸气管3起吸入到空气的重要作用,这其中的调节阀是用于调节吸气量。安装在套管之上的加药管4用于分室加药。

3 浮选机改造前后生产结果进行对比

安装更新XJM-S28型浮选机以后,这与原来浮选机进行了相应检测试验进行对比。

8月份用于原浮选机以及于9月份用XJM-S28浮选机入到浮煤泥性质是基本相同的,根据于月平均入料的灰分、精煤灰分以及于尾煤灰分计算的两个月生产指标对比,详见表2。

由表2可以得知,在于入料灰分以及于精煤灰分相同的情况之下,新换浮选机以后,尾煤灰分是提高5.18个百分点的,精煤产率是提高了5.23个百分点的。该厂入浮煤泥量占用入洗原煤的25%,全厂精煤产率是提高2.02个百分点的。

4 结语

1)在整个调试的过程当中,通过和浮选司机的广泛的进行交流,共同认为:使用于XJM—S28型浮选机以后,操作更加容易,而且更便于调节;

2)XJM-S28(3+2)型浮选机单台设备可以实现于一次选或者精选,便于控制精煤灰的化分,工艺比较灵活,对于煤质适应性更强;

3)相同入料灰分以及于精煤灰分的情况之下,新换浮选机以后,尾煤灰分提高了5.18个百分点,精煤产率提高5.23个百分点。本厂入浮煤泥量占入洗原煤的25%,全厂精煤产率提高2.02个百分点。

4)XJM-S28(3+2)型浮选机均使用精选工艺时,浮精灰分可控制在12%以下,为适当提高主洗重介精煤灰分、从而提高全厂精煤产率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戴少康.选煤工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 编委会.选煤工艺设计与高效选煤新技术新工艺实用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2009.

[3] 韩友伟.“XJM-KS20浮选机在介休选煤厂的应用”[S].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构特点应用分析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基础结构设计探讨